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高温豆粕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189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高温豆粕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发酵高温豆粕中蛋白质含量和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豆粕主要被用作牲畜和家禽的饲料,在畜牧养殖业方面是一种使用量很大的优质蛋白源,并有较平衡的氨基酸组成。但高温豆粕一般都是经高温加工后得到,蛋白变性的现象比较严重,且溶解性能较差。把豆粕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的原料,一方面,影响动物对高温豆粕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高温豆粕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吸收,造成了大量营养资源的浪费,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高温豆粕中还含有一定的胰蛋白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的生长繁殖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高温豆粕中蛋白质含量和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利用微生物在饲用高温豆粕中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积累有益的菌体、酶和中间代谢产物,可有效的去除和降解高温豆粕中的抗营养成分,提高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发酵风味。已有研究微生物发酵高温豆粕可有效提高高温豆粕中粗蛋白含量和降低抗营养因子等其他成分的含量,但是伴随单一菌种发酵不完全、发酵时间长、风味差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高温豆粕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单一菌种发酵不完全、发酵时间长、风味差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高温豆粕工艺条件优化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利用黑曲霉、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及植物乳杆菌混合菌种发酵高温豆粕。黑曲霉分解利用高温豆粕中糖类生长繁殖,与其他菌体共同累积,提高高温豆粕中的蛋白质含量。酿酒酵母发酵产生的醇类和植物乳杆菌发酵产生的乳酸,赋予高温豆粕特殊风味。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碱性蛋白酶可以水解高温豆粕中蛋白质产生氨基酸,提高氨基酸含量。植物乳杆菌发酵产生乳酸可以抑制其他腐败菌的生长。混合菌种可以分解高温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最终得到了含有高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和低量抗营养因子的高温发酵豆粕。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选取黑曲霉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及植物乳杆菌活化作为种子,进行4菌的复合发酵试验,接种比例为2∶2∶1∶1,向料水比为1:1、1:2、1:3、1:4、1:5、1:6和1:7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按接种量7%、9%、11%、13%和15%接入混合菌株的菌液,摇匀后于温度25、28、31、34、37、40和43℃发酵一定时间(50、60、70、80、90、100、110h),需要注意的是发酵过程中要(每隔4h)振摇培养基一次,以使高温豆粕和菌体充分混匀。发酵结束后取适量样品50℃烘干并粉碎,研磨过20目筛,采用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粗蛋白含量,使用GB/T21498-2008中的方法测定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按9%、11%和13%的接种量向固体培养基接入最佳混合菌株的菌液。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固体培养基的料水比为1:3、1:4和1:5。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混合菌体的菌液与高温豆粕混合摇匀后在31、34和37℃培养一定时间。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混合菌体的菌液与高温豆粕混合摇匀后在一定温度培养70、80和90h。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