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养殖海水鱼的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3523阅读:1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人工养殖海水鱼的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当今工业发展的主流,我国工业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头号大国,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模式已经基本达到由传统粗养向准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每年海水鱼类的养殖产生了数十亿元的产值。然而,随着以投喂冰鲜鱼为主的海水鱼工厂化养殖所引发的病害、环境污染等问题集中显现,海水鱼的养殖既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又偏离可持续发展战略,海水鱼扩大养殖,实现工业化生产成为难题。而且由于2013年,鱼粉等主要蛋白原料价格疯涨,有些甚至出现断货现象。蛋白原料供应紧张逼迫行业需找新蛋白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的饲料配方蛋白源进行改进和创新,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人工养殖海水鱼的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该饲料提供一种具有特殊诱食气味的鱼粉替代物,可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提供养殖海水鱼类需要的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同时提高养殖海水鱼类自身的免疫力,促进海水鱼类生长周期及抗病能力,提高出塘率。采用菌酶复配技术,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对饲料进行发酵处理,生产出一种能替代鱼粉的新型饲料产品。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养殖海水鱼的饲料配方,由以下称重比例的组份构成:小麦15-20%、米糠10-15%、豆粕13-20%、菜粕3-10%、血细蛋白粉1-2.5%、鱼粉5-8%、肉粉2-5%、鱼类、贝类内脏、小鱼虾新鲜水产品的下脚料30-40%、磷酸二氢钙1.5-2%、豆油3-5%、复合预混料1.5-2%、植酸酶0.01-0.03%、枯草芽孢杆菌0.04-0.06%、产酸蜡样芽孢杆菌0.05-0.08%、酵母菌0.08-0.1%。其中,每千克的复合预混料组成成分如下:VA6000IU/Kg、VD2000IU/Kg、VE60mg/Kg、VK310mg/Kg、VB19mg/Kg、VB28mg/Kg、VB67.5mg/Kg、VB120.03mg/Kg、 生物素0.15mg/Kg、泛酸30mg/Kg、叶酸3mg/Kg、烟酰胺45mg/Kg、VC90mg/Kg、胆碱0mg/Kg、肌醇80mg/Kg、铁140mg/Kg、铜3.5mg/Kg、锰15mg/Kg、锌40mg/Kg、镁100mg/Kg、碘0.5mg/Kg、硒0.3mg/Kg、钴0.25mg/Kg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养殖海水鱼的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利用发酵工艺生产鱼粉替代物产品的加工方法,通过微生物发酵工艺制得,其步骤为:第一步、发酵菌株的配比混合:按照以下称重百分比称取各菌种:植酸酶0.01-0.03%、枯草芽孢杆菌0.04-0.06%、产酸蜡样芽孢杆菌0.05-0.08%、酵母菌0.08-0.1%,按照配比将各菌种混合;第二步、水产品废料的处理:取鱼类、贝类内脏、小鱼虾新鲜水产品的下脚料及废料烘干、粉碎,过40至60目筛,除去其中鱼刺、鱼鳞等杂物;第三步、菌种与水产品废料粉密封发酵:将复合菌种按重量比例接入120℃-130℃高温灭菌30分钟-45分钟的水产品废料粉中,搅拌30分钟-45分钟至均匀,倒入消毒饲料袋中密封发酵,发酵温度30℃-35℃,时间12天-15天;第四步、干燥:将发酵完全的产品按时间先后放入培养箱干燥,每盘重量2.0公斤±0.5,温度控制在40-45℃,时间14-16小时,干燥完成的物料水份控制在≤10%;第五步、主原料初步清理杂物:将主原料及发酵物料倒入地坑,通过弯刮板将原料刮送至提升机里,再提升至圆筒穿心栓,清除泥块、麻