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

文档序号:490970阅读:3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原料准备:所贮桑葚为成熟果实,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2)短时减压处理:将步骤(1)的桑葚分装于PET塑料盒中,将分装好的桑葚放置在(45-65)±5kPa压力罐中,12-24h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3)冷库贮藏或者气调-冷库贮藏,至贮藏期结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桑葚的贮藏期短、易腐烂问题,将桑葚的贮藏期由以往的1天延长到3-8天,且和使用化学物质保鲜相比,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专利说明】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桑葚也称桑乌、桑果等,是桑科植物桑树所结的果实,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我国传统医学发现桑葚有滋阴补肾、悦颜不老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葚含有抗氧化衰老相关的有效成分花色苷、多酚、Vc,能够延缓机体衰老[1]。并且,常吃桑葚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故桑葚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2]。但是,桑葚的成熟期非常短,且成熟的桑葚水分含量在80%以上[3],皮薄易破,常温下12-18h即变色、变味、腐烂。即使在冷藏条件下,其贮藏期也较短[4]。
[0003]目前,桑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花色苷等功效成分的提取及产品加工等方面,关于其保鲜的研究相对较少,有研究人员研究了 1-MCP、正己醇和水杨酸等化学保鲜剂对桑葚的保鲜效果[4’5’6]。
[0004]减压贮藏是在冷藏和气调贮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气调贮藏方法,它被认为是果蔬保鲜技术的第三次飞跃,被国际上称为21世纪的保鲜技术m。减压保鲜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罐体容器造价高与耐压强度大”、“易造成果蔬失水”、“易使果蔬风味变淡”和“贮藏费用高”等问题阻碍了减压保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短时减压处理是果蔬采收后在合适的贮藏阶段进行一定时间的减压贮藏,以达到延缓衰老,保持品质,延长保质期的目的。短时减压处理的时间一般在48h以内,是作为一种预处理的手段;而常规的减压贮藏是将果蔬从采摘后直到上市前始终处于减压环境中,贮藏时间较长,对果蔬的失重率和风味影响较大,贮藏费用也较高。短时减压处理既可以避免减压贮藏造成的果蔬严重失水与风味变淡,还由于处于减压阶段贮藏时间短,有效减少贮藏费用,并可有效延缓衰老,延长保质期。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桑葚的贮藏期短(I天)、易腐烂,提供一种预冷和贮藏相结合的桑葚的保鲜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可有效抑制桑葚的腐烂,并可延长其贮藏期至3-8天,适宜种植大户和贩销大户推广应用。
[0006]为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发明人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桑葚的保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08](I)原料准备:所贮桑葚为成熟果实,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0009](2)短时减压处理:将步骤⑴的桑葚分装于PET塑料盒中,将分装好的桑葚放置在(45-65) ±5kPa压力罐中,12-24h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
[0010](3)冷库贮藏或者气调-冷库贮藏:
[0011]将步骤(2)的桑葚放在温度为1-5°C和相对湿度为85-95%的冷库内贮藏,至贮藏期结束;或者
[0012]在步骤(2)的桑葚包装盒内充入按体积百分比计的10-15% CO2,5-8% O2和77-85% N2,然后再放置于温度为1_5°C和相对湿度为85-95%的冷库内贮藏,至贮藏期结束。
[0013]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其中,所述的桑葚为8-9成熟果实。8-9成熟的果实品质较好,低于8成熟的果实商品性不好,10成熟的果实硬度低不易处理,极易损伤。
[0014]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2)中:桑葚分装于容量为0.5-1L的PET塑料盒中,每盒放置30-60颗果实。样品的堆放以一层为最佳,不能堆放。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为短时减压预处理和气调、冷藏相结合,和使用化学物质保鲜相比,在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0017]2、处于减压处理的时间为12_24h,避免了长时间减压贮藏(从采收一直到贮藏期结束)造成的严重失水与风味变淡,还由于处于减压阶段贮藏时间短,有效减少了贮藏费用。
[0018]3、本发明采用短时减压的预处理方法,有效的降低了桑葚的生理代谢,从而延缓了营养成分的分解(见图1);
[0019]4、本发明短时减压的预处理方法,不仅延缓了桑葚中营养成分的代谢,并且抑制了青霉菌的生长速率,有效抑制了腐烂的发生(见图2);
[0020]5、本发明通过对桑葚采用短时减压预处理与气调贮藏相结合的方法,将桑葚的贮藏期由以往的I天延长到3-8天,显著延长了其货架期;
[0021]6、本发明简便易行,便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对桑葚贮藏期间可滴定酸的影响。
[0023]图2是本发明对桑葚青霉菌生长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0025]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若无特别指明,实施例采用的方法为本领域通用技术。
[0026]主要原料说明:
[0027]本发明的桑葚采摘自浙江武义,品种“中葚I号”。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30](I)原料准备:桑葚为9成熟果实,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0031](2)短时减压预处理:将步骤(I)桑葚分装于容量为0.5L的PET塑料盒中,每盒放置30颗果实。将分装好的桑葚放置在45±5kPa压力罐中,24h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
[0032](3)将步骤⑵桑葚放置在温度为1°C和相对湿度为90%的冷库内贮藏,贮藏期为5天。
[0033]实施例2
[0034]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35](I)原料准备:桑葚为8成熟果实,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0036](2)短时减压预处理:将步骤(I)的桑葚分装于容量为0.5L的PET塑料盒中,每盒放置40颗果实。将分装好的桑葚放置在55±5kPa压力罐中,24h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
