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3984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混清汁的处理技术,尤其涉及膜法处理甘蔗混清汁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蔗糖是一种双糖,晶体白色。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特别是甜菜、甘蔗和水果中含量极高。蔗糖是植物储藏、积累和运输糖分的主要形式。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和甜菜。将甘蔗或甜菜用机器压碎,收集糖汁,过滤后用石灰处理,除去杂质,再用二氧化硫漂白;将经过处理的糖汁煮沸,抽去沉底的杂质,刮去浮到面上的泡沫,然后熄火待糖浆结晶成为蔗糖。我国以甘蔗为原料生产蔗糖为主。其工艺是:将甘蔗先进行压榨,然后是对蔗汁进行澄清,再进行蒸发过程,再进行结晶操作,在结晶之后进行分离过程,然后是干燥,最后经包装即可得蔗糖产品。其中蔗汁澄清,按加入的清净剂来分,可以分为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亚硫酸法是采用石灰的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清洁剂,混混合汁预灰、一次加热、硫熏中和、二次加热后入沉降器,分离出清汁和泥汁,泥汁经过滤得到滤清汁,与清汁混合后即为混合清汁,混合清汁经蒸发得到糖浆,糖浆硫熏、结晶得到蔗糖。按照上述工艺,得到的蔗糖,只能符合白砂糖标准GB317-2006中一级或优级的指标,不能达到精制的指标,同时,在蒸发的过程中耗用大量的蒸汽。GB317-2006白砂糖的各项理化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的步骤如下: (1)混合清汁进入第一级超滤膜过滤,过滤得到的清液再进入第二级超滤膜过滤,第一级超滤膜过滤后的浓液去蒸发制糖,第二级超滤膜过滤后的浓液与混合清汁合并进入第一级超滤膜过滤; (2)步骤(I)中第二级超滤膜过滤后得到的淡液进入膜浓缩装置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和淡水; 所述的第一级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Γ100000道尔顿,所述的第二级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Γ20000道尔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清汁是甘蔗压榨汁经澄清工艺处理得到的清净汁和滤清汁的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50000 80000道尔顿,操作压力控制在0.05 MPa 0.5MPa,控制温度2(T50°C之间,过滤时间< 30分钟,料液的pH控制在6 8之间,过滤得到的清液色值为30(T700IU,锤度 12 20ΒΧ。,简纯度 89% 93%,浊度 0.3 2NT U。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级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200(Γ10000道尔顿,操作压力控制在1.0MPa 3.0MPa,控制温度2(T40°C之间,过滤时间< 30分钟,过滤得到的清液色值为2(T200IU,锤度12 20ΒΧ°,简纯度91% 95%,浊度0.05 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膜为管式膜或平板膜,膜面流速为1.5m/s飞.0m/s,膜材质为聚醚砜、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或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浓缩装置为纳滤膜、反渗透膜、或纳滤和反渗透膜的组合,膜材质为聚酰胺、聚醚砜、或者改性聚丙烯腈,膜结构为卷式膜、或管式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5(Γ500道尔顿,所述的反渗透膜对氯化钠的标准脱盐率为99.09Γ99.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浓缩装置,采用两段式设计,第一段的操作压力控制在2.(Γ4.0MPa,第二段压力控制在3.5飞.0Mpa,温度控制在25 45°C之间,每段的过滤时间均控制在< 2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清汁经过所述的第一级超滤、第二级超滤、膜浓缩装置的总时间< 6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混合清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膜浓缩装置浓缩后的浓缩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精制糖,所述的膜浓缩装置的淡水经消毒作为纯净水或者作为过滤的补给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混清汁的处理技术,尤其涉及膜法处理甘蔗混清汁的处理方法。本发明是将混合清汁进入第一级超滤膜过滤,过滤得到的清液再进入第二级超滤膜过滤,第一级超滤膜过滤后的浓液去蒸发制糖,第二级超滤膜过滤后的浓液与混合清汁合并进入第一级超滤膜过滤;其中第二级超滤膜过滤后得到的淡液进入膜浓缩装置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和淡水;其中第一级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0~100000道尔顿,第二级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20000道尔顿。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而且设备的运行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对产品的品质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自动化程度更高、更环保。
文档编号C13B20/16GK103194545SQ2013101254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
发明者谢柏明, 邱晖, 丁国良, 赵经纬, 方丽娜, 汪勇, 潘旭东 申请人: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