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压中药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349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组份的保健品,特别涉及一种降血压中药保健茶。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明确提出,防止心血管病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减少“三高”和控制“三高”。很多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脂血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姐妹病,并认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继发症。“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血脂症。通常伴随着肥胖。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高血脂又是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差加剧血压升高,所以后期都形成了“三高症”。

在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与代谢疾病相关的死亡率就高达35.7%,与“三高”相关的死亡人数也占总死亡人数的27%。高血脂可以引起血管栓塞;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出血和脑血管破裂;高血糖可以引起糖尿病。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病人有脂代谢紊乱。其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本发明以“香附”叶片为原料,其中芽叶功效最佳,纯手工采摘,经过古法制茶工艺与中药饮片工艺结合加工而成。汤色碧绿,清香四溢,微苦甘醇。在民间,将香附用于治疗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尤其是对高血脂有疗效显著,是其他药食难以替代的。

经过药理,毒理及临床证明,香附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对多种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香附还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镇静、催眠、抗紧张、抗溃疡、抗疲劳、延长细胞寿命以及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通畅大便,平喘止咳,消痔、减肥、治疗虚症、抑制胆结石形成、防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抗衰老等多种功效。除具有人参的功效外,还具有人参不具备的多种作用,并且没有人参过量服用的反应以及任何其他毒副作用。

现代人选择一些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都是为了强身健体。保健品的功能主要是改善脑血液循环,坚持体育锻炼和适当应用精神药物。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各种保健品、药品鱼龙混杂,大多数只是虚假宣传的噱头,有的不仅没有保健成分,还造成人身体的巨大伤害,因此,寻找健康有效的软化血管方 法具有很现实的重要意义,安全有效的软化血管活性物质一直是人们期待解决问题的关键。中药降糖降压,具有无毒、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的优点,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在市场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有降血脂、抗菌、降血糖、抗氧化作用,并能干扰机体对脂肪的吸收,促进摄入的脂肪排出体外的产品,并具有无毒、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中药降糖降压,具有无毒、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的优点,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在市场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有降血脂、抗菌、降血糖、抗氧化作用,并能干扰机体对脂肪的吸收,促进摄入的脂肪排出体外的产品,并具有无毒、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的优点。香附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镇静、催眠、抗紧张、抗溃疡、抗疲劳、延长细胞寿命以及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通畅大便,平喘止咳,消痔、减肥、治疗虚症、抑制胆结石形成、防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抗衰老等多种功效;本发明促进人体脂肪代谢并使之平衡,从而达到降血脂,逆转脂肪肝等养效果,同时对减肥、通便、排毒,促睡眠效果确切。本发明以香附叶片为原料,纯手工采摘,经过古法制茶工艺与中药饮片工艺结合加工而成。本发明汤色碧绿,清香四溢,微苦甘醇;再加上一些活血化瘀,对脂肪和血清甘油三酯均有明显降低作用的中药材,且能改善微循环,使人易于接受,达到日常保健的功能,更能较好的达到降糖降压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血压中药保健茶,所述降血压中药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香附10~50份,厚朴10~20份,香薷10~20份,钩藤10~20份,白茅根10~20份,茯苓10~20份,丹参10~20份,猪苓10~20份,佩兰10~20份,薏仁10~20份,桑寄生10~20份,车前子10~20份,天花粉10~20份,黄芩10~20份,白术10~20份,玉米须10~20份。

所述降血压中药保健茶,其所述降血压中药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可以为:香附10~30份,厚朴10~15份,香薷10~15份,钩藤10~15份,白茅根10~15份,茯苓10~15份,丹参10~15份,猪苓10~15份,佩兰10~15份,薏仁10~20份,桑寄生10~20份,车前子10~20份,天花粉10~20份,黄芩10~20份,白术10~20份,玉米须10~20份。