绳等杂物,再将清理后的原料输送至永磁筒,清除铁器之类的杂物等;第六步、第一次配料:将清理好的主原料,输送至分配器,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第一次配料、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由提升机输送至永磁筒,进行第二次清理铁质杂物;第七步、粉碎工序:清理后的混合原料输送至粉碎仓,进行粉碎,并用筛网进行过滤,达到40目至60目;第八步、第二次配料:将粉碎过筛后混合好的原料,根据预先输入到控制器中的配方比例,将油脂、预混料及原料按比例进行添加,配料完毕,将物料输入到混合机中,将配料称好的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符合混合技术要求;第九步、制粒冷却:将混合好的粉状饲料通过制粒机加工制成颗粒,颗粒大小有以下几种:1.5mm、2.0mm、2.5mm、3.0mm、3.5mm,整个工序包括:磁选、调质、制粒、冷却、筛分,其中,调质温度的要求为:粒径1.5-2.0mm,温度达85℃以上;第十步、包装:由自动打包设备对成品进行称重、装袋、封口、入库。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原理是:采用菌酶复配技术,利用发酵工艺生产出动物蛋白,保证了饲料中氨基酸动物源蛋白,大比例替代鱼粉,可作为鱼粉的替代品,降低饲料成本;充分利 用渔业加工中的废料,既降低了能耗,又消除了各种渔业产品内脏对环境的污染;菌种与水产品废料粉培养采用厌氧密封发酵,能有效杀灭水产废料中的有害微生物,同时利用不同菌种的不同的代谢产物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使产品中活菌数量及营养成分达到最优;本发明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加工方法改变了其他替代鱼粉工艺中需要高温、气化等一般高温干燥处理的高耗能工艺,采用常温下的固体发酵工艺,生产设备要求少,成本低;2、本发明使用山东宝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发明专利的枯草芽孢杆菌,其在海水鱼体内定殖能产生大量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等。这些酶在动物肠道内,有助于直接分解、消化饲料营养成分,降解植物性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改善消化道食糜的物理特性或消除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促进海水鱼的生长。另外,芽孢杆菌产生了大量的细菌素等,细菌素具有直接的抑菌活性,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海水鱼的免疫水平,最终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3、本发明使用山东宝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发明的产酸蜡样芽孢杆菌,不仅具备乳酸菌的特点,还可以代谢产生有机酸,主要为乙酸和乳酸及少量丙酸和丁酸,而且可以形成芽孢,增强了其抗应激性,能够耐热、耐酸、耐胆盐,可以耐受高温制粒、低pH和高胆盐环境,顺利通过胃和十二指肠,进入肠道内发挥其益生菌的作用。4、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配方和加工工艺,提高一种高效、适口的人工系列配合海水鱼饲料,推进海水鱼类无公害养殖快速、稳定和健康地发展,既能满足海水鱼类生长的营养需求,又水中稳定性能好,而且环境污染少、绿色环保等优点,其制备方法简单,适于批量生产,制备成1-2mm的颗粒,便于海水鱼类食用,不仅生长快,而且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人工养殖海水鱼的饲料配方,制备1吨海水鱼饲料包含:小麦150kg、米糠150kg、豆粕130kg、菜粕50kg、血细蛋白粉25kg、鱼粉80kg、肉粉25kg、鱼类、贝类内脏、小鱼虾新鲜水产品的下脚料398kg、磷酸二氢钙15kg、豆油30kg、复合预混料15kg、植酸酶0.1kg、枯草芽孢杆菌0.4kg、产酸蜡样芽孢杆菌0.5kg、酵母菌1kg。