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013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菝葜茶是以菝葜嫩叶为主要原料、牛尾菜嫩叶为辅料,经过嫩叶摘采、切条、发酵、杀青、揉捻成型、杀菌烘干、包装等步骤制作而成,本发明将来源广泛的菝葜嫩叶与牛尾菜嫩叶制作成日常生活中常喝的茶叶,既提高了原料的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又可以促进人们保持健康,成品茶口感清新、风味淡雅,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痈、镇咳化痰、舒筋活络等多种保健功效。
【专利说明】 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3]菝葜,也称金刚藤、乌鱼刺等,是菝葜科菝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攀附植物。《日华子本草》记载:“治风肿,止痛。扑损、恶疮,以盐涂敷。”菝葜叶及根茎是常用的中药,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癌症、消渴症等病症。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痈等功效。
[0004]牛尾菜,又称鞭鞘子菜、草菝葜、鞭杆菜等,牛尾菜生长在林下、林缘、灌丛、草丛中,分布广泛。牛尾菜的嫩茎叶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磷、钙、铁和锌等成分。《陕西中草药》记载:“祛风湿,活血通络,消炎镇痛。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高血压所致之偏瘫,骨髓炎,骨结核。”具有补气活血、舒筋通络等功效
目前菝葜与牛尾菜作为中药,应用很广泛,而菝葜叶与牛尾菜叶制作的茶,尚未见到相关广品上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针对目前菝葜叶、牛尾菜也开发利用不充分的缺陷,提供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本方法工艺稳定,能有效保持原料叶的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产品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痈等保健功效。
[0006]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其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清水清洗嫩叶表面,滤干水分,备用,洗去叶面的灰尘、泥土等杂质,避免杂质影响成品茶的口感与品质;
B、杀青:将清洗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30-150°C,杀青时间为3-5s,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和微辛味;
C、切条:分别将杀青冷却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切成长l_2cm、宽0.4-0.6cm的条,并按菝葜叶条75-85重量份、牛尾菜叶条10-25重量份的比例混合,并手工揉捻成条索状,得到原料茶条;
D、发酵:将原料茶条按4-8cm的厚度平摊在发酵盘上,置于密闭空间内,保持发酵温度为23-25°C,发酵时间为10-12小时;
E、杀菌烘干:将发酵后的茶条分层放入烤箱中,温度为80-90°C,时间15-20min,然后将温度降至50-60°C,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制得菝葜毛茶;
F、精制:将菝葜毛茶拣梗去杂,对菝葜毛茶进行分级,制得菝葜茶;
G、包装:将分级后的菝葜茶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0007]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来源广泛的菝葜嫩叶与牛尾菜嫩叶制作成日常生活中常喝的茶叶,既提高了原料的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又可以促进人们保持健康,成品茶口感清新、风味淡雅,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痈、镇咳化痰、舒筋活络等多种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
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其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IOkg菝葜嫩叶、5kg牛尾菜嫩叶,清水清洗嫩叶表面,滤干水分,备用,洗去叶面的灰尘、泥土等杂质,避免杂质影响成品茶的口感与品质;
B、杀青:将清洗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分别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30°C,杀青时间为5s,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和微辛味;
C、切条:分别将杀青冷却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切成长1cm、宽0.6cm的条,取菝葜叶条7.5kg、牛尾菜叶条2.5kg混合,并手工揉捻成条索状,得到原料茶条;