所述降血压中药保健茶,其所述降血压中药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还可以为:香附10~40份,厚朴10~20份,香薷10~20份,钩藤10~20份,白茅根10~20份,茯苓10~20份,丹参10~20份,猪苓10~20份,佩兰10~20份,薏仁10~15份,桑寄生10~15份,车前子10~15份,天花粉10~15份,黄芩10~15份,白术10~15份,玉米须10~15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血压中药保健茶的制备方法,所述降血压中药保健茶的制备步骤包括以下方面:

a.香附的制备;

b.炒好的香附提香;

c.将所述其他原料浸泡乙醇加热提取;

d.再将剩余原料提取的药液浓缩成颗粒剂、粉剂或膏剂;

e.将浓缩的颗粒剂、粉剂或膏剂与制备好的香附混合,灭菌制备成保健茶剂;

所述步骤a中,手工采摘鲜嫩的香附,晾晒,干透;将晾晒好的香附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70-100℃下杀青30-45分钟,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先向下后向上,用力要均匀,当香附颜色开始发黄,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炒好的香附放入提香机中提香30-45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

所述步骤c中,可以取其他原料加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

所述步骤d中,可以将浓缩的浸膏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剂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

所述步骤e中,可以将制好的香附与提炼的其他原料混合,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再提供一种降血压中药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还可以为:可以将剩余原料组份放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再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组份原料药材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减压得浸膏,然后加蜂蜜调和,放入制粒机中制成1-2厘米颗粒剂,浓缩成糊状,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以香附叶片为原料,其中芽叶功效最佳,纯手工采摘,经过古法制茶工艺与中药饮片工艺结合加工而成。本发明汤色碧绿,清香四溢,微苦甘醇。香附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镇静、催眠、抗紧张、抗溃疡、抗疲劳、延长细胞寿命以及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通畅大便,平喘止咳,消痔、减肥、治疗虚症、抑制胆结石形成、防治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抗衰老等多种功效;本发明促进人体脂肪代谢并使之平衡,从而达到降血脂,逆转脂肪肝等养效果,同时对减肥、通便、排毒,促睡眠效果确切。研究表明:香附除了含有香附皂甙外,还含有黄酮类物质,多糖,磷脂,氨基酸,维生素,常量和微量无机元素等活性成份。再加上一些活血化瘀,对脂肪和血清甘油三酯均有明显降低作用的中药材,且能改善微循环, 使人易于接受,达到日常保健的功能,更能较好的达到降糖降压,针对三高人群的日常保健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加强中医药降糖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随着医学由纯生物模式向“社会一生物一心理”模式转化,对糖尿病单纯以生物医学指标评价疗效很不够,应注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糖尿病躯体症状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紊乱所致。中医药着眼于整体调治而降糖,同时可纠正这些功能失调而能改善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见,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由于经济的日益发达,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致使人们过多的热爱享受,不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饮食嗜好,从而引起的疾病。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激烈竞争的工作压力,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使半数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头晕、心慌、乏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失眠、对事无兴趣等,加之,长期的饮食不合理,即:精粮完全取代粗粮,大量的三高(高热、高蛋白、高脂肪)、三多(防腐剂多、增味剂多、激素多)食物的摄入和食物中残留的农药、化肥在体内的存积,再加上空气、水源污染和运动量偏小,这样长期下去会使三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所谓的“现代文明病”急速上升,而且不断年轻化,严重的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糖尿病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是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脂酶活泼性是减低的,因此容易血脂增高。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除糖代谢紊乱外同时还伴脂肪、蛋白质和水、电介质的紊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动员出来,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再一方面2型糖尿病人进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脂类合成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的原因。而肥胖伴高血脂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易诱发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缺陷所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基本特征是血糖增高,长期损害为各种器官的功能障碍和衰竭,包括不断进展的血管性疾病,即视网膜病变、失明、肾病、肾功能衰竭、神经病变伴足部溃疡、截肢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变,还有不断增加的心血管、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的危险。

香附: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薏仁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又是一种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薏米的种仁和根又能入药治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 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近年来,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薏米还是一种抗癌药物,初步鉴定,它对癌症的抑制率可达35%以上。

