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4333阅读:1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肉牛、奶牛)、羊(肉羊、奶羊)的养殖过程中,对于不同养殖对象和养殖阶段,饲料是以粗饲料和精饲料按不同的比例及配方混合而成的。粗饲料以秸秆、牧草为主;精饲料以玉米、豆粕、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能够大大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显得尤为重要。

牛、羊为反刍动物,饲料进入消化系统首先到达瘤胃,而瘤胃是一个偏酸的环境,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主要作用是降解饲料中的粗纤维。精饲料进入瘤胃后许多成分在偏酸微生物环境下被分解,一部分营养成分被破坏,甚至产生损害健康的成分,如氨等,导致“酸中毒”现象。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饲料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及制备方法,制得的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营养均衡,能有效防止酸中毒,与相同配方的粉状饲料相比,平均日增重可提高24%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玉米26-28份、麦麸4-6份、豆粕3.5-4.5份、棉籽粕3.6-4.4份、喷浆玉米皮3.5-4.5份、DDGS 2.8-3.2份、育肥羊预混料4-6份、秸秆33-35份、苜蓿草7-9份、次粉5.5-6.5份;

所述的秸秆为玉米或小麦的秸秆。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

玉米27%、麦麸5%、豆粕4%、棉籽粕4%、喷浆玉米皮4%、DDGS 3%、育肥羊预混料5%、秸秆34%、苜蓿草8%、次粉6%;

所述的秸秆为玉米或小麦的秸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原料混合机中,将玉米、麦麸、豆粕、棉籽粕、喷浆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预混料一起粉碎至0.9-1.1mm,然后加入40%的次粉,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内核原料;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内核原料送至内核成型机中,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13-18%,然后制粒,得到内核;

步骤(3),在第二原料混合机中,将秸秆和苜蓿草一起粉碎至2-4mm,然后加入60%的次粉,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外冠原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外冠原料送至外冠成型机中,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16-20%,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内核,对内核进行外冠的包裹成型,得到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

本发明将饲料的原料按照是否需要酸解分为防止作用类和需要作用类,其中玉米、麦麸、豆粕、棉籽粕、喷浆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预混料属于防止作用类,秸秆和苜蓿草属于需要作用类。防止作用类原料的主要成分为粗纤维;需要作用类原料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粗蛋白。

本发明制作成以“防止作用类原料”制成“内核”,以“需要作用类原料”制成“外冠”,得到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内核的成分为不宜酸解成分,外冠的成分是需要酸解的成分。本发明制得的饲料颗粒大小及形状可根据养殖对象进行常规的调整。

在反刍动物咀嚼过程,颗粒变为碎粒时,同样起到了减小内核成分的接触面、缩短接触时间的作用,如图2。图2中是放大后的咀嚼后碎粒,其中黑色部分为内核成分,白色部分为外冠成分。由此可见,内核成分的可接触面减小了。

以球形颗粒为例说明“全日粮夹心颗粒”的几何尺寸计算:

假设:

全日粮中“防止作用类原料”占总量的比例为:v (饲料配方决定)

全日粮中“防止作用类原料”的比重为:q (固定值)

全日粮中“需要作用类原料”的比重为:p (固定值)

全日粮夹心颗粒的半径为:R(根据养殖对象由成型设备决定)

全日粮夹心颗粒的内核半径为:r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决定)

内核半径的参考计算公式r=

其中,比例是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百分比;比重是相对密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缩短“防止作用类原料”在瘤胃中与偏酸微生物环境的接触,尽量完整的保持这些成分进入消化系统的下一阶段得到利用,同时,增加“需要作用类原料”与偏酸微生物环境的接触,这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增进动物健康。其中,养殖成本降低了12-20%,饲料利用率提高了10-22%;

(2)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制得的饲料能有效防止酸中毒,与相同配方的粉状饲料相比,平均日增重可提高24%左右;

(3)本发明饲料在瘤胃停留和反刍过程中减少了内核与偏酸微生物环境接触的机会,缓解了淀粉/粗蛋白成分在瘤胃偏酸微生物环境中被分解的现象,减少了瘤胃酸中毒危害,提高“防止作用类原料”通过瘤胃的比例,从而达到了提高精饲料消化利用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咀嚼本发明饲料后碎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其中,S1为控制柜、S2为第一原料混合机、S3为内核成型机、S4为第二原料混合机、S5为外冠成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所有原料均为常规市购产品。

