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干(包核杏)物理脱除二氧化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6126阅读:1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杏干(包核杏)物理脱除二氧化硫()的方法属于杏干物理脱硫()技术属蜜饯类食品加工行业技术领域。

二、技术背景

杏干(包核杏)物理脱硫()技术是依据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把杏干中含有的水分气化,使其将固定在杏干内部的经稀释、挥发最终净化的一种技术。蜜饯食品甘草杏是以杏干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加工制成的。杏干物理脱硫()技术属蜜饯类食品加工行业技术。研发目的在于解决长期困扰产业的甘草杏中残留量超出国家标准,无法正常销售的问题,是一项惠及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实用技术。鲜杏果成熟后,果农为保鲜,常采取硫磺熏蒸或硫磺水浸泡的方法进行处理。制成的杏干颜色鲜艳持久、不易生虫霉变,能达到较长的保存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应按国家标准使用硫磺,然而因果农不具备控制熏蒸和浸泡时间和规范使用硫磺的的能力,致使杏干中残留量常超出标准5-10倍。为保证产品的适销性,目前甘草杏加工企业普遍采用此类杏干作为原料,而其现有再加工工艺虽能降低成品含硫量,却无法保证每批产品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确定的0.35g/kg的要求,指标检测数据往往具有较大的浮动性。

从事干果行业的人都清楚地知道,溶于水后残留在杏干中,在制造杏干产品时,如何脱除二氧化硫始终是个难题。脱硫不达标,产品就不能上市场,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为解决杏干(包核杏)残留量超标,将这一问题化解在原料关。经数年研究,本发明成功研发出物理方法脱硫的新技术,解决了杏干(包核杏)生产中脱除二氧化硫()的难题。

三、

技术实现要素:

从事干果行业的人都清楚地知道,溶于水后残留在杏干中,在制造杏干产品时,如何脱除二氧化硫始终是个难题。脱硫不达标,产品就不能上市场,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本发明就是直接能够使干果产品脱除二氧化硫达到国家标准的一种方法。

具体的方法就是利用食品微波烘干设备(脱硫机)以内热方式加热,使杏干内部水分高温气化,其所含的随水蒸气的扩散而挥发至杏干外。此外,受高温作用影响,杏干中所含糖分亦在此过程中得到固化,其他营养成分得以熟化,同时杀灭了残存在杏干表面的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杏干形状也恢复至熏制前的状态。随后,用30℃以下的水浸泡杏干,利用浓度差进一步提取杏干内残留的,达到彻底脱硫。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杏干(包核杏)物理脱除二氧化硫的方法是用30℃以下的水浸泡杏干,利用浓度差进一步提取杏干内残留的,达到彻底脱硫。

所述的一种杏干(包核杏)物理脱除二氧化硫的方法,就是利用食品微波烘干设备(脱硫机)以内热方式加热,使杏干内部水分高温气化,其所含的随水蒸气的扩散而挥发至杏干外,其特征是:在微波内加热的条件下,杏干(包核杏)所含的随水蒸气的扩散而挥发至杏干外;受高温作用影响,杏干中所含糖分亦在此过程中得到固化,其他营养成分得以熟化,同时杀灭了残存在杏干表面的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杏干形状也恢复至熏制前的状态,随后,用30℃以下的水浸泡杏干,利用浓度差进一步脱除杏干内残留的,达到彻底脱硫。

具体的脱硫方法及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料:采用人工分拣或工具分拣,感官大小一致;

第二步:投料,将选好的原料平铺于脱硫机自动带上,每颗杏干之间不能有上下重叠且分布密度要一致,不得疏密不一,原料残留量≥1.13g/kg;

第三步,进料:依据自动带上原料的大小、密度,确定设备进料速度和微波火力大小,进料应均匀;

第四步,微波加热:确定自动带运行速度和微波火力后,启动设备进行加工,并及时通过观察窗监视原料变化,及时关注仪表温度,按需调整,进入设备的每颗杏干在高温作用下释放大量气体,同时体积逐渐膨胀至鲜杏大小;

