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瓶式茶叶杀青炒胚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瓶式茶叶杀青炒胚机。
背景技术:
现有茶叶杀青炒肝机采用卷制焊接筒体,主轴与筒体难以调整在一个同心圆度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机器偏心,运转不平稳,容易使主轴疲劳断裂,降低了茶叶杀青炒胚机的使用寿命,浪费了能源,且在杀青后茶叶颜色易变黄,老嫩叶杀青后生熟不均匀,揉捻后的碎沫多,降低了茶叶质量和价值,从而降低了茶农劳动效率和收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瓶式茶叶杀青炒胚机,它较好地消除了筒体圆度调心度不好的误差,解决了因主轴断裂,茶叶因堆放时间过长而影响茶叶品质的问题,提高了茶农劳动效率和收入,且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比较平稳,保证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电机功率,提高了茶叶的等级和劳动效益,减少了排汽时间,节约了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量。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筒体1、内筋条2、排温风扇3、大齿轮4、减速器5、电机6、皮带轮7和小齿轮8,筒体I内部设置有内筋条2,筒体I的一端设置有排温风扇3,筒体I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大齿轮4,大齿轮4与减速器5连接,减速器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8,电机6通过皮带轮7与小齿轮8连接。所述的筒体I为锥形筒体,使高温区变大,低温区变小,增加了茶叶的投放量。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减速器5输出轴上的小齿轮8传动筒体I后端大齿轮4,使力矩变大、传动力变小的情况下,来带动筒体I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较好地消除了筒体圆度调心度不好的误差,解决了因主轴断裂,茶叶因堆放时间过长而影响茶叶品质的问题,提高了茶农劳动效率和收入,且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比较平稳,保证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电机功率,提高了茶叶的等级和劳动效益,减少了排汽时间,节约了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筒体1、内筋条2、排温风扇
3、大齿轮4、减速器5、电机6、皮带轮7和小齿轮8,筒体I内部设置有内筋条2,筒体I的一端设置有排温风扇3,筒体I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大齿轮4,大齿轮4与减速器5连接,减速器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8,电机6通过皮带轮7与小齿轮8连接。所述的筒体I为锥形筒体,使高温区变大,低温区变小,增加了茶叶的投放量。[0013]本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时通过减速器5输出轴上的小齿轮8传动筒体I后端大齿轮4,使力矩变大、传动力变小的情况下,来带动筒体I工作。本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较好地消除了筒体圆度调心度不好的误差,解决了因主轴断裂,茶叶因堆放时间过长而影响茶叶品质的问题,提高了茶农劳动效率和收入,且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比较平稳,保证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电机功率,提高了茶叶的等级和劳动效益,减少了排汽时间,节约了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量。
权利要求1.一种瓶式茶叶杀青炒胚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筒体(I)、内筋条(2)、排温风扇(3)、大齿轮(4)、减速器(5)、电机(6)、皮带轮(7)和小齿轮(8),筒体(I)内部设置有内筋条(2),筒体(I)的一端设置有排温风扇(3),筒体(I)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大齿轮(4),大齿轮(4)与减速器(5)连接,减速器(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8),电机(6)通过皮带轮(7)与小齿轮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瓶式茶叶杀青炒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I)为锥形筒体。
专利摘要一种瓶式茶叶杀青炒胚机,它涉及农村产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它包含筒体、内筋条、排温风扇、大齿轮、减速器、电机、皮带轮和小齿轮,筒体内部设置有内筋条,筒体的一端设置有排温风扇,筒体的外侧下方设置有大齿轮,大齿轮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电机通过皮带轮与小齿轮连接。它较好地消除了筒体圆度调心度不好的误差,解决了因主轴断裂,茶叶因堆放时间过长而影响茶叶品质的问题,提高了茶农劳动效率和收入,且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比较平稳,保证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电机功率,提高了茶叶的等级和劳动效益,减少了排汽时间,节约了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量。
文档编号A23F3/06GK202890375SQ20122054404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高强 申请人:婺源五岳茶叶木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