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鸭体预冷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1401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冷处理工艺,具体是一种鸭体预冷处理工艺,属于禽类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禽类产品在屠宰加工过程中要经过预冷处理,禽类产品在整个预冷过程中,吸水率的高低决定了鸭体肉质的高低,产品吸水率定义为:(预冷后质量-预冷前质量)*100%/预冷前质量,吸水率高则鸭体肉质好,反之鸭体肉质相应比较差。产品吸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预冷时间的长短,吸水的速度则取决于产品与所处环境的温差、预冷水的离子强度、pH值、产品自身因素等,产品吸水率在产品和预冷环境下最终会达到水平衡状态。此时,产品的吸水率为相应条件下的最高值。鸭肉中蛋白质含量约16%-25%,主要是肌球蛋白和肌浆蛋白,肌球蛋白等电点约为5.2-5.5,肌浆蛋白约为6.3,均为偏酸性,此时它们与水的结合能力最弱,表现在产品上就是吸水能力最低。毛鸭经过屠宰后,在进入预冷罐前的加工过程中,细胞由于无氧呼吸作用积累了一定量的酸性物质,使细胞质内pH降低,影响鸭肉蛋白的预冷吸水,从而影响鸭体肉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鸭体预冷处理工艺,能增加鸭体的吸水率,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鸭体预冷处理工艺,该工艺的具体步骤是:

(1)拔净鸭体表面的小毛,并掏出内脏;

(2)第一个灌采用水温为8℃~12℃,有效氯浓度为50ppm的消毒水,倒入盛放鸭体的罐内,使水面覆盖住全部鸭体,浸泡10min~15min后取出;

(3)将取出后的鸭体放入第二个罐内,向其中加入水温为2℃~4℃,有效氯浓度为50ppm的消毒水,浸泡10min~15min后取出;

(4)预冷后的鸭体进行转挂;

(5)待鸭体温度≤10℃进行称重分级包装。

优选地,取出后鸭体温度为5℃~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过程,产品处在最佳吸水效果,使鸭体的肉质好,预冷后鸭体温度≤10℃,提高了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鸭体预冷处理工艺,该工艺的具体步骤是:

(1)拔净鸭体表面的小毛,并掏出内脏;

(2)第一个灌采用水温为8℃~12℃,有效氯浓度为50ppm的消毒水,倒入盛放鸭体的罐内,使水面覆盖住全部鸭体,浸泡10min~15min后取出;

(3)将取出后的鸭体放入第二个罐内,向其中加入水温为2℃~4℃,有效氯浓度为50ppm的消毒水,浸泡10min~15min后取出;

(4)预冷后的鸭体进行转挂;

(5)待鸭体温度≤10℃进行称重分级包装。

优选取出后鸭体温度为5℃~7℃,在这种温度范围处在最佳吸水效果,使鸭体的肉质好,提高了产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