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809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饲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
背景技术
:鸡禽的养殖过程中,常因患各种疾病导致鸡禽死亡,这救治不及,则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鸡包涵体肝炎为例,主要特征是幼鸡群死亡率突然增高,病鸡严重贫血,肝肿大、出血和坏死。可见肝细胞核内有包涵体。该病又称贫血综合征。其是由鸡腺病毒所引起,以肝脏出血,严重贫血,黄疸,肌肉出血和死亡率突然增高,并在肝细胞中形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传染病。病原特性鸡包涵体肝炎的病原是腺病毒科的I群禽腺病毒。病毒粒子无囊膜,直径为70—90纳米,核酸为双股DNA。病毒在核内复制,产生嗜碱性包涵体。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5%乙醇有抵抗力,易感动物只有鸡易感,肉鸡多发。发病年龄多发生在3~7周龄的肉鸡,蛋鸡也偶有发生。传染源病鸡、带毒鸡。病毒通过粪便、气管和鼻排出病毒而感染健康鸡。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眼结膜感染,也可通过种蛋传染给下一代。以春夏两季发生较多。发病率可高达100%,而死亡率从2%到10%不等,有时可达30%~40%。目前对鸡包涵体肝炎尚无十分有效疗法,因此,养殖过程中多以预防为主。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米糠82-88、高粱95-98、鱼骨粉20-26、麦麸32-45、玉米粉24-34、砭石粉0.5-0.8、磷酸氢钙1-4、葡萄籽油5-7、植物发酵物15-17、复合维生素1-3、复合氨基酸1-4、食盐1-5;所述植物发酵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茶树嫩叶20、葎草16、节节草13、梧桐叶14、白晶菊8。进一步的,所述鱼骨粉由鲫鱼头骨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玉米粉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玉米在质量浓度为1.32%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2.5天,然后进行曝晒至含水量低于10%,在低温干燥无光的环境下储藏1年,然后进行研磨制成玉米粉。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维生素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以下的成分组成:维生素A8.5%、维生素D2.3%、维生素E6.7%、维生素B12.8%、维生素B21.6%、维生素B61.2%、维生素B120.47%、维生素K31.3%,余量为通用载体。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以下的成分组成:丙氨酸9.3%、谷氨酸5.5%、甲硫氨酸8.7%、色氨酸4.6%、亮氨酸5.4%、苯丙氨酸7.7%、苏氨酸6.3%,余量为通用载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茶树嫩叶、葎草、节节草、梧桐叶、白晶菊采用质量浓度为1.35%的碳酸氢钠溶液在34℃下浸泡2小时后,过滤,然后混合粉碎至120目,加入茶树嫩叶重量3倍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复合酶,置于37℃下恒温酶解6小时,得酶解浆,再加入酵母菌,混合均匀,于47℃恒温发酵6小时,得发酵浆,将发酵浆进行干燥至含水量至15%,即得所需植物发酵物。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酶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纤维素酶13、淀粉酶5、半纤维素酶6、果胶酶1;复合酶添加量为茶树嫩叶质量的0.14%。进一步的,所述酵母菌为啤酒酵母与茶酵母按3:1质量比例混合而成,酵母菌添加量为茶树嫩叶质量的5%。进一步的,所述的砭石粉粒度为250目。本发明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各成分按各自重量份搅拌混合后放入成型机中,制成颗粒状,放入烘干设备中烘干,得到成型饲料。本发明饲料每天饲喂肉鸡三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各原料组分均无任何毒副作用,且通过合理搭配使其营养丰富且适口性好,有效的提高了肉鸡的喂食质量,有利于促进肉鸡的生长,在饲料中通过各成分之间的混配使用,不仅可以增加饲料的口感与风味,促进鸡的食欲,同时能改善鸡的胃肠环境,促进肉鸡对饲料中的营养元素消化吸收,能够使得肉鸡快速增肥,同时还极大的降低了肉鸡养育过程中死亡率,饲料用量低,生长时间减少,完成快速养育,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使用本配方饲料,能使肉鸡提前19天左右长成出栏,饲料使用量降低13%左右。