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268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接触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皿,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包括盖板和围绕盖板的周向设置的第一环状立板;下盖包括底板、第二环状立板和第三环状立板,第二环状立板及第三环状立板的下端均与底板的上表面连接;第二环状立板、第三环状立板及底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凹槽;第一环状立板的下边缘插入凹槽内,且第一环状立板的下边缘与底板接触。针对容易污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应用巴斯德曲颈原理,对上盖和下盖接触处进行了凹槽设计,使其相互咬合,微生物不易通过,减少了染菌几率,减少了假阳性几率。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皿。 接触皿

【背景技术】
[0002] 接触皿作为环境微生物检测用具在食品、药品及医疗卫生行业广泛使用,应用时 间很短,传统的接触皿仅是简单的一个上盖和一个下盖组成,内装培养基,用于环境微生物 检测或验证过程中对设备表面或墙表面以及操作者体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及培养。
[0003] 培养基倒入接触皿内,其中,培养基凸出接触皿的下盖2mm左右,使用的时候把培 养基凸出的表面与被检测物体的表面进行接触、培养,并对培养出的菌进行菌落计数。
[0004] 现有技术中的接触皿具有以下缺点:(1)接触皿倒入培养基后容易受到微生物的 污染,造成假阳性结果;(2)上盖和下盖很容易分离,容易脱落,操作过程中易污染;(3) - 般要求倒置培养,传统使用的接触皿倒置培养的时候,培养基容易脱落;(4)无经纬线,菌 落计数的时候容易混淆。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染菌几率和假阳性几率的接触皿。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触皿,包括相 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包括盖板和围绕盖板的周向设置的第一环状立板;下盖包括底 板、第二环状立板和第三环状立板,第二环状立板及第三环状立板的下端均与底板的上表 面连接;第二环状立板、第三环状立板及底板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凹槽;第一环状立板的下 边缘插入凹槽内,且第一环状立板的下边缘与底板接触。
[0007] 进一步地,第二环状立板和第三环状立板同心地设置,且第二环状立板位于第三 环状立板的外侧。
[0008] 进一步地,下盖还包括多个用于与第一环状立板的内壁抵接的锁定凸起,多个锁 定凸起与第三环状立板的外表面连接,且锁定凸起位于凹槽内。
[0009] 进一步地,多个锁定凸起沿第三环状立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0] 进一步地,第二环状立板的高度低于第三环状立板的高度。
[0011] 进一步地,下盖还包括防掉板加强筋,防掉板加强筋与第三环状立板的内壁连接。
[0012] 进一步地,防掉板加强筋呈环形。
[0013] 进一步地,底板的位于第三环状立板内的部分向上方凸出。
[0014] 进一步地,底板的位于第三环状立板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网格。
[0015] 针对容易污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应用巴斯德曲颈原理,对上盖和下盖接触处进 行了凹槽设计,使其相互咬合,微生物不易通过,减少了染菌几率,减少了假阳性几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下盖的俯视图;
[0017]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下盖的剖视图;
[0018]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下盖的立体图;
[0019]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盖的俯视图;
[0020]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盖的剖视图;
[0021]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盖的立体图。
[0022] 图中附图标记:1、盖板;2、第一环状立板;3、底板;4、第二环状立板;5、第三环状 立板;6、凹槽;7、锁定凸起;8、防掉板加强筋;9、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 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4]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中的接触皿,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上盖包 括盖板1和围绕盖板1的周向设置的第一环状立板2 ;下盖包括底板3、第二环状立板4和 第三环状立板5,第二环状立板4及第三环状立板5的下端均与底板3的上表面连接;第二 环状立板4、第三环状立板5及底板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凹槽6 ;第一环状立板2的下边缘 插入凹槽6内,且第一环状立板2的下边缘与底板3接触,形成巴斯德曲颈结构。
[0025] 针对容易污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应用巴斯德曲颈原理,对上盖和下盖接触处进 行了凹槽设计,使其相互咬合,微生物不易通过,减少了染菌几率,减少了假阳性几率。
[0026] 优选地,第二环状立板4和第三环状立板5同心地设置,且第二环状立板4位于第 三环状立板5的外侧。优选地,第二环状立板4的高度低于第三环状立板5的高度。优选 地,底板3的位于第三环状立板5内的部分向上方凸出。
[0027] 优选地,下盖还包括多个用于与第一环状立板2的内壁抵接的锁定凸起7,多个锁 定凸起7与第三环状立板5的外表面连接,且锁定凸起7位于凹槽6内。这样,针对上下盖 容易脱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可利用锁定凸起7构成锁定机构,与上盖的第一环状立板2内 壁紧密结合,使上下盖能够锁死,有一定的承重力,既能承受下盖的重力又不影响操作者使 用,稍用力即可打开。优选地,多个锁定凸起7沿第三环状立板5的周向均匀分布。
[0028] 优选地,下盖还包括防掉板加强筋8,防掉板加强筋8与第三环状立板5的内壁连 接。优选地,防掉板加强筋8呈环形。这样,针对倒置培养时培养基容易滑落的不足,本实 用新型在接触皿下盖的第三环状立板5内壁增加了防掉板加强筋8,既加强了接触皿的强 度,又使得培养基多了着力点,不易从内壁上滑落。
[0029] 优选地,底板3的位于第三环状立板5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网格9。例如,网格9可 以是印刷在底板3上的印刷层,也可以是凸出或凹入底板3的凸筋或凹槽等。这样,针对 不容易计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平皿下盖部位增加了经纬线设计(即网格线),方便了计 数。
[0030] 本实用新型在方便操作者使用的同时,具有操作安全性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接触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 所述上盖包括盖板(1)和围绕所述盖板(1)的周向设置的第一环状立板(2); 所述下盖包括底板(3)、第二环状立板(4)和第三环状立板(5),所述第二环状立板(4) 及所述第三环状立板(5)的下端均与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环状立板(4)、 所述第三环状立板(5)及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凹槽(6); 所述第一环状立板(2)的下边缘插入所述凹槽(6)内,且所述第一环状立板(2)的下 边缘与所述底板(3)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立板(4)和第三环状立板 (5)同心地设置,且所述第二环状立板(4)位于第三环状立板(5)的外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还包括多个用于与所述第一 环状立板(2)的内壁抵接的锁定凸起(7),所述多个锁定凸起(7)与所述第三环状立板(5) 的外表面连接,且所述锁定凸起(7)位于所述凹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锁定凸起(7)沿所述第三环状 立板(5)的周向均匀分布。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立板(4)的高度低于所述 第三环状立板(5)的高度。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还包括防掉板加强筋(8),所 述防掉板加强筋(8)与所述第三环状立板(5)的内壁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掉板加强筋⑶环形。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位于所述第三环状立板 (5)内的部分向上方凸出。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位于所述第三环状立板 (5)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网格(9)。
【文档编号】C12M1/34GK203904352SQ20142022223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李春林, 刘明力 申请人:江苏益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