D、发酵:将原料茶条按4cm的厚度平摊在发酵盘上,置于密闭空间内,保持发酵温度为23°C,发酵时间为12小时;
E、杀菌烘干:将发酵后的茶条分层放入烤箱中,温度为80°C,时间20min,然后将温度降至50°C,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制得菝葜毛茶;
F、精制:将菝葜毛茶拣梗去杂,对菝葜毛茶进行分级,制得菝葜茶;
G、包装:将分级后的菝葜茶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0009]实施例2:
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其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IOkg菝葜嫩叶、5kg牛尾菜嫩叶、3kg韩果嫩叶,清水清洗嫩叶表面,滤干水分,备用,洗去叶面的灰尘、泥土等杂质,避免杂质影响成品茶的口感与品质;
B、杀青:将清洗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钙果嫩叶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40°C,杀青时间为4s,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和微辛味;
C、切条:分别将杀青冷却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切成长1.5cm、宽0.5cm的条,并按菝葜叶条8.5kg、牛尾菜叶条1kg、钙果叶条0.5kg的比例混合,并经过揉捻机揉捻成条索状,得到原料茶条;
D、发酵:将IOkg原料茶条按6cm的厚度平摊在发酵盘上,均匀喷洒0.1kg浓度为10%的酵母菌溶液,置于密闭空间内,保持发酵温度为24°C,发酵时间为11小时;
E、杀菌烘干:将发酵后的茶条分层放入烤箱中,温度为85°C,时间18min,然后将温度降至55°C,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制得菝葜毛茶;
F、精制:将菝葜毛茶拣梗去杂,对菝葜毛茶进行分级,制得菝葜茶;
G、包装:将分级后的菝葜茶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0010]实施例3:
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其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IOkg菝葜嫩叶、5kg牛尾菜嫩叶、3kg稠李嫩叶、Ikg决明子叶、Ikg富贵菜嫩叶,清水清洗嫩叶表面,滤干水分,备用,洗去叶面的灰尘、泥土等杂质,避免杂质影响成品茶的口感与品质;
B、杀青:将清洗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稠李嫩叶、决明子叶、富贵菜嫩叶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50°C,杀青时间为3s,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去除原料中的苦潘和微辛味;
C、切条:分别将杀青冷却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稠李嫩叶、决明子叶、富贵菜嫩叶切成长2cm、宽0.4cm的条,并按菝葜叶条7.5kg、牛尾菜叶条1kg、稠李叶条0.5kg、决明子叶0.5kg、富贵菜叶0.3kg、金银花0.2kg的比例混合,并手工揉捻成条索状,得到原料茶条;
D、发酵:将IOkg原料茶条按8cm的厚度平摊在发酵盘上,均匀喷洒0.2kg浓度为8%的酵母菌溶液,置于密闭空间内,保持发酵温度为25°C,发酵时间为10小时;
E、杀菌烘干:将发酵后的茶条分层放入烤箱中,温度为90°C,时间15min,然后将温度降至60°C,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制得菝葜毛茶;
F、精制:将菝葜毛茶拣梗去杂,对菝葜毛茶进行分级,制得菝葜茶;
G、包装:将分级后的菝葜茶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0011]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菝葜茶的制作方法,其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清水清洗嫩叶表面,滤干水分,备用; B、杀青:将清洗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采用蒸汽进行杀青,蒸汽杀青温度为130-150°C,杀青时间为3-5s,杀青后立即摊凉散热; C、切条:分别将杀青冷却后的菝葜嫩叶、牛尾菜嫩叶切成长l_2cm、宽0.4-0.6cm的条,并按菝葜叶条75-85重量份、牛尾菜叶条10-25重量份的比例混合,并手工揉捻成条索状,得到原料茶条; D、发酵:将原料茶条按4-8cm的厚度平摊在发酵盘上,置于密闭空间内,保持发酵温度为23-25°C,发酵时间为10-12小时; E、杀菌烘干:将发酵后的茶条分层放入烤箱中,温度为80-90°C,时间15-20min,然后将温度降至50-60°C,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8%,制得菝葜毛茶; F、精制:将菝葜毛茶拣梗去杂,对菝葜毛茶进行分级,制得菝葜茶; G、包装:将分级后的菝葜茶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文档编号】A23F3/34GK103907730SQ20141012220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0日
【发明者】张俊辉 申请人:张俊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