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汁腐竹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757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竹汁腐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豆去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揭竹→干燥→包装;

选豆去皮:选择颗粒饱满的大豆,筛去灰尘杂质,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

浸泡:用去离子水清洗3~4次,以大豆: 竹汁=1:5的比例浸泡,温度控制在32-28℃之间,浸泡时间为6-8小时;

磨浆过滤:首先将浸泡好的大豆进行一次磨浆,并由注水管向磨浆机中注入竹汁,竹汁量为大豆质量的6~8倍,将一次磨出的豆浆送入离心分离机进行渣浆分离,分离出的豆浆直接送入胶体磨精磨,分离出的初豆渣送入磨浆机二次研磨,二次研磨注入竹汁量为大豆质量的4~5倍,再次分离出的豆浆也送入胶体磨同时进行精磨,合并两次精磨得到的豆浆;

煮浆:将合并两次精磨得到的豆浆由管道注入加热槽内,加热槽的两边为电极板,豆浆流动过程中被不断加热,加热到100~108℃,浆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筛床,再进行1次熟浆过滤,除去杂质;

揭竹: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 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用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干燥:用远红外干燥设备对腐竹进行干燥处理;

包装:经过干燥后的腐竹按色泽,长短,质量分级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汁腐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汁是从龟甲竹、淡竹、人面竹、毛竹、佛肚竹、大佛肚竹、湘妃竹、刚竹、绿竹、刺竹、麻竹、箭竹或玉边竹的活体中提取,提取后经过过滤净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汁腐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浆过滤步骤中,磨浆时注入竹汁的温度控制在55~6O℃,豆渣分离采用连续工作的卧式离心机,其过滤网先粗后细,第一级分离用8O目过滤网,后级分离采用100 目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汁腐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由厚15mm的聚丙烯板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汁腐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煮浆过程中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消泡剂,每千克豆浆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8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汁腐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干燥设备为封闭式干燥设备,包括输送轨道、鼓风机、供热设备、排污管和干燥室,干燥时,需干燥的腐竹由输送轨道进入干燥室,热能由供热设备经调节阀进入干燥室加热,热气和湿气由鼓风机抽出循环,湿蒸汽由鼓风机放空管线向外排放,部分热气由鼓风机出口再进入系统循环,形成的冷凝水由排污管排出;干燥室内设置红外涂料,红外涂料由于受到鼓风机向外抽风使系统内形成负压,将腐竹表面的水膜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竹汁腐竹的生产方法得到的竹汁腐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