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豆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6958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豆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豆一词源于日本,是日本发酵食品,源自中国的咸豆豉,但并非中国豆豉,而是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调查指出日本人食用纳豆的历史已超过一千年。纳豆含有非转基因黄豆全部营养(比肉还好),再加发酵后增加的特殊养份,含有皂素,异黄酮,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叶酸,食用纤维,钙,铁,钾,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及100多种以上的种类,维生素K2,二砒啶酸等重要养分,适合长期食用维护健康。

经日本的医学家、生理学家研究得知,大豆的蛋白质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纳豆后,变得可溶并产生氨基酸,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种酵素会由于纳豆菌及关联细菌产生,帮助肠胃消化吸收。纳豆的成分是: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8.17%、碳水化合物6.09%、粗纤维2.2%、灰分1.86%,作为植物性食品,它的粗蛋白、脂肪最丰富。纳豆系高蛋白滋养食品,纳豆中含有的酶,食用后可排除体内部分胆固醇、分解体内酸化型脂质,使异常血压恢复正常。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心脑血管专家须见洋行博士发现了后来被命名为“纳豆激酶”的蛋白质,发现这种物质能溶解血管中的纤维蛋白,可以溶血栓。还有一些实验发现纳豆或纳豆的提取物对于高血压等症状也有一定帮助。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l natto)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

纳豆激酶溶栓机理是:纳豆激酶通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t-PA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直接溶解血栓;同时将人体内的尿激酶原激活为尿激酶,尿激酶与t-PA一同激活纤溶酶原,达到溶解血栓。可见,纳豆激酶在直接溶解已经形成血栓的同时,还能激活增强人体自身的溶栓能力,从而起到持久平稳的溶栓作用。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发现,纳豆激酶还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现有的市场中已经有纳豆提取激酶、纳豆冻干粉上市,但是主要以临床应用为主,存在临床安全性、纳豆激酶以外的有效物质缺失、纳豆激酶活性较低的不足之处,另外,肠溶性的包衣,在胃里不能溶解,主要保护纳豆激酶的活性,纳豆粉可以直接服用,但是易对胃酸造成破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易于吸收、可直接食用、营养全面且纳豆激酶活性高的纳豆食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纳豆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纳豆粒,由片芯和肠溶包衣组成,所述的片芯包括纳豆粉、辅料和水,其中纳豆粉占总重量的百分数为40-50%,所述的纳豆粉为鹰嘴纳豆粉,所述的鹰嘴纳豆粉是以酶活性达到15000U/g的鹰嘴纳豆为原料制成的冻干粉;所述的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取鹰嘴纳豆为原料,加入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在-18℃以下温度预冻后,真空冷冻干燥12—20h,在30℃以下解析干燥粉碎即得冻干粉。

所述的辅料为微晶纤维素。

所述的辅料还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纳豆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配料:称取适量的纳豆粉和辅料;

2)混合制粒:将物料放在混合制粒机中,预混合后,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混合和切割,制成软材,出料,进入下道工序;

3)干燥:将制好的软材均匀地铺在干燥机的料斗中,进行干燥;

4)整粒:开启颗粒机,将干燥后的颗粒投入颗粒机中整粒;

5)成型:使用压片机将整粒后的产品压成纳豆粒片芯;

6)包衣:称取片芯,按照片芯的重量配制包衣混悬液,将片芯投入包衣机中,进行包衣;

7)将包衣后的纳豆粒包装。

优选地,

所述的步骤2)中的预混合速度为100-120r/min,预混合时间为5min;混合和切割速度为1500-1800r/min,时间为5min;

所述的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为50摄氏度,干燥时间为20min,温度降低到35摄氏度时,收料,转入下道工序。

所述的步骤6)的包衣混悬液制备方法如下:以100kg片芯计,称取6kg包衣剂,在搅拌桶中加入54kg的纯化水,搅拌下,慢慢加入包衣剂,继续搅拌制成包衣混悬液。

所述的步骤6)的包衣过程如下:将片芯投入包衣锅中,加热片芯10-15min开启喷枪喷液包衣,喷液结束后继续使包衣锅转动加热干燥5-10min,出料。

本发明的纳豆粒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可以直接食用、营养全面且纳豆激酶活性高;

2)采用冻干鹰嘴纳豆粉作为片芯,可以在保持纳豆激酶活性前提下,兼顾了纳豆菌及发酵液中其它营养成分的保留。

实验证明,将鹰嘴纳豆预冻后制成冻干粉并且进行包衣后的纳豆粒,在-4—0摄氏度存放20天后,纳豆粒中的纳豆激酶的含量,比鹰嘴纳豆未经过预冻就制成冻干粉且包衣的包衣鹰嘴纳豆高10%,比未经包衣的鹰嘴纳豆冻干粉高85%。这表明,将鹰嘴纳豆预冻后制成冻干粉且进行包衣可以减少纳豆激酶的失活。

3)通过在片芯表面的肠溶包衣,能够在pH值在7.0-7.5范围内吸收,有选择性地吸收,纳豆颗粒在进入胃内不易溶解,避免对胃酸造成破环,可以更好地被肠道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鹰嘴纳豆购自江苏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的肠溶包衣剂成分参考中国专利201110103876.5中的包衣剂成分。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纳豆粒,由片芯和包衣组成,片芯的成分及百分含量如下:纳豆粉45%,微晶纤维素47%,水8%。