第五步,出料:原料加工完成后,用中转箱自出料口定量接取,原料自出料口送出时,表面温度应在80℃左右,无焦斑,体积膨胀;

第六步,冷却:经加工后的原料在中转箱中静置至其温度接近室温,原料含水量极少,表面质地坚硬;

第七步,第一次浸泡:将装有冷却完毕的原料的中转箱放入注有清洁自来水的清洗池中浸泡,水面要没过原料约20cm,3小时换1次水,池水排干后需先用自来水冲洗原料,再向池中注水;

第八步,第二次浸泡:将第一次浸泡完成后的原料放入中转箱继续浸泡,水面要没过原料约20cm,3小时换1次水,池水排干后需先用自来水冲洗原料,再向池中注水,浸泡前先对原料进行抽检,如含硫量合格,则不进行该步骤;

第九步,第三次浸泡:将第二次浸泡完成后的原料放入中转箱继续浸泡,水面要没过原料约20cm,3小时换1次水,池水排干后需先用自来水冲洗原料,再向池中注水,6小时后取出部分浸泡后的原料,经清洗后进行检测,根据前期实验数据,此时原料含硫量可保持在0.04-0.35g/kg之间;浸泡前先对原料进行抽检,如含硫量合格,则不进行该步骤;

第十步,烘干:原料浸泡阶段结束后,放入脱硫机烘干,脱硫工作至此完成,及时观察原料变化,适时调整微波火力,避免原料出现焦斑,干湿度应满足后续甘草杏制作过程的需要。

经过上述十个步骤的脱硫后被脱硫的杏干(包核杏)即可达到国家规定的可食用脱硫标准。产品合格出厂。

对上述脱硫步骤名称、操作规程、操做标准、检验结果的具体内容列表。见表1-1、表1-2所示。

表1-1

表1-2

本发明所述的杏干(包核杏)物理脱除二氧硫方法有以下特点:

(一)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健康无害,成本极低;

(二)杏干中糖分得到充分固化,不易在随后的甘草杏加工中流失;

(三)高温熟化后的杏干营养物质性质较为稳定,且食用口感较处理前更佳;

(四)微波加热可起到杀菌作用,使菌落总数也达到国家标准;

(五)提高甘草杏加工中的机械化程度,降低成本及能耗;

(六)优化传统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七)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八)提高甘草杏产品质量,有效确保食品安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杏干(包核杏)物理脱除二氧硫的方法的流程图

按照流程图即可实现物理脱除二氧硫,并达到国家食品企业生产要求。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杏干(包核杏)物理脱除二氧硫的方法,是干果生产中的使用技术方法,要实现干果的脱硫,并达到国家食品标准,本发明即可达到脱硫的目标。

具体的脱硫方法步骤可采用以下的是个步骤即可达到脱硫标准。

具体的脱硫方法及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料:采用人工分拣或工具分拣,感官大小一致;

第二步:投料,将选好的原料平铺于脱硫机自动带上,每颗杏干之间不能有上下重叠且分布密度要一致,不得疏密不一,原料残留量≥1.13g/kg;

第三步,进料:依据自动带上原料的大小、密度,确定设备进料速度和微波火力大小,进料应均匀;

第四步,微波加热:确定自动带运行速度和微波火力后,启动设备进行加工,并及时通过观察窗监视原料变化,及时关注仪表温度,按需调整,进入设备的每颗杏干在高温作用下释放大量气体,同时体积逐渐膨胀至鲜杏大小;

第五步,出料:原料加工完成后,用中转箱自出料口定量接取,原料自出料口送出时,表面温度应在80℃左右,无焦斑,体积膨胀;

第六步,冷却:经加工后的原料在中转箱中静置至其温度接近室温,原料含水量极少,表面质地坚硬;

