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坯的煮浆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263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豆腐坯的煮浆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食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腐坯的煮浆器,包括罐体,罐体上一侧顶部连通有豆浆输入管,罐体另一侧的连通有豆浆输出管,罐体的底部的侧壁上连通有蒸汽输入管,豆浆输入管包括一体成型的横管和竖管,横管与罐体连接,横管插入到罐体内中心线位置,其中,豆浆输入管的竖管插入罐体内的底部位置,豆浆输出管连接罐体于罐体上部,罐体内于蒸汽输入管上方设有横向设置的折流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了传热过程,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煮浆设备。
【专利说明】豆腐坯的煮浆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腐坯的煮浆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点浆(又叫点脑、冲浆,学名叫凝固)是决定豆制品的物理品质和生产量(出品率)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加工过程。点浆过程的豆浆浓度、盐卤浓度、浆卤比例、搅拌方式、点浆温度、蹲脑时间都影响着点浆效果。
[0003]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豆浆需要迅速进行煮沸,其目的一方面是通过高温使豆浆的豆腥味和胰蛋白酶抑制素的苦味消失,增进大豆的香味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并经过高温灭菌,保证产品卫生;另一方面是通过高温煮浆使蛋白质发生热变性,为点脑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煮浆温度控制的好坏,不仅与蛋白质的利用率关系极大,而且对豆制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现有技术中,国内有关厂家煮浆工序采用溢流式煮浆设备,煮浆设备由五个封闭式小罐组成,煮浆时,浆泵把豆浆打人第一个罐加温,然后溢流到后面各罐,逐步升温,达到煮浆的目的。按照生产要求,最后一个罐豆浆。出口温度应在95°C以上、点脑时的温度在85?90°C,才能达到灭菌去除豆腥味和为点脑凝固创造条件的目的。但长期以来,豆腐坯的煮浆罐出口的浆温和豆腐坯的煮浆罐出口的浆温均在82?85°C,表明豆腐坯的煮浆罐没有起到继续加热豆浆的作用。5豆腐坯的煮浆罐出来的热浆经过筛分、热浆池最后流入点脑桶时,温度已降至72?75°C。由于浆温达不到要求,蛋白质不能完全变性,加卤水点脑后,不能形成需要的豆脑,不少蛋白质随黄浆水一起跑掉;加大卤水用量后,制出的豆腐坯的煮浆涩口,弹性差,网络结构脆弱,拉力低,豆制品在后期发酵时容易出现化块现象,致使豆制品的质量差、出品率低。现有技术中有采取提高蒸汽压力、增大蒸汽用量,延长煮浆时间等方法,以达到提高浆温的目的。但效果很差,浆温并没有因此而升高,反而蒸汽耗量大大增加,车间蒸汽弥漫,工人劳动条件恶化,严重的噪音也危害着工人的健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了传热过程,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煮浆设备。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豆腐坯的煮浆器,包括罐体,罐体上一侧顶部连通有豆浆输入管,罐体另一侧的连通有豆浆输出管,罐体的底部的侧壁上连通有蒸汽输入管,豆浆输入管包括一体成型的横管和竖管,横管与罐体连接,横管插入到罐体内中心线位置,其中,豆浆输入管的竖管插入罐体内的底部位置,豆浆输出管连接罐体于罐体上部,罐体内于蒸汽输入管上方设有横向设置的折流板。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如背景所说五个使用蒸汽加热豆浆的罐体中,最后一个罐体的与倒数第二个罐体输出的豆浆问题相近且较低,这说明高温蒸汽并没有将热量充分传递给豆浆,影响温度的传递的其中两个因素为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从原罐体的结构来看,豆浆输入管连接罐体上部,豆浆输出管连接罐体上部,蒸汽输入管连接罐体下部。豆浆从倒数第二罐体进入最后一罐体,由于两罐的温差不大,新进入的豆浆不会迅速与罐体内原有的豆浆进行交换,而蒸汽是从底部输入罐体内,如前面所说热交换需要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从底部输入的蒸汽与罐体顶部的豆浆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时间,同时高温的蒸汽罐体底部到顶部也有一部分的热量散失,综合上述的两方面的原因,最后两罐体内的豆浆温度相差不大并输出豆浆的温度较低都能得到解释。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改进在于,将豆浆输入管的延长,原来的豆浆从顶部输入罐体内,现在延长后通过豆浆输入管的竖管插入到罐体的底部位置,豆浆直接从底部输入到罐体内,这样,新输入的豆浆既能第一时间与高温蒸汽接触,同时到输出罐体之前有了充分与高温蒸汽接触的时间,并且,为了进一步加大豆浆在罐体内的滞留的时间,设置了折流板,使豆浆从输入到输出需要流经更长的距离,与高温蒸汽接触的时间也就更长,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输入罐体内的低温豆浆得到充分的加热,提高加热均匀程度,输出罐体时温度升高明显。
