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莓鲜果采后处理和物流保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1736阅读:15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鲜果保鲜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树莓鲜果采后处理和物流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树莓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聚合浆果,果实色泽艳丽、风味独特,且富含花青素、黄酮、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营养价值。但由于树莓果皮极薄,组织娇嫩,易受机械损伤和病原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故一般条件下很难贮藏运输。在常温条件下货架期只有1~2d,致使树莓鲜果上市期短,不耐长途运输,限制了销售范围和销售量。目前,国内对于树莓采后处理和贮藏保鲜的有效方法还比较少,且难以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简便的树莓采后处理、贮藏、物流方法,有利于提高树莓鲜果的贮藏期和采后品质。预冷是现代果蔬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冷链流通的首要环节,它可以迅速去除果蔬的热量,减缓组织的新陈代谢及品质的变化速度,果蔬在贮藏前及时预冷能够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冷风预冷是利用制冷空气对果蔬进行冷却的一种冷藏辅助技术,具有简单可行、费用低、降温快等特点。冷风预冷对维持甜菜、黄瓜和大蒜等果蔬贮藏期间的品质已显现出很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果实的腐烂、提高贮藏时间。近年来,在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集约经营模式的影响下,冷风预冷因其适应性广、投资和运转费用少,易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较为实用、有效的预冷方法。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莓鲜果采后处理和物流保鲜方法,解决树莓果实在采后物流过程中易发生腐烂变质的问题,延长树莓鲜果的贮藏期,提高货架期的品质。一种树莓鲜果采后处理和物流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树莓果实于八成熟期采收,果实呈鲜红色、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果实;2)树莓果实采收后在产地进行压差预冷,压差预冷过程中树莓果实装入塑料盒中,使得树莓果实中心温度达到10℃以下;3)使用高阻隔PE塑料薄膜搭建塑料帐,将装有树莓的塑料盒组放入塑料帐内,采用1-甲基环丙烯进行熏蒸处理;4)熏蒸处理结束后打开塑料帐,置于0.5℃冷库中通风降温处理6h,将降温处理后的树莓鲜果重新挑选分装至塑料盒中,塑料盒套纳米二氧化钛保鲜袋,随后采用外抽式真空包装机进行封口;5)将分装封口后的树莓果实和生物冰袋一同放入泡沫箱内后立即封盖,其中,树莓果实与生物冰袋质量比为2:1;然后用封口胶缠绕盖口,随后进行快递物流。步骤2)中,所述的压差预冷条件为:送风温度为0-4℃,风速为0.4-0.8m/s,预冷时间为3-4h。步骤2)中,所述的每个塑料盒中树莓重10kg,堆码三层后进行压差预冷。步骤3)中,所述的高阻隔PE塑料薄膜厚度为0.04mm;所述的塑料帐体积大小为3立方米。步骤3)中,所述熏蒸处理的条件为:处理浓度为1-2μL/L,环境温度保持在25±1℃,熏蒸处理6h,处理方式为气体熏蒸处理。步骤4)中,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保鲜袋以低密度聚乙烯为基础材料,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纳米二氧化钛保鲜袋的单层厚度0.03mm。发明原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lclopropene,1-MCP)是乙烯受体抑制剂,它可以阻断乙烯与受体蛋白结合,抑制乙烯诱导果实成熟和衰老,1-MCP能够抑制果实采后呼吸作用并降低乙烯释放,对于抑制果蔬采后软化、糖酸含量下降具有较好的作用;纳米包装材料通常是指将纳米级粒子(包括纳米金属、金属氧化物、无机聚合物等)分散在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中而形成的复合材料;纳米二氧化钛是新型的无机纳米抗菌材料,添加在低聚乙烯(LDPE)薄膜中能制成具有较好拉伸特性和强度的纳米薄膜包装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具有增强薄膜材料的透气性、透湿性、稳定性等,还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并且能在紫外照射下分解乙烯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减少果蔬在贮藏运输过程中过多乙烯的生成。