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041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用温水溶解壁材和乳化剂;(2)向溶解后的壁材和乳化剂中添加牡丹籽油,混合搅拌均匀;(3)对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乳化状态良好的溶液;(4)对步骤(3)得到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牡丹籽油微胶囊粉;所述壁材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玻珀酸淀粉钠,明胶,阿拉伯胶,麦芽糖浆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双乙酰酒石酸单甘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该工艺的牡丹籽油包埋率高、油脂含量高,工艺流程简洁高效,便于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又有医 疗保健作用,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也是中国独有的健康 保健食用油脂,于2011年3月获得新资源食品批准。
[0003] 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尤其是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一亚麻酸含 量超过40 %,是橄榄油的140倍。其余多项指标也都高于其他油种,又不易氧化沉积在人体 血管壁、心脏冠状动脉等部位。这些成分使其在医学和营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成为理想 的食用油。
[0004] 微胶囊技术指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气体甚至它们的混合物包 埋,形成半透膜或封闭膜的技术。内部被包覆的物质称为芯材,外层膜则称为壁材,包埋形 成的微胶囊颗粒粒径为1?1000 μ m。由于具有能够改变物料的状态、质量、体积和性能,保 护敏感成分,增强稳定性,控制芯材释放,降低或掩盖不良味道降低挥发性,隔离组分等功 能,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医药、纺织、涂料、农业、化妆品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5] 现在针对牡丹籽油的专利较少,多数集中在制作普通食用油上,对牡丹籽油 进行微胶囊包埋的技术报道更不多见,只有少量专利有对牡丹籽油的深加工处理。如 CN103609751A公开的一种水溶性牡丹籽油粉体的制备工艺,该发明芯材壁材比为1:5,油 脂含量较低,包埋率较低(应用实例包埋率为90. 2% )。如CN103948035A公开的微胶囊牡 丹籽油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主要采用了酵母微胶囊法和富凝聚微胶囊法,这两种方法都 有工艺比较复杂,产能较低的弱点,不宜大量推广,此外上述工艺对牡丹籽油包埋率的提示 也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 艺。该工艺的牡丹籽油包埋率高、油脂含量高,工艺流程简洁高效,便于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000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用60_80°C温水溶解壁材和乳化剂;
[0009] (2)向溶解后的壁材和乳化剂中添加牡丹籽油,混合搅拌均匀;
[0010] (3)对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乳化状态良好的溶液;
[0011] (4)对步骤(3)得到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牡丹籽油微胶囊粉;
[0012] 所述壁材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明胶,阿拉伯胶,麦芽糖浆中的一 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3] 所述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双乙酰酒石酸单甘脂中的一种 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4] 所述牡丹籽油、壁材、乳化剂在牡丹籽油微胶囊粉中所占质量百分比依次为:牡丹 籽油5-70 %,壁材25-93 %,乳化剂2-5 %。
[0015] 所述壁材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糖浆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 比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糖浆=(1-4) :(3-12) :(12-87)。
[0016] 优选地,所述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糖浆的重量比为酪蛋白酸 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糖浆=(1-2) :(3-12) :(44-87)。。
[0017] 所述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的 混合物,三者的质量比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2:1 :(0-1)?10 :1 :(0-1)。
[0018]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硬脂酰乳酸钠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 比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2:1?4:1。
[0019] 所述步骤(3)中的高压均质处理的压力分为两级,第一级压力为10-30MPa,优选 为15-20MPa,第二级压力为5-10MPa,优选为5-6MPa,均质次数1-5次。
[0020] 所述步骤(4)的喷雾干燥工艺中,进风温度为110_170°C,优选为120°C-150°C,出 风温度为60-90°C,优选为65°C -75°C。
[0021] 本发明提供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工 艺参数的的严格控制以及壁材和乳化剂组分科学合理的配伍和配比,使得对牡丹籽油的包 埋率达到95 %以上,有效防止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被氧化, 失去或降低其特有功效;包埋油脂总量还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在5% -70%范围内选择。此 夕卜,所得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还具有良好的速溶性和稳定性,使其应用不再局限于普通 食用油脂,还可以应用于固体饮料类食品,焙烤类食品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依次按如下步骤制备牡丹籽油微胶囊粉(微胶囊粉以100g计):