本发明所用到的成型机的厂家和型号没有具体要求,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目的即可。

本发明的百分号如果没有特殊限制,均为质量百分数。

实施例1

一种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玉米26份、麦麸4份、豆粕3.5份、棉籽粕3.6份、喷浆玉米皮3.5份、DDGS 2.8份、育肥羊预混料4份、秸秆33份、苜蓿草7份、次粉5.5份;

所述的秸秆为玉米或小麦的秸秆。

所述的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原料混合机中,将玉米、麦麸、豆粕、棉籽粕、喷浆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预混料一起粉碎至0.9-1.1mm,然后加入40%的次粉,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内核原料;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内核原料送至内核成型机中,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13%,然后制粒,得到内核;

步骤(3),在第二原料混合机中,将秸秆和苜蓿草一起粉碎至2-4mm,然后加入60%的次粉,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外冠原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外冠原料送至外冠成型机中,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16%,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内核,对内核进行外冠的包裹成型,得到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

实施例2

一种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玉米28份、麦麸6份、豆粕4.5份、棉籽粕4.4份、喷浆玉米皮4.5份、DDGS 3.2份、育肥羊预混料6份、秸秆35份、苜蓿草9份、次粉6.5份;

所述的秸秆为玉米或小麦的秸秆。

所述的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原料混合机中,将玉米、麦麸、豆粕、棉籽粕、喷浆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预混料一起粉碎至0.9-1.1mm,然后加入40%的次粉,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内核原料;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内核原料送至内核成型机中,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18%,然后制粒,得到内核;

步骤(3),在第二原料混合机中,将秸秆和苜蓿草一起粉碎至2-4mm,然后加入60%的次粉,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外冠原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外冠原料送至外冠成型机中,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20%,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内核,对内核进行外冠的包裹成型,得到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

实施例3

一种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玉米27%、麦麸5%、豆粕4%、棉籽粕4%、喷浆玉米皮4%、DDGS 3%、育肥羊预混料5%、秸秆34%、苜蓿草8%、次粉6%,总计100%;

所述的秸秆为玉米或小麦的秸秆。

所述的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原料混合机中,将玉米、麦麸、豆粕、棉籽粕、喷浆玉米皮、DDGS和育肥羊预混料一起粉碎至0.9-1.1mm,然后加入40%的次粉,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内核原料;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内核原料送至内核成型机中,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14-17%,然后制粒,得到内核;

步骤(3),在第二原料混合机中,将秸秆和苜蓿草一起粉碎至2-4mm,然后加入60%的次粉,混合均匀后,即得到外冠原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外冠原料送至外冠成型机中,加水调节至含水量为17-19%,然后加入步骤(2)得到的内核,对内核进行外冠的包裹成型,得到反刍动物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

本实施例制备的设备及流程图如图3所示,第一原料混合机S2、内核成型机S3、外冠成型机S5依次相连;内核成型机S3还与第二原料混合机S4相连;

控制柜S1分别与第一原料混合机S2、第二原料混合机S4、内核成型机S3、外冠成型机S5相连,用于控制第一原料混合机S2、第二原料混合机S4、内核成型机S3、外冠成型机S5的工作,即给料、颗粒的尺寸计算和成型;

内核成型机S3在制备内核时,转体倾角调整和转体转速整定在18转/分-22转/分。倾角为0-90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调整。

外冠成型机S5制粒时转体倾角调整和转体转速整定在12转/分-16转/分。倾角为0-90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调整。

对比实验及检测数据

选取了体重相近的20只小尾寒羊羔羊进行了为期37天的饲喂对比试验,其中调整适应期7天,试验期30天。试验采用全舍饲,日粮总量按每组体重的3.4%配给,(对照组体重合计197.4公斤;试验组体重合计197.6公斤)。每日日饲喂两次(早7:00;下午5:00),每次加料3.9公斤。试验组与对照组饲料配方相同,但是试验组为本发明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对照组是将原料粉碎成粉状的粉状饲料。

详细配方见表1。

表1

对照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试验结果看出,相同日粮饲料配方采用“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工艺制作的饲料喂饲平均日增重达236克,采用传统粉碎混合方法加工的饲料喂饲平均日增重仅达190克。“夹心颗粒全日粮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明显提高差异P<0.0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