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代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498393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代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原代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本发明将原代B-ALL细胞与OP9细胞共培养,可维持原代B-ALL细胞的存活率和增殖,并极大程度上缓解B-ALL细胞的分化和衰老。本发明所述培养方法培养的原代B-ALL细胞可增殖,且细胞状态良好,充分体现了肿瘤细胞的异质性。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原代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代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B-ALL,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也称为 前体B细胞(pre B-ce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来源于B细胞祖细胞的恶性肿瘤。B-ALL 主要为儿童高发性癌症,在成人发病率下降。在B-ALL未成年患者中预后好,长期存活率 (EFS,event-free survival)可达90%,但在B-ALL成人中却是预后差、低生存率。另外在 成年B-ALL患者中,传统的化疗的效果差,死亡率约为60%。因此,针对B-ALL,需要研发新 的有效治疗方法。
[0003] 迄今为止,B-ALL相关研宄主要依赖于B-ALL细胞系,而细胞系在长期传代培养的 过程中,对高浓度血清的非人体环境中逐渐适应,并形成了一些区别于原代肿瘤细胞的基 因突变和细胞特性(如高表达P53突变)。尽管病人来源的B-ALL样本细胞可以通过异种 移植入免疫缺陷小鼠中扩大增殖后,进行体内实验,然而体内研宄花费高、耗时长,特别是 对于新型治疗方法或药物筛选实验,耗费的人力物力是不可预估的。
[0004] 目前已发表了一些原代B-ALL细胞体外培养的相关报道,如利用人细胞因子SCF、 IL-3、IL-7和FLT-3L等刺激培养,或利用正常人骨髓内皮细胞系(HBME,human bone mariOw endothelial cells)或人骨髓基质细胞(MSC,human marrow stromal cell)等进行共培 养,但培养成功率低,且结果重复性差。
[0005]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利用B-ALL细胞系进行肿瘤研宄不能真实模拟肿瘤的异质 性、无法满足随着药物使用而突变的肿瘤的治疗需求;而原代B-ALL细胞的体外培养仍处 于不成熟阶段,大部分肿瘤细胞样本因无法适应体内外环境的转变而快速凋亡(2周内), 而可在成功体外长期培养的肿瘤细胞样本比率不高。因此,亟需开发稳定而有效的原代 B-ALL体外培养方法,实现在病人原代肿瘤细胞进行直接、精确的实验和分析,促进B-ALL 相关疾病机制研宄和新型治疗手段研发进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成熟、简便的原代B-ALL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B-ALL的疾 病机制研宄、治疗药物的筛选及药效评估提供一个快速、经济、重复性高的体外模型。
[0007] 本发明利用0P9细胞系,一种小鼠骨髓来源的胚胎间充质干细胞系,与B细胞急性 淋系白血病病人来源的原代B-ALL细胞共培养,使原代B-ALL细胞可在体外增殖并长期存 活。
[0008] 本发明所述培养方法是一种有效、简便、利于推广的病人来源的原代B细胞急性 淋系白血病(B-ALL,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细胞的体外长期培养方法。 本发明所述病人来源的原代B-ALL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可用于研宄B-ALL相关的特殊基 因突变、染色体重排、DNA或染色体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变化、药物耐药性、细胞标志的表达和 功能、免疫原性、细胞周期和凋亡机制、治疗药物敏感性等。同时还可用于探索B-ALL的疾 病起始、B-ALL细胞分化等。
[0009] 实验证实,B-ALL体外培养7天后,对照组仅B-ALL已基本没有存活或状态良好的 B-ALL细胞,而OP9共培养组中,还有大量的状态良好的具有完整圆形形态的B-ALL细胞,且 B-ALL细胞呈现增殖状态,成团聚集并粘附于OP9细胞表面。