第一步、发酵菌株的配比混合:按照以下称重百分比称取各菌种: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产酸蜡样芽孢杆菌、酵母菌,按照称重重量将各菌种混合;第二步、水产品废料的处理:取鱼类、贝类内脏、小鱼虾新鲜水产品的下脚料及废料烘干、粉碎,过40至60目筛,除去其中鱼刺、鱼鳞等杂物;第三步、菌种与水产品废料粉密封发酵:将复合菌种按重量比例接入120℃-130℃高温灭菌30分钟-45分钟的水产品废料粉中,搅拌30分钟-45分钟至均匀,倒入消毒饲料袋中密封发酵,发酵温度30℃-35℃,时间12天-15天;第四步、干燥:将发酵完全的产品按时间先后放入培养箱干燥,每盘重量2.0公斤±0.5,温度控制在40-45℃,时间14-16小时,干燥完成的物料水份控制在≤10%;第五步、主原料初步清理杂物:将主原料及发酵物料倒入地坑,通过弯刮板将原料刮送至提升机里,再提升至圆筒穿心栓,清除泥块、麻绳等杂物,再将清理后的原料输送至永磁筒,清除铁器之类的杂物等;第六步、第一次配料:将清理好的主原料,输送至分配器,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第一次配料、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由提升机输送至永磁筒,进行第二次清理铁质杂物;第七步、粉碎工序:清理后的混合原料输送至粉碎仓,进行粉碎,并用筛网进行过滤,达到40目至60目;第八步、第二次配料:将粉碎过筛后混合好的原料,根据预先输入到控制器中的配方比例,将油脂、预混料及原料按等份进行添加,配料完毕,将物料输入到混合机中,将配料称好的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符合混合技术要求;第九步、制粒冷却:将混合好的粉状饲料通过制粒机加工制成颗粒,颗粒大小有以下几种:1.5mm,整个工序包括:磁选、调质、制粒、冷却、筛分,其中,调质温度的要求为:温度达85℃以上;第十步、包装:由自动打包设备对成品进行称重、装袋、封口、入库。实施例2:一种人工养殖海水鱼的饲料配方,制备1吨海水鱼饲料包含:小麦180.5kg、米糠100kg、豆粕182kg、菜粕50kg、血细蛋白粉15kg、鱼粉50kg、肉粉30kg、鱼类、贝类内脏、小鱼虾新鲜水产品的下脚料300kg、磷酸二氢钙20kg、豆油50kg、复合预混料20kg、植酸酶0.3kg、枯草芽孢杆菌0.6kg、产酸蜡样芽孢杆菌0.8kg、酵母菌0.8kg。第一步、发酵菌株的配比混合:按照以下称重百分比称取各菌种: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产酸蜡样芽孢杆菌、酵母菌,按照称重重量将各菌种混合;第二步、水产品废料的处理:取鱼类、贝类内脏、小鱼虾新鲜水产品的下脚料及废料烘干、粉碎,过40至60目筛,除去其中鱼刺、鱼鳞等杂物;第三步、菌种与水产品废料粉密封发酵:将复合菌种按重量比例接入120℃-130℃高温灭菌30分钟-45分钟的水产品废料粉中,搅拌30分钟-45分钟至均匀,倒入消毒饲料袋中密封发酵,发酵温度30℃-35℃,时间12天-15天;第四步、干燥:将发酵完全的产品按时间先后放入培养箱干燥,每盘重量2.0公斤±0.5,温度控制在40-45℃,时间14-16小时,干燥完成的物料水份控制在≤10%;第五步、主原料初步清理杂物:将主原料及发酵物料倒入地坑,通过弯刮板将原料刮送至提升机里,再提升至圆筒穿心栓,清除泥块、麻绳等杂物,再将清理后的原料输送至永磁筒,清除铁器之类的杂物等;第六步、第一次配料:将清理好的主原料,输送至分配器,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第一次配料、混合,将混合好的原料由提升机输送至永磁筒,进行第二次清理铁质杂物;第七步、粉碎工序:清理后的混合原料输送至粉碎仓,进行粉碎,并用筛网进行过滤,达到40目至60目;第八步、第二次配料:将粉碎过筛后混合好的原料,根据预先输入到控制器中的配方比例,将油脂、预混料及原料按等份进行添加,配料完毕,将物料输入到混合机中,将配料称好的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符合混合技术要求;第九步、制粒冷却:将混合好的粉状饲料通过制粒机加工制成颗粒,颗粒大小有以下几种:2.0mm,整个工序包括:磁选、调质、制粒、冷却、筛分,其中,调质温度的要求为:温度达90℃以上;第十步、包装:由自动打包设备对成品进行称重、装袋、封口、入库。实验例:本发明产品于2014年5月开始在江苏省射阳农场的水产养殖场进行鱼粉替代对比试验,选用相同面积的5块海水鱼养殖块鱼塘,每块鱼塘面积为0.5亩,每块鱼塘投入1000条6月龄海水鱼苗,实验结果如下:海水鱼饲喂天数投喂量(g)期末平均增重(g)成活率(%)冰鲜鱼饵料60200038070市售饵料A60130035085市售饵料B60120033588市售饵料C60100036680本发明饲料6080038598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本发明产品是较为理想的动物蛋白饲料,是替代鱼粉的优良选择。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