本实施例的纳豆粉为鹰嘴纳豆粉,制备方法如下:以酶活性达到15000U/g的鹰嘴纳豆为原料制成的冻干粉;所述的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取鹰嘴纳豆为原料,加入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在-18℃以下温度预冻后,真空冷冻干燥12h,在30℃以下解析干燥粉碎即得冻干粉。

本实施例的纳豆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配料:称取适量的纳豆粉和辅料;

2)混合制粒:将物料放在混合制粒机中,预混合后,再加入水,进行混合和切割,制成软材,出料,进入下道工序;

3)干燥:将制好的软材均匀地铺在干燥机的料斗中,进行干燥;

4)整粒:开启颗粒机,将干燥后的颗粒投入颗粒机中整粒;

5)成型:使用压片机将整粒后的产品压成纳豆粒片芯;

6)包衣:称取片芯,按照片芯的重量配制包衣混悬液,将片芯投入包衣机中,进行包衣;

7)将包衣后的纳豆粒包装。

所述的步骤2)中的预混合速度为100r/min,预混合时间为5min;混合和切割速度为1500r/min,时间为5min;

所述的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为50摄氏度,干燥时间为20min,温度降低到35摄氏度时,收料,转入下道工序;

所述的步骤6)的包衣混悬液制备方法如下:以100kg片芯计,称取6kg包衣剂,在搅拌桶中加入54kg的纯化水,搅拌下,慢慢加入包衣剂,继续搅拌制成包衣混悬液。

所述的步骤6)的包衣过程如下:将片芯投入包衣锅中,加热片芯10min开启喷枪喷液包衣,喷液结束后继续使包衣锅转动加热干燥5min,出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纳豆粒,由片芯和包衣组成,片芯的成分及各成分百分含量如下:纳豆粉40%,微晶纤维素4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0%,水8%。

本实施例的纳豆粉为鹰嘴纳豆粉,制备方法如下:以酶活性达到15000U/g的鹰嘴纳豆为原料制成的冻干粉;所述的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取鹰嘴纳豆为原料,加入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在-18℃以下温度预冻后,真空冷冻干燥20h,在30℃以下解析干燥粉碎即得冻干粉。

本实施例的纳豆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配料:称取适量的纳豆粉和辅料;

2)混合制粒:将物料放在混合制粒机中,预混合后,再加入水,进行混合和切割,制成软材,出料,进入下道工序;

3)干燥:将制好的软材均匀地铺在干燥机的料斗中,进行干燥;

4)整粒:开启颗粒机,将干燥后的颗粒投入颗粒机中整粒;

5)成型:使用压片机将整粒后的产品压成纳豆粒片芯;

6)包衣:称取片芯,按照片芯的重量配制包衣混悬液,将片芯投入包衣机中,进行包衣;

7)将包衣后的纳豆粒包装。

所述的步骤2)中的预混合速度为120r/min,预混合时间为5min;混合和切割速度为1800r/min,时间为5min;

所述的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为50摄氏度,干燥时间为20min,温度降低到35摄氏度时,收料,转入下道工序;

所述的步骤6)的包衣混悬液制备方法如下:以100kg片芯计,称取6kg包衣剂,在搅拌桶中加入54kg的纯化水,搅拌下,慢慢加入包衣剂,继续搅拌制成包衣混悬液。

所述的步骤6)的包衣过程如下:将片芯投入包衣锅中,加热片芯12min开启喷枪喷液包衣,喷液结束后继续使包衣锅转动加热干燥8min,出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纳豆粒,由片芯和包衣组成,片芯的成分及各成分百分含量如下:纳豆粉50%,微晶纤维素35%,羧甲基纤维素钠8%,水7%。

本实施例的纳豆粉为鹰嘴纳豆粉,制备方法如下:以酶活性达到15000U/g的鹰嘴纳豆为原料制成的冻干粉;所述的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取鹰嘴纳豆为原料,加入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在-18℃以下温度预冻后,真空冷冻干燥16h,在30℃以下解析干燥粉碎即得冻干粉。

本实施例的纳豆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量配料:称取适量的纳豆粉和辅料;

2)混合制粒:将物料放在混合制粒机中,预混合后,再加入水,进行混合和切割,制成软材,出料,进入下道工序;

3)干燥:将制好的软材均匀地铺在干燥机的料斗中,进行干燥;

4)整粒:开启颗粒机,将干燥后的颗粒投入颗粒机中整粒;

5)成型:使用压片机将整粒后的产品压成纳豆粒片芯;

6)包衣:称取片芯,按照片芯的重量配制包衣混悬液,将片芯投入包衣机中,进行包衣;

7)将包衣后的纳豆粒包装。

所述的步骤2)中的预混合速度为110r/min,预混合时间为5min;混合和切割速度为1650r/min,时间为5min;

所述的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为50摄氏度,干燥时间为20min,温度降低到35摄氏度时,收料,转入下道工序;

所述的步骤6)的包衣混悬液制备方法如下:以100kg片芯计,称取6kg包衣剂,在搅拌桶中加入54kg的纯化水,搅拌下,慢慢加入包衣剂,继续搅拌制成包衣混悬液。

所述的步骤6)的包衣过程如下:将片芯投入包衣锅中,加热片芯15min开启喷枪喷液包衣,喷液结束后继续使包衣锅转动加热干燥10min,出料。

实施例4

检测实施例1-3,发现纳豆粒形态良好,且纳豆激酶活性高。微生物含量少,可以安全食用。

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如下:

4.1感官检测

4.2理化检测

4.3微生物检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