[0010] 在对照培养的条件下,B-ALL细胞7天后已几乎全部死亡,而与OP9共培养的 B-ALL细胞则不断增殖,3周后平均可增殖6倍。与OP9共培养,可维持原代B-ALL细胞的 存活率和增殖,并极大程度上缓解B-ALL细胞的分化和衰老。
[0011] 作为优选,所述原代B-ALL细胞来源于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病人,更优选的,来 源于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病人骨髓。
[0012] 所述OP9细胞悬液种板长满即为OP9基质细胞培养板,所述OP9基质细胞培 养板为将稀释至〇. 5-2X105/mL的OP9细胞在OP9培养基培养下在培养板长满;加入 0. 5-2 X 106/mL的B-ALL细胞悬液,使B-ALL细胞与OP9细胞充分接触。
[0013] 共培养对培养基的耗费十分快,需要每两天进行半换液(如用500ul移液器沿培 养液面轻轻吸出500ul培养基后,加入500ul新鲜培养基);须根据OP9基质细胞的状态和 密度更换新鲜OP9基质细胞培养板;每天需对培养细胞状态、密度和培养基颜色进行观察, 以便及时对培养情况作出相应处理方法,密切观察更换新鲜的OP9基质细胞培养板。
[0014] 现有的B-ALL细胞系一般为单克隆或已适应体外环境的克隆,与原代B-ALL细胞 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发起癌症B-ALL、病灶转移和治疗逃逸中都无法真实反映原代B-ALL的 特性;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B-ALL细胞系体外培养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原代B-ALL细胞体外 培养方法长期培养充分体现了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且本发明所述B-ALL细胞系体外培养方 法可真实反映肿瘤干细胞对免疫治疗、药物治疗等的适应突变和逃逸作用。
[0015]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其它原代B-ALL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本发明所述培养方 法,有以下优点:
[0016] a)成功率更高,可达44%,更适应原代B-ALL细胞的培养;
[0017] b)培养时间更长,最长可达6个月;
[0018] c)培养效果更好,在培养过程中,原代B-ALL细胞数量可增殖6倍,且细胞状态良 好;
[0019] d)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如细胞因子培养、病人骨髓间充质细胞共培养而言, 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经济,利于本发明的应用推广。
[0020] 术语与定义
[0021] 肿瘤异质性:是指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分裂增殖,其子细胞呈现出分子生 物学或基因方面的改变,从而使肿瘤的生长速度、侵袭能力、对药物的敏感性、预后等各方 面产生差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通过显徼镜观察到B-ALL在OP9组、对照组两种条件下,B-ALL的体外生长 和增殖的情况。
[0023] 图2为记录B-ALL细胞在OP9组、对照组两种培养条件下,每七天进行的B-ALL细 胞计数结果。
[0024] 图3为通过显徼镜观察到B-ALL细胞与OP9共培养后0天、7天、1个月、2个月、3 个月的细胞状态图。
[0025] 图4为与OP9共培养的B-ALL流式分析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代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 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 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
、精神和范围内 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0027]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中涉及到的原代B-ALL细胞来源于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 病人、优选来源于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病人骨髓是通过中华骨髓库、血液库中获得的样 本。
