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果紫苏速溶茶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982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雪莲果紫苏速溶茶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饮料种类繁多,如碳酸饮料、果汁、水果茶、花茶、咖啡、牛奶、豆浆等,这些饮料因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不同的功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大豆加工得到的豆浆是我国人们的传统食品,它集人体必需的高蛋白、必需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为一体。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对生活饮食要求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制作方法比较复杂,工序较多,而且现有的高保健饮品导致了制作时间较长,跟即食产品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影响了饮品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雪莲果含丰富的带有甜味的低聚果糖,人体内没有酶可以水解这种碳水化合物,因此难以被人吸收,糖尿病患者亦可使用。雪莲果富含人体所需的20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寡糖含量最高,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雪莲果帮助消化,调理和改善消化系统的不良状况。因雪莲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所有植物含量最高的果寡糖,所以能显著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不仅能消除便秘,还可防治下痢,是肠胃道疾病的克星。雪莲果调理血液,能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等也有一定疗效。雪莲果具有清肝解毒,降火降血压的功效,是有效的防治面痘、暗疮,养颜美容的天然保健品。雪莲果另含有20种氨基酸和钙、铁、钾、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强身健体的功效。雪莲果能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可减少或避免结石症的发生。紫苏常做食用香料,用于鱼类,贝类烹饪除腥,干炒鳝鱼、贝类、鸡鸭等荤菜时加入少许做香料。本植物在我国栽培极广,供药用和香料用。入药部分以茎叶及子实为主,叶为发汗、镇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剂,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鱼蟹中毒之腹痛呕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气安胎之功;子能镇咳、祛痰、平喘、发散精神之沉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配制一种雪莲果紫苏速溶茶饮,富含氨基酸和各种微量元素,有利人体健康,口味独特。一种雪莲果紫苏速溶茶饮,其配方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绿茶粉10-15份、雪莲果浓缩干粉10-20份,紫苏浓缩干粉10-15份,板栗粉12-15份、豆粉20-30份、黄精5-15份、枸杞10-20份、葛根10-20份、红薯粉10-15份、海苔粉5-7份、菜汁5-7份、牛奶粉5-7份、植脂末3-5份、紫米3-5份、果味粉2-4份、茯苓粉2-3份、白砂糖5-10份、食品添加剂0.4-0.6份。本茶饮具有清肝解毒、降火降血压的功效,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等也有一定疗效,同时具有芳香性,健胃利尿,有镇痛、镇静、解毒作用,可治感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雪莲果紫苏速溶茶饮,其配方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绿茶粉10-15份、雪莲果浓缩干粉10-20份,紫苏浓缩干粉10-15份,板栗粉12-15份、豆粉20-30份、黄精5-15份、枸杞10-20份、葛根10-20份、红薯粉10-15份、海苔粉5-7份、菜汁5-7份、牛奶粉5-7份、植脂末3-5份、紫米3-5份、果味粉2-4份、茯苓粉2-3份、白砂糖5-10份、食品添加剂0.4-0.6份。

实施例2:一种雪莲果紫苏速溶茶饮,其配方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绿茶粉10份、雪莲果浓缩干粉10份,紫苏浓缩干粉10份,板栗粉12份、豆粉20份、黄精5份、枸杞10份、葛根10份、红薯粉10份、海苔粉5份、菜汁5份、牛奶粉5份、植脂末3份、紫米3份、果味粉2份、茯苓粉2份、白砂糖5份、食品添加剂0.4份。

实施例3:一种雪莲果紫苏速溶茶饮,其配方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绿茶粉15份、雪莲果浓缩干粉20份,紫苏浓缩干粉15份,板栗粉15份、豆粉30份、黄精15份、枸杞20份、葛根20份、红薯粉15份、海苔粉7份、菜汁7份、牛奶粉7份、植脂末5份、紫米5份、果味粉4份、茯苓粉3份、白砂糖10份、食品添加剂0.6份。

实施例4:一种雪莲果紫苏速溶茶饮,其配方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绿茶粉11份、雪莲果浓缩干粉15份,紫苏浓缩干粉12份,板栗粉13份、豆粉25份、黄精10份、枸杞15份、葛根15份、红薯粉12份、海苔粉6份、菜汁6份、牛奶粉6份、植脂末5份、紫米4份、果味粉3份、茯苓粉3份、白砂糖10份、食品添加剂0.5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雪莲果紫苏速溶茶饮,其配方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绿茶粉10‑15份、雪莲果浓缩干粉10‑20份,紫苏浓缩干粉10‑15份,板栗粉12‑15份、豆粉20‑30份、黄精5‑15份、枸杞10‑20份、葛根10‑20份、红薯粉10‑15份、海苔粉5‑7份、菜汁5‑7份、牛奶粉5‑7份、植脂末3‑5份、紫米3‑5份、果味粉2‑4份、茯苓粉2‑3份、白砂糖5‑10份、食品添加剂0.4‑0.6份。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长市地震办公室
技术研发日:2016.09.30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