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树莓鲜果采后处理和物流保鲜方法,通过高效、安全、简便的树莓果实产地压差预冷,1-MCP处理、采后分装、纳米负压包装综合物流保鲜技术,解决树莓果实在采后物流过程中易发生腐烂变质的问题以延长树莓鲜果的贮藏期,提高货架期的品质;在物流开箱后保鲜处理树莓总酚含量和货架数天后的树莓总酚含量均提高显著,保鲜处理能延缓树莓果实酚类物质的下降,对保持树莓鲜果较好的营养品质有明显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一种树莓鲜果采后处理和物流保鲜方法,是树莓鲜果采后处理、物流保鲜、包装运输综合保鲜技术,包括树莓鲜果采收后产地预冷、1-MCP处理、分级包装、物流运输等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树莓果实于八成熟期采收,果实呈鲜红色、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果实;2)树莓果实采收后在产地进行压差预冷,送风温度为0-4℃,风速为0.4-0.8m/s,预冷时间为3-4h,使得树莓果实中心温度达到10℃以下,压差预冷过程中树莓果实装入PET塑料盒中,每盒10kg,堆码以三层为宜;3)使用高阻隔PE塑料薄膜(厚度:0.04mm)搭建塑料帐(体积大小为3立方米),将装有树莓的塑料盒组放入帐内,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处理,处理浓度为1.0-2.0μL/L,环境温度保持在25±1℃,熏蒸处理6h,处理方式为气体熏蒸处理;4)熏蒸处理结束后打开塑料帐,置于0.5℃冷库中通风降温6h,将各处理后的树莓鲜果挑选分装至PET塑料盒中,每盒2.5kg,塑料盒套纳米二氧化钛保鲜袋,纳米保鲜袋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础材料,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单层厚度0.03mm,随后采用外抽式真空包装机进行封口;5)将分装好的树莓果实放入泡沫箱内,树莓鲜果与生物冰袋质量比为2:1,装入泡沫箱并立即封盖,然后用封口胶缠绕盖口3圈,随后进行快递物流。实施例1供试树莓品种为八成熟的“Heritage”,采自江苏省溧水白马镇。采收后当天立刻运回实验室,摊凉,并选择大小、成熟度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果实,待用。将挑选好的树莓果实按上述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其中1-MCP熏蒸处理浓度为1.0μL/L。随后对果实腐烂指数和主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表1结果显示,树莓果蔬物流开箱后,对照果实腐烂率超过15%,而采用预冷、1-MCP熏蒸处理复合纳米保鲜袋包装的树莓果实腐烂仅为6.56%。随后对树莓果实的货架评定中,货架期4天时,对照果实腐烂率超过45%,已经基本失去商品价值,而保鲜处理组的腐烂率仅仅有23.36%。说明保鲜处理能很好抑制树莓果实物流过程和货架期间的腐烂发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表2结果表明,树莓果实在贮藏物流和货架期间总酚含量逐渐下降,保鲜处理可有效保持较高的总酚含量,抑制总酚含量的下降。在物流开箱后保鲜处理树莓总酚含量为365.2mg/100gFW,高于对照果实27.5%;货架4天后保鲜处理树莓总酚含量为273.4mg/100gFW,高于对照果实46.5%。这说明保鲜处理能延缓树莓果实酚类物质的下降,对保持树莓鲜果较好的营养品质有明显效果。表1保鲜处理对树莓果实腐烂率(%)的影响处理物流开箱后货架2天货架4天对照15.6±1.5a23.5±1.6a46.8±2.5a保鲜处理6.5±0.8b10.2±0.7b23.3±1.2b表2保鲜处理对树莓果实总酚含量(mg/100gFW)的影响处理物流开箱后货架2天货架4天对照286.5±12.6b205.3±10.2b186.6±15.5b保鲜处理365.2±14.5a312.6±8.5a273.4±12.3a实施例2供试树莓品种为八成熟的“Heritage”,采自江苏省溧水白马镇。采收后当天立刻运回实验室,摊凉,并选择大小、成熟度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果实,待用。将挑选好的树莓果实按上述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其中1-MCP熏蒸处理浓度为2.0μL/L。随后对果实腐烂指数和主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表3、4结果显示,保鲜处理能很好抑制树莓果实物流过程和货架期间的腐烂发生,延缓树莓果实酚类物质的下降,对保持树莓鲜果较好的营养品质和商品性有明显效果。表3保鲜处理对树莓果实腐烂率(%)的影响表4保鲜处理对树莓果实总酚含量(mg/100gFW)的影响处理物流开箱后货架2天货架4天对照278.6±10.3b200.8±12.2b173.4±12.6b保鲜处理322.3±8.5a286.2±10.3a250.3±6.5a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