[0029] 实施例1 :
[0030] 1.0P9细胞系的培养
[0031] OP9 培养基:a MEM 培养基(HyClone,Thermo Scientific,MA,USA),20%胎牛血清 (Gibco,Life Technologies,NY,USA),2mM L-glutamine,100U/ml penicillin,and IOOug/ ml streptomycin。
[0032] 细胞传代(贴壁):
[0033] I)细胞培养和维持在T75培养皿中,首先用巴氏吸管吸出培养液,用2ml PBS清洗 一遍;
[0034] 2)加入 2. 0-3. OmL 0.25% (w/v)胰蛋白酶-0.53mM EDTA 溶液孵育 5-15 分钟,直 到显徼镜下观察到细胞层飘起分散;
[0035] 注意:为了避免细胞成团,在等待细胞分离时,勿摇动烧瓶。细胞难以分离,可以放 置在37 °C,便于胰蛋白酶催化。
[0036] 3)加入6. 0-8. OmL培养基,用巴氏吸管轻轻吹散细胞;
[0037] 4)用巴氏吸管将细胞悬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125xg离心5-10分钟,去除上清;
[0038] 5)用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加入适当的细胞悬液进入新的培养皿(传代比例为 1 : 4或1 : 5),加入新鲜培养基至适当体积;
[0039] 6)置于37°C、湿度95%、5% CO2培养箱中培养,每2-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
[0040] 注意:细胞密度对细胞的状态非常重要。如果细胞传代比率太低,细胞会长得很 慢,甚至无法长满,状态会受到影响。另外,培养时间过长,细胞密度过大,会出现非常大的 细胞,这些细胞的出现往往是一个警告标志"0P9细胞不利于作为支持造血细胞的基质"。所 以,在0P9细胞必须在长满之前传代。
[0041] 0P9细胞种板:
[0042] 1)根据细胞传代步骤将OP9细胞用胰蛋白酶分离为单细胞悬液(细胞传代步骤 5)后,加入适当培养基进行稀释后,细胞计数;
[0043] 2)根据细胞计数结果,将OP9细胞悬液稀释至I X 105/mL,并将细胞种于24孔板 中,每孔加入500ul细胞悬液;
[0044] 3)种板后,轻轻将细胞摇匀,使其均匀铺于培养皿中;
[0045] 4)置于37°C、湿度95%、5% 0)2培养箱中培养。
[0046] 实施例2 :B-ALL样本的处理
[0047] 1)将B-ALL病人骨髓样本与生理盐水等比例混合;
[0048] 2)在新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稀释后血液体积二分之一的淋巴分离液 (Lymphoprep,StemCell Technologies);
[0049] 3)将稀释后的血液沿离心管壁缓缓叠加于分层液面上,注意保持液面的清晰;
[0050] 4)轻轻将骨髓样本混合物离心管放入离心机,800g/min离心20min ;
[0051] 5)轻轻取出离心管,骨髓样本混合物分层,用巴氏吸管小心吸取中间云雾层细胞 置于新的15mL离心管;
[0052] 6)用无血清a MEM培养基或PBS清洗两次,分离出的细胞用培养基重悬作为备用 样本细胞;
[0053] 实施例3 :原代B-ALL共培养
[0054] B-ALL 培养基:MDM 培养基(HyClone,Thermo Scientific,MA,USA),10 %胎牛 血清(Gibco,Life Technologies,NY,USA),2mM L-glutamine lOOU/ml penicillin,and lOOug/ml streptomycin ;
[0055] I)在备用样本细胞稀释加入适当B-ALL培养基稀释后,进行细胞计数;
[0056] 2)根据细胞计数结果将备用样本细胞稀释至I X IOfVmL ;
[0057] 3)将种于24孔板的0P9细胞培养基吸出,用B-ALL培养基清洗一遍;
[0058] 4)将2)中I X IOfVmL的样本细胞加入3)的24孔板中,每孔加入500ul ;
[0059] 5)种板后,轻轻将细胞摇匀,使其均匀铺于0P9基质细胞上,与其充分接触;
[0060] 6)置于37°C、湿度95%、5% 0)2培养箱中培养。
[0061] 注意:共培养对培养基的耗费十分快,需要每两天进行半换液(用500ul移液器沿 培养液面轻轻吸出500ul培养基后,加入500ul新鲜培养基);须根据0P9基质细胞的状态 和密度更换新鲜0P9基质细胞培养板;每天需对培养细胞状态、密度和培养基颜色进行观 察,以便及时对培养情况作出相应处理方法。
[0062] 2.共培养观察
[0063] 细胞状态观察:通过每天观察共培养的B-ALL细胞的大小、形态、增殖等情况。
[0064] 细胞计数:共培养后每7天换新鲜0P9基质板的时候,将共培养的B-ALL细胞轻轻 吹起,300g离心5分钟,加入适量培养基重悬,进行细胞计数。观察结果见图1-4。