[0025] (1)60°C温水溶解壁材,乳化剂;其中,壁材为酪蛋白酸钠2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 钠12g、麦芽糖浆44g (以固形物计算)的混合物,乳化剂用量为2g,其中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为1. 5g,硬脂酰乳酸钠为0. 5g。
[0026] (2)向溶解后的壁材和乳化剂中添加牡丹籽油40g进行搅拌混合,直至得到均一 稳定体系的溶液;
[0027] (3)对步骤(2)所得溶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第一级压力为20MPa,第二级压力 5MPa,均质次数2次,得到乳化状态良好的溶液;
[0028] (4)对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其中进风温度140°C,出风温度70°C,得到状态良好的 牡丹籽油微胶囊粉;
[0029] 实施例2
[0030] 依次按如下步骤制备牡丹籽油粉(微胶囊粉以l〇〇g计):
[0031] (1)80°C温水溶解壁材,乳化剂;其中,壁材为酪蛋白酸钠4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 钠 log、麦芽糖浆12g(以固形物计算)的混合物,乳化剂用量为4g,乳化剂中的组分及重量 配比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2:1:0. 5 ;
[0032] (2)向溶解后的壁材和乳化剂添加牡丹籽油70g进行搅拌混合;直至得到均一稳 定体系的溶液;
[0033] (3)对溶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第一级压力为20MPa,第二级压力5MPa,均质次数2 次,得到乳化状态良好的溶液;
[0034] (4)对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其中进风温度140°C,出风温度70°C,得到状态良好的 牡丹籽油微胶囊粉;
[0035] 实施例3
[0036] 依次按如下步骤制备牡丹籽油粉(微胶囊粉以100g计):
[0037] (1)70°C温水溶解壁材,乳化剂;其中,壁材为酪蛋白酸钠 lg、辛烯基琥珀酸淀粉 钠3g、麦芽糖浆87g (以固形物计算)的混合物,乳化剂用量为lg,其中,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为0. 8g,硬脂酰乳酸钠为0. 2g ;
[0038] (2)向溶解的壁材及乳化剂中添加牡丹籽油8g进行搅拌混合;直至得到均一稳定 体系的溶液;
[0039] (3)对溶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第一级压力为20MPa,第二级压力5MPa,均质次数2 次,得到乳化状态良好的溶液;
[0040] (4)对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其中进风温度140°C,出风温度70°C,得到状态良好的 牡丹籽油微胶囊粉。
[0041] 试验例1
[0042] 对实施例1-3制备的牡丹籽油粉的包埋率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0043]
[0044] 试验例2

【权利要求】
1. 一种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 用温水溶解壁材和乳化剂; (2) 向溶解后的壁材和乳化剂中添加牡丹籽油,混合搅拌均匀; (3) 对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乳化状态良好的溶液; (4) 对步骤(3)得到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牡丹籽油微胶囊粉; 所述壁材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明胶,阿拉伯胶,麦芽糖浆中的一种或 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双乙酰酒石酸单甘脂中的一种或几 种的混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籽 油、壁材、乳化剂在牡丹籽油微胶囊粉中所占质量百分比依次为:牡丹籽油5-70%,壁材 25-93%,乳化剂 2-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为 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糖浆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为酪蛋白酸钠:辛烯 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糖浆=(1-4) :(3-12) :(12-87)。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酪蛋白酸 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和麦芽糖浆的重量比为酪蛋白酸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麦芽 糖浆=(1-2) :(3-12) :(44-87)。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 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的混合物,三者的质量 比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2:1 :(0-1)?10 :1 : (0-1)。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 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和硬脂酰乳酸钠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硬脂 酰乳酸钠=2:1?4:1。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 中的高压均质处理的压力分为两级,第一级压力为10_30MPa,第二级压力为5-10MPa,均质 次数1-5次。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籽油微胶囊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 喷雾干燥工艺中,进风温度为110_170°C,出风温度为60-90°C。
【文档编号】A23D9/06GK104206561SQ20141046269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商洁静, 吕雷, 张冬柏 申请人:北京欧凯米特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