佩兰解暑化湿,辟秽和中。主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本草经疏》:肺主气,肺气郁结,则上窍闭而下窍不通,胃主纳水谷,胃气郁滞,则水谷不以时化而为痰癖,兰草辛平能散结滞,芬芳能除秽恶,则上来诸证自瘳,大都开胃除恶,清肺消痰,散郁结之圣药也。《要药分剂》:兰草,为消痰除恶、散郁解结之品,《内经》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盖消渴由邪热郁结于胃,兰能除陈气。可知兰草固以荡涤为功,肃清肠胃者也。

白茅根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干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哕逆呕吐,肺热气逆喘满。且甘寒而多脂液,虽降逆而异于苦燥,则又止渴生津,而清涤肺胃肠间之伏热,能疗消谷燥渴。又能通淋闭而治溲血下血,并主妇女血热妄行,崩中淋带。又通利小水,泄热结之水肿,导瘀热之黄疸,皆甘寒通泄之实效。然其甘寒之力,清泄肺胃,尤有专长,凡齿痛龈肿,牙疳口舌诸疮,及肺热郁窒之咽痛腐烂诸证,用以佐使,功效最著,而无流弊。

厚朴苦;辛;性温。脾经;胃经;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厚朴煎剂对蟾蜍离体心脏有抑制作用.厚朴碱注射给药,在低于肌松剂量时即有明显降压作用,该作用不能被抗组胺药所拮抗,静注给药的降压维持时间约为10~15分钟,肌内给药的降压维持时间则可达1小时以上.厚朴花的酊剂水溶物给麻醉猫、兔静注或肌注均有降压作用,并能使心率加快。其他作用:厚朴煎剂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和厚朴酚、厚朴酚对由ADP、DAF和纤维蛋白酶等致聚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ATP释放有显著抑制作用.厚朴的甲醇提取物和厚朴酚对体内二期致癌试验引起的小鼠皮肤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草经疏》: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气血痹死肌者,盖以风寒外邪,伤于阳分,则为寒热头痛;风寒湿入腠理,则气血凝涩而成痹,甚则肌肉不仁,此药辛能散结,苦能澡湿,温热能祛风寒,故悉主之也。《别录》又主温中、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泄痢心烦满者。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纲目》载: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滞下,调经脉。丹参主要成分丹参酮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内凝血等作用,具有活血化痕之功效,并能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利于肝细胞再生。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猪苓、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桑寄生:甘;性平。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本经逢原》: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皆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本草求真》: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人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屡痔而酸感矣。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桔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是一种中药,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主治: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痿。对于治疗糖尿病,常用它与滋阴药配合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本草汇言》: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若肝火之胁胀走注,肾火之骨蒸烦热,或痈疽已溃未溃,而热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黄,而小水若淋若涩,是皆火热郁结所致,惟此剂能开郁结,降痰火,并能治之。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

黄芩: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 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人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渍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黄芩有抗变态反应及抗炎作用:黄芩所含黄芩甙与黄芩素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小肠与离体气管对抗原所产生的过敏性收缩反应,对豚鼠与小鼠的被动全身性变态反应以及豚鼠被动性皮肤变态反应,黄芩甙与黄芩素亦有抑制作用。黄芩有解热作用,多数试验证明,黄芩的有效成份黄芩甙元有解热作用。黄芩有解毒作用,黄芩甙有明显的解毒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在β-葡萄糖醛酸甙酶的作用下,黄芩甙分解出葡萄糖醛酸,并与多种毒物结合所致。黄芩甙10毫克能提高士的宁的LD 50达2.5倍,并且使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增多。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对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型、食管癌(Ecal09)、肉瘤180等有抑制作用。白术内酯B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民。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玉米须也称玉麦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故以该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