本发明通过砭石粉、葡萄籽油协同配合植物发酵物的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肉鸡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对于肉鸡包涵体肝炎预防效果极高,可将其高达100%得发病率降低至50%以下,而死亡率从2%到10%降低至0.2-0.6%,且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保障了鸡肉的绿色安全,避免了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降低了肉鸡的治疗费用,并且还能够使得肉鸡的出栏体重提高25.8%以上,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米糠82、高粱95、鱼骨粉20、麦麸32、玉米粉24、砭石粉0.5、磷酸氢钙1、葡萄籽油5、植物发酵物15、复合维生素1、复合氨基酸1、食盐1;所述植物发酵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茶树嫩叶20、葎草16、节节草13、梧桐叶14、白晶菊8。实施例2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米糠88、高粱98、鱼骨粉20-26、麦麸45、玉米粉34、砭石粉0.8、磷酸氢钙4、葡萄籽油7、植物发酵物17、复合维生素3、复合氨基酸4、食盐5;所述植物发酵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茶树嫩叶20、葎草16、节节草13、梧桐叶14、白晶菊8。实施例3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米糠84、高粱96、鱼骨粉22、麦麸38、玉米粉26、砭石粉0.6、磷酸氢钙2、葡萄籽油6、植物发酵物16、复合维生素2、复合氨基酸3、食盐4;所述植物发酵物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茶树嫩叶20、葎草16、节节草13、梧桐叶14、白晶菊8。以上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鱼骨粉由鲫鱼头骨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玉米粉制备方法为:将新鲜玉米在质量浓度为1.32%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2.5天,然后进行曝晒至含水量低于10%,在低温干燥无光的环境下储藏1年,然后进行研磨制成玉米粉。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维生素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以下的成分组成:维生素A8.5%、维生素D2.3%、维生素E6.7%、维生素B12.8%、维生素B21.6%、维生素B61.2%、维生素B120.47%、维生素K31.3%,余量为通用载体。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按重量百分比计是由以下的成分组成:丙氨酸9.3%、谷氨酸5.5%、甲硫氨酸8.7%、色氨酸4.6%、亮氨酸5.4%、苯丙氨酸7.7%、苏氨酸6.3%,余量为通用载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肉鸡包涵体肝炎发病率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茶树嫩叶、葎草、节节草、梧桐叶、白晶菊采用质量浓度为1.35%的碳酸氢钠溶液在34℃下浸泡2小时后,过滤,然后混合粉碎至120目,加入茶树嫩叶重量3倍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复合酶,置于37℃下恒温酶解6小时,得酶解浆,再加入酵母菌,混合均匀,于47℃恒温发酵6小时,得发酵浆,将发酵浆进行干燥至含水量至15%,即得所需植物发酵物。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酶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纤维素酶13、淀粉酶5、半纤维素酶6、果胶酶1;复合酶添加量为茶树嫩叶质量的0.14%。进一步的,所述酵母菌为啤酒酵母与茶酵母按3:1质量比例混合而成,酵母菌添加量为茶树嫩叶质量的5%。进一步的,所述的砭石粉粒度为250目。本发明饲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各成分按各自重量份搅拌混合后放入成型机中,制成颗粒状,放入烘干设备中烘干,得到成型饲料。本发明饲料每天饲喂肉鸡三次。通过不同的鸡饲料,喂养相同数量肉鸡1000只;对比例1,采用普通肉鸡鸡饲料;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植物发酵物。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葡萄籽油。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砭石粉。表1为本发明鸡饲料和对比实验中鸡饲料喂养同样肉鸡,统计肉鸡的成活率、成熟期和饲料量:表1肉鸡到成鸡成活率(%)肉鸡到成鸡成熟期(天)包涵体肝炎发病率%染包涵体肝炎死亡率%实施例198.47044.20.2实施例298.37144.50.5实施例398.37144.30.3对比例190.2901006.4对比例294.78279.43.6对比例396.47769.12.0对比例497.98452.81.8通过表1,可以清楚的看出本发明饲料喂养肉鸡不仅成活率高,而且成熟期短,包涵体肝炎发病率得到极大的降低,死亡率也得到极大的降低,本发明饲料中的上砭石粉、茶籽油与生物发酵物两者协同作用能够极大的提高肉鸡对包涵体肝炎的预防效果,本发明饲料中添加的砭石粉对于肉鸡的加速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