[0007]进一步,折流板固定于罐体的内壁上,折流板与罐体的内壁间留有缝隙,相邻的缝隙位于罐体内两侧;缝隙的位置决定豆浆在折流板之间行程的长度,缝隙越远豆浆与蒸汽接触的时间越长,热交换越充分。
[0008]进一步,缝隙的面积大于或则等于豆浆输入管的管口面积;缝隙越小,单位时间能通过豆浆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各个部件承受的压强越大,会影响罐体内部件的使用时间,增大罐体危险系数。
[0009]进一步,罐体的底部连接有废液排出阀;清洗罐体时需要打开废液排出阀,排出里面的沉积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豆腐坯的煮浆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罐体1、豆浆输入管2、蒸汽输入管3、折流板4、豆浆输出管5、废液排出阀6。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结合附图1所示的豆腐坯的煮浆器,包括罐体1,罐体I上一侧顶部焊接有豆浆输入管2,罐体I另一侧的焊接有豆浆输出管5,罐体I的底部的侧壁上焊接有蒸汽输入管3,豆浆输入管2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横管和竖管,横管与罐体I连接,横管插入到罐体I内中心线位置,其中,豆浆输入管2的竖管插入罐体I内的底部位置,豆浆输出管5连接罐体I于罐体I上部,罐体I内于蒸汽输入管3上方设有横向设置的折流板4,折流板4焊接于罐体I的内壁上,折流板4与罐体I的内壁间形成扇形的缝隙,相邻的缝隙位于罐体I内两侧,缝隙的面积等于豆浆输入管2的管口面积,罐体I的底部安装废液排出阀6。
[0012]使用时,如背景所说五个使用蒸汽加热豆浆的罐体中,最后一个罐体的与倒数第二个罐体输出的豆浆问题相近且较低,这说明高温蒸汽并没有将热量充分传递给豆浆,影响温度的传递的其中两个因素为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从原罐体的结构来看,豆浆输入管2连接罐体上部,豆浆输出管5连接罐体上部,蒸汽输入管3连接罐体下部。豆浆从倒数第二罐体进入最后一罐体,由于两罐的温差不大,新进入的豆浆不会迅速与罐体内原有的豆浆进行交换,而蒸汽是从底部输入罐体内,如前面所说热交换需要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从底部输入的蒸汽与罐体顶部的豆浆并没有太多的接触时间,同时高温的蒸汽罐体底部到顶部也有一部分的热量散失,综合上述的两方面的原因,最后两罐体内的豆浆温度相差不大并输出豆浆的温度较低都能得到解释。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改进在于,将豆浆输入管2的延长,原来的豆浆从顶部输入罐体I内,现在延长后通过豆浆输入管2的竖管插入到罐体I的底部位置,豆浆直接从底部输入到罐体I内,这样,新输入的豆浆既能第一时间与高温蒸汽接触,同时到输出罐体I之前有了充分与高温蒸汽接触的时间,并且,为了进一步加大豆浆在罐体I内的滞留的时间,设置了折流板4,使豆浆从输入到输出需要流经更长的距离,与高温蒸汽接触的时间也就更长,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输入罐体I内的低温豆浆得到充分的加热,提高加热均匀程度,输出罐体I时温度升高明显。折流板4固定于罐体I的内壁上,折流板4与罐体I的内壁间留有缝隙,相邻的缝隙位于罐体I内两侧;缝隙的位置决定豆浆在折流板4之间行程的长度,缝隙越远豆浆与蒸汽接触的时间越长,热交换越充分。缝隙的面积大于或则等于豆浆输入管2的管口面积;缝隙越小,单位时间能通过豆浆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各个部件承受的压强越大,会影响罐体I内部件的使用时间,增大罐体I危险系数。罐体I的底部连接有废液排出阀6 ;清洗罐体I时需要打开废液排出阀6,排出里面的沉积物。
[001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豆腐坯的煮浆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一侧顶部连通有豆浆输入管,罐体另一侧的连通有豆浆输出管,罐体的底部的侧壁上连通有蒸汽输入管,所述豆浆输入管包括一体成型的横管和竖管,所述横管与罐体连接,所述横管插入到罐体内中心线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输入管的竖管插入罐体内的底部位置,所述豆浆输出管连接罐体于罐体上部,所述罐体内于蒸汽输入管上方设有横向设置的折流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坯的煮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固定于罐体的内壁上,所述折流板与罐体的内壁间留有缝隙,相邻的所述缝隙位于罐体内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腐坯的煮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面积大于或则等于豆浆输入管的管口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坯的煮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接有废液排出阀。
【文档编号】A23C20/02GK104286221SQ201410593121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王时元 申请人:重庆合得拢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