红茶精制匀堆联装作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831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茶精制匀堆联装作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茶精制匀堆联装作业系统,属于红茶精制工艺系统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匀堆联装作业使各号头半成品茶均匀拼配(合),符合各级别茶的规格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茶精制匀堆联装作业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红茶精制匀堆联装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翻板烘干机组(I),所述翻板烘干机组(I)通过输送机与风选机(2)连接,所述风选机(2)通过输送机与匀堆机a(3)连接,所述匀堆机a (3)通过输送机与匀堆机b (4)连接,所述匀堆机b (4)通过输送机与平面圆筛机组(5)连接,所述平面圆筛机组(5)与计量装置(6)连接,所述计量装置(6)通过输送机与包装机(7)连接。本实用新型红茶精制匀堆联装作业系统,具有如下优点I、清洁化连续生产线加工的茶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杜绝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2、生产线简洁连锁控制、部分主机突破传统、减低劳动强度且自动化程序高、能耗低、性能稳定、变频调速、温度自动控制。3、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采用集散控制,操作可选择自动或手动切换保证生产线的连续化。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红茶精制匀堆联装作业系统,设有翻板烘干机组I,翻板烘干机组I通过输送机与风选机2连接,风选机2通过输送机与勻堆机a3连接,勻堆机a3通过输送机与匀堆机b4连接,匀堆机b4通过输送机与平面圆筛机组5连接,平面圆筛机组5与计量装置6连接,计量装置6通过输送机与包装机7连接。具体操作工艺如下红茶精茶通过翻板烘干机组I进行补火,再通过风选机2风选,然后依次通过匀堆机a3和匀堆机b4进行匀堆操作,再通过平面圆筛机组5进行捞头、割脚等操作,最后通过计量装置6计量、包装机7包装。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 用新型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红茶精制匀堆联装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翻板烘干机组(I),所述翻板烘干机组(I)通过输送机与风选机(2)连接,所述风选机(2)通过输送机与匀堆机a(3)连接,所 述匀堆机a (3)通过输送机与匀堆机b (4)连接,所述匀堆机b (4)通过输送机与平面圆筛机组(5)连接,所述平面圆筛机组(5)与计量装置(6)连接,所述计量装置(6)通过输送机与包装机(7)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茶精制匀堆联装作业系统,属于红茶精制工艺系统设备领域。设有翻板烘干机组(1),翻板烘干机组(1)通过输送机与风选机(2)连接,风选机(2)通过输送机与匀堆机a(3)连接,匀堆机a(3)通过输送机与匀堆机b(4)连接,匀堆机b(4)通过输送机与平面圆筛机组(5)连接,平面圆筛机组(5)与计量装置(6)连接,计量装置(6)通过输送机与包装机(7)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清洁化连续生产线加工的茶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杜绝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2、生产线简洁连锁控制、部分主机突破传统、减低劳动强度且自动化程序高、能耗低、性能稳定、变频调速、温度自动控制。
文档编号A23F3/06GK202760089SQ2012202897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陆国富, 彭学权, 任仲滋, 李立祥, 方世辉, 孙长应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