[0037](3)将步骤⑵桑葚进行气调包装,包装盒充入组成为10% 0)2、502%和85% N2的混合气体,然后再放置于温度为l°c和相对湿度为90%的冷库内贮藏,贮藏期为8天。
[0038]实施例3
[0039]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40](I)原料准备:桑葚为8成熟果实,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0041](2)短时减压预处理:将步骤(I)的桑葚分装于容量为IL的PET塑料盒中,每盒放置60颗果实。将分装好的桑葚放置在65±5kPa压力罐中,12h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
[0042](3)将步骤⑵桑葚放置在温度为5°C和相对湿度为95%的冷库内贮藏,贮藏期为3天。
[0043]实施例4
[0044]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45](I)原料准备:桑葚为9成熟果实,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0046](2)短时减压预处理:将步骤(I)的桑葚分装于容量为0.5L的PET塑料盒中,每盒放置40颗果实。将分装好的桑葚放置在65±5kPa压力罐中,20h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
[0047](3)将步骤(2)桑葚进行气调包装,包装盒充入组成为12% 0)2、802%和80% N2的混合气体,然后再放置于温度为l°c和相对湿度为90%的冷库内贮藏,贮藏期为6天。
[0048]实施例5
[0049]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50](I)原料准备:桑葚为9成熟果实,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0051](2)短时减压预处理:将步骤⑴的桑葚分装于容量为IL的PET塑料盒中,每盒放置50颗果实。将分装好的桑葚放置在55±5kPa压力罐中,12h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
[0052](3)将步骤(2)桑葚进行气调包装,包装盒充入组成为15% 0)2、802%和77% N2的混合气体,然后再放置于温度为2°C和相对湿度为88%的冷库内贮藏,贮藏期为6天。
[0053]实验例部分
[0054]1、试验材料:
[0055]本试验所用桑葚采摘自浙江武义,包装箱内放置冰块,3小时内运送到实验室;减压设备:低气压多室异压保鲜贮藏试验设备,上海鲜绿真空保鲜备有限公司研制。
[0056]2、测试方法:
[0057]可滴定酸的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滴定,结果以柠檬酸的百分含量表不;
[0058]长效抑菌性能实验:研究减压短时处理对采后桑葚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其中霉菌在恒温培养箱子中培养,每天测量菌落直径。
[0059]实验例1:(减压短时处理对桑葚贮藏期间可滴定酸的影响)
[0060]试验条件:选择成熟度相对一致,大小均匀,无病虫害,无机械伤害的桑葚果实进行实验。实验在-1±1°C冷库中进行。
[0061]处理分为:将桑葚放置在55 ±5kPa压力罐中,24h处理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以常压(101.3kPa)贮藏的果实为对照。
[0062]由图1可知,桑葚在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短时减压处理在第6d又有上升的趋势,可能是减压处理对酸的合成代谢有促进作用。从第2d开始,55±5kpa减压预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桑葚TA的下降。
[0063]实验例2:(减压短时处理对桑葚青霉抑菌特性的影响)
[0064]试验材料:试验用青霉来自本实验室从腐败桑葚中分离得到。
[0065]试验内容:用灭菌的打孔器在长有青霉(培养5d)的平板上取6mm直径的菌块,放入新制的PDA平板中央。将其放置在55±5kPa压力罐中,24h处理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以常压(101.3kPa)贮藏的为对照。每天测量菌落直径。
[0066]由图2可知,24h 55±5kPa的短时减压处理有效地抑制了桑葚青霉的生长速率,从而能够降低桑葚腐烂的发生。
[0067]参考文献:
[0068][I]叶磊,郜海燕,周拥军,等.热风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对桑葚果粉品质的影响比较[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40 (2):155-159.
[0069][2]徐建国,胡青平,王彦彦,等.桑椹籽油的提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5):88-90.
[0070][3]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90.
[0071][4]霍宪起.1-MCP对桑葚采后生理效应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32(2):310-313.
[0072][5]霍宪起.正己醇处理对桑葚采后生理与抗氧化酶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2,33(6):252-255.
[0073][6]黄晓杰,侯瑞丽,李晶晶,等.水杨酸处理对采后桑葚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 (I) =323-325.
[0074][7]黄承丽.果蔬保鲜技术进展探索[J].现代园艺,2013,9:41-43.
【权利要求】
1.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原料准备:所贮桑葚为成熟果实,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2)短时减压处理:将步骤(I)的桑葚分装于PET塑料盒中,将分装好的桑葚放置在(45-65) ±5kPa压力罐中,12-24h后从减压罐中拿出,常压下放置, (3)冷库贮藏或者气调-冷库贮藏: 将步骤(2)的桑葚放在温度为1_5°C和相对湿度为85-95%的冷库内贮藏,至贮藏期结束;或者 在步骤(2)的桑葚包装盒内充入按体积百分比计的10-15% CO2,5-8% O2和77-85%N2,然后再放置于温度为1_5°C和相对湿度为85-95%的冷库内贮藏,至贮藏期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桑葚为8-9成熟果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葚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桑葚分装于容量为0.5-1L的PET塑料盒中,每盒放置30-60颗果实。
【文档编号】A23B7/00GK104351327SQ201410554211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陶菲, 郜海燕, 陈杭君, 穆宏磊, 周拥军, 房祥军 申请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