香薷味辛甘,性温,无毒。归肺、胃、脾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香薷挥发油对小鼠、大鼠、豚鼠和家兔的离体回肠自发性收缩活性皆有较强的直接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种属的动物的敏感性不同,相比之下,对豚鼠和家兔回肠的抑制作用较强,半数有效量分别为3.6和7.6μg/ml,而对大鼠和小鼠的作用稍弱,半数有效量为14.2和35.1μg/ml。对豚鼠回肠因鸡蛋清所引起的过敏性收缩和氯化钡所致的过敏性收缩均有对抗作用。《本草》云: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钩藤,平肝熄火清热,可用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通、目赤等症。

车前子归肺经;肝经;肾经;膀胱经。功能: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 目;祛痰。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1.利尿作用,正常人内服车前子煎剂10g,有利尿作用,但煎剂总容量及每日入水量均无记载,缺乏严格对照。正常人及家兔服车前草种子煎剂则无明显利尿作用。《药性沦》: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猪苓:入心,脾,胃,肺,肾、经。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为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Grifola umbellataPilat]的菌核。性味平、甘、淡。有利小便,渗湿之功能。近年来发现猪苓有抗癌作用。用于急性肾炎,全身浮肿,水肿,小便不利,热淋,尿急,尿频,尿道痛,口渴,饮水则吐,受暑水泻,黄疸等病症。

具体实施例1:

先将香附炒制,提香。

再将其余原料厚朴,香薷,钩藤,白茅根,茯苓,丹参,猪苓,佩兰,薏仁,桑寄生,车前子,天花粉,黄芩,白术,玉米须,提取,制成膏剂、颗粒剂或粉剂。

两种提取物混合,紫外线杀菌消毒装袋。

具体实施例2:

手工采摘鲜嫩的香附5000g,晾晒,干透;将晾晒好的香附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70-100℃下杀青30-45分钟,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先向下后向上,用力要均匀,当香附颜色开始发黄,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将炒好的香附放入提香机中提香30-45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

再取其他原料厚朴1500g,香薷1500g,钩藤1500g,白茅根1500g,茯苓1500g,丹参1500g,猪苓1500g,佩兰1500g,薏仁1500g,桑寄生1500g,车前子1500g,天花粉1500g,黄芩1500g,白术1500g,玉米须1500g,加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成组分2。将组分1和组分2混合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然后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混合提香的香附,紫外线灭菌,包装即得。

具体实施例3:

手工采摘鲜嫩的香附3800g,晾晒,干透;将晾晒好的香附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70-100℃下杀青30-45分钟,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先向下后向上,用力要均匀,当香附颜色开始发黄,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将炒好的香附放入提香机中提香30-45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取其他原料厚朴1200g,香薷1100g,钩藤1100g,白茅根1200g,茯苓1100g,丹参1200g,猪 苓1200g,佩兰1200g,薏仁1200g,桑寄生1100g,车前子1100g,天花粉1200g,黄芩1200g,白术1200g,玉米须1200g,取原料药洗净晾干,于70℃烘箱中,烘8-12h,取出置于干燥箱内冷却,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将过筛的颗粒物浸泡水中12小时,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粉末置于70-90%乙醇中浸泡1-2小时,在水浴锅内加热到60℃-70℃,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然后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混合提香的香附,紫外线灭菌,包装即得。

具体实施例4:

手工采摘鲜嫩的香附3000g,晾晒,干透;将晾晒好的香附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70-100℃下杀青30-45分钟,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先向下后向上,用力要均匀,当香附颜色开始发黄,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将炒好的香附放入提香机中提香30-45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

再取其他原料厚朴1100g,香薷1100g,钩藤1000g,白茅根1100g,茯苓1100g,丹参1100g,猪苓1200g,佩兰1100g,薏仁1100g,桑寄生1200g,车前子1100g,天花粉1200g,黄芩1100g,白术1100g,玉米须1100g,将剩余原料组份放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再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组份原料药材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1.35(80℃)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减压得浸膏,然后加蜂蜜调和,放入制粒机中制成1-2厘米颗粒剂,浓缩成糊状,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混合提香的香附,紫外线灭菌,包装即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