第七步,第一次浸泡:将装有冷却完毕的原料的中转箱放入注有清洁自来水的清洗池中浸泡,水面要没过原料约20cm,3小时换1次水,池水排干后需先用自来水冲洗原料,再向池中注水;

第八步,第二次浸泡:将第一次浸泡完成后的原料放入中转箱继续浸泡,水面要没过原料约20cm,3小时换1次水,池水排干后需先用自来水冲洗原料,再向池中注水,浸泡前先对原料进行抽检,如含硫量合格,则不进行该步骤;

第九步,第三次浸泡:将第二次浸泡完成后的原料放入中转箱继续浸泡,水面要没过原料约20cm,3小时换1次水,池水排干后需先用自来水冲洗原料,再向池中注水,6小时后取出部分浸泡后的原料,经清洗后进行检测,根据前期实验数据,此时原料含硫量可保持在0.04-0.35g/kg之间;浸泡前先对原料进行抽检,如含硫量合格,则不进行该步骤;

第十步,烘干:原料浸泡阶段结束后,放入脱硫机烘干,脱硫工作至此完成,及时观察原料变化,适时调整微波火力,避免原料出现焦斑,干湿度应满足后续甘草杏制作过程的需要。

经过上述十个步骤的脱硫后被脱硫的杏干(包核杏)即可达到国家规定的可食用脱硫标准。产品合格出厂。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杏干(包核杏)物理脱除二氧硫的方法的实用性和可实现性。

实施例一:

杏干最大直径≦3cm的,为小杏干,选料以此为标准。传送带上投料密度大约6-8颗/d㎡,颗粒之间要有距离。进入加热前1/3段,杏干内部温度逐渐升高。进入中段,杏干中水分气化大量排出,体积膨大,形似鲜杏果。进入后1/3段,蒸气量减少。出料口杏干表面温度应在75-85℃之间。由于小杏干果肉薄,要观察在加热区前1/3段出现蒸气排出。如出现说明火力太大,要及时调整。否则会焦糊。冷却非常重要,一定要使杏干降至常温,冷却时间越长越好,杏干变硬。洗净经冷却的杏干后,定量装入网状中转箱中一起入池叠放浸泡。最上面要加空箱封住,保证杏干全部没入水中。下午4点入池,晚上7点换水。放干池水,保持放水闸处于开启状态,从箱顶向下冲水,待水色澄清时,关闭放水闸,注满水进行第二次浸泡,晚上10-12点换第二次水,工序同第一次。加满水浸泡到次日早上6-8点,放水冲洗后检验合格。杏干出池后直接进入烘干机,烘至下道工序需要的干度。

实施例二:

杏干最大直径≧3cm的为大杏干。传送带上的投料密度4-6颗/d㎡,要求颗粒之间的距离大约3cm左右,进入加热区前1/2段,杏干内部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水分气化,到后1/2段时气化后的水蒸气大量排出。杏干膨胀,出加热区时形状和鲜果相似,表面温度在75-80℃之间。冷却、浸泡过程和小杏干的流程相同。

下面对脱硫设备还要提出一些必须做好的要求:1、脱硫设备需设置在通风良好的或安装有通风换气装置的厂房;2、浸泡池和脱硫设备可不在同一厂房,但须确保投料出料方便,设计合理。

其他操作主要事项:1、操作人员须在设备仪表的帮助下,实时观察杏干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度,确保不出现焦糊现象;2、杏干浸泡过程中不可反复搅动,否则会对其品相造成破坏;3、设备进料时,应保持一定密度,不可疏密不均;、切实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有益效果

经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的检验,2016年4月11日送交的原料杏干残留量为1.13g/kg。2016年6月4日,经相同机构检测的采用物理脱硫法处理后的同一批次原料杏干,其残留量为0.04g/kg,大大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同时经试生产,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甘草杏加工企业在采用此技术后,可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高质量产品,可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可推动杏及杏制品加工行业稳定有序发展;消费者可食用到健康、放心的杏产品,从而可有效地维护食品卫生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