[0065] 图1为通过显徼镜观察到B-ALL在0P9组(与0P9共培养)、对照组(仅B-ALL 培养基培养)两种条件下,B-ALL的体外生长和增殖的情况(图标为20uM)。由图1可知, B-ALL体外培养7天后,对照组中已基本没有存活或状态良好的B-ALL细胞,而0P9共培养 组中,还有大量的状态良好(具有完整圆形形态)的B-ALL细胞,且B-ALL细胞呈现增殖状 态(成团聚集并粘附于0P9细胞表面)。
[0066] 图2为记录B-ALL细胞在OP9组(与OP9共培养)、对照组(仅B-ALL培养基培 养)两种培养条件下,每七天进行的B-ALL细胞计数结果。由图可知,在对照组培养的条件 下,B-ALL细胞7天后已几乎全部死亡,而与OP9共培养的B-ALL细胞则不断增殖,3周后平 均可增殖6倍。
[0067] 通过显徼镜观察到B-ALL细胞与OP9共培养后0天、7天、1个月、2个月、3个月的 细胞状态图见图3 (图标为20uM)。由图3可知,与OP9共培养的B-ALL细胞状态良好,且一 直呈现增殖状态。
[0068] 3.流式细胞分析:
[0069] 流式细胞仪:FACSAria? II (BD Biosciences,San Jose,CA,USA)
[0070] I)共培养每14天计数时,取I X IO6B-ALL细胞于I. 5mL,300xg离心5分钟;
[0071] 2)?85清洗一次,用100此?85重悬,加入11^人0)45、11^人0)34、11^人0)38抗 体(ebioscience,San Diego, USA),置于 4°C孵育 30 分钟;
[0072] (须同时准备四个对照补偿组:无孵育抗体组、单孵育人⑶45组、单孵育人⑶34 组、单孵育人⑶38组)
[0073] 3) PBS清洗孵育细胞两次后,用300ul PBS重悬待分析;
[0074] 结果见图4,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与0P9共培养0天、2周、4周、6周的B-ALL细胞的 存活情况、⑶34和⑶38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由图4可知,与0P9共培养,可维 持原代B-ALL细胞的存活率和增殖,并极大程度上缓解B-ALL细胞的分化和衰老。
[0075] 实施例4 :
[0076] 获取的25例B-ALL病人的原代肿瘤样本,按照本发明所述体外培养方法分别与 0P9细胞共培养的情况,结果见表1。
[0077] 由表1可知,25例原代B-ALL样本中,有11例样本可在与0P9细胞共培养的条件 下,进行体外长期培养,成功率达44%,平均培养时间为2. 8个月,培养时间最长可达6个 月。由于原代B-ALL样本存在个人机体差异、肿瘤突变位点差异、接受治疗程度差异等,导 致B-ALL与0P9共培养结果的差异。本发明创造提供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培养成功 率、培养时长、细胞状态和分化衰老的缓解上都有巨大的改善。
[0078] 表 1
[0079]

【权利要求】
1. 一种原代B细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原代B-ALL细 胞与0P9细胞共培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代B-ALL细胞来源于B细 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病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代B-ALL细胞来源于B细 胞急性淋系白血病病人骨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利用B-ALL培养基进 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0P9细胞悬液种板长满即为 0P9基质细胞培养板,加入0. 5-2 X 106/mL的B-ALL细胞悬液,使B-ALL细胞与0P9细胞充 分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两天进行半换液。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密切观察更换新鲜的OP9基 质细胞培养板。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P9基质细胞培养板为将稀 释至0. 5-2X 105/mL的OP9细胞在OP9培养基培养下在培养板长满。
【文档编号】C12N5/0735GK104498435SQ201410778012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李鹏, 蒋治武, 林思妙, 魏新茹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