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豆水酶法水解液制备豆粉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9992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解液副产物利用技术,主要涉及利用水酶法水解液副产物制备豆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粉是制备豆花的重要原料,目前国内制备大豆粉常用的方法中都需要对大豆进行加热,因生大豆中含有诸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等抗营养因子,需经加热处理使其失活后方能食用。但加热过度会降低大豆粉的营养品质,为此,本发明通过析因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大豆粉营养品质的热处理因素(温度、时间)进行研究,研究出了最适宜的热处理条件,制备出了高营养的豆粉。

水酶法得到的水解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多肽及必需氨基酸,能增加豆粉中的多肽及必须氨基酸的含量,不仅能促进人体的吸收,而且能补充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但是水酶法得到的水解液呈现出一定的苦味,限制了水解液的最终应用,因此必须将苦味消去。脱苦的主要方法有选择性分离法、掩盖法、膜分离法和酶法。文献中报道的在大豆蛋白水解液中多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或活性炭吸附法与包埋法结合法进行脱苦。但在脱苦过程中容易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本发明采用黑曲霉酸性蛋白酶与alcalase碱性蛋白酶协同水解大豆蛋白,可有效降低水解液的苦味,同时酶解条件温和可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大量的研究表明,喷雾干燥的干燥工艺参数会影响喷雾干燥豆粉的溶解性、流动性和分散性等物理指标,从而影响豆粉的速溶情况。因此,适宜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可以增加豆粉的溶解性。

本发明将对提取大豆粉的大豆原料热处理参数进行优化,综合利用将大豆水酶法的水解液作为辅料添加,并采用黑曲霉酸性蛋白酶与alcalase碱性蛋白酶协同水解大豆粉与水解液的混合物。最后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对豆粉进行喷雾干燥,增加豆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有效利用了水解液中的大部分的有益多肽,拓宽了水解液的利用范围,为豆粉的实际生产及产业化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利用水酶法水解液副产物制备豆粉的方法,在改善豆粉溶解性的同时,强化营养物质含量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并且将水酶法副产物水解液加以利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利用大豆水酶法水解液制备豆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全脂大豆粉的制备;(2)水酶法水解液的制备(3)双酶协同酶解;(4)真空浓缩;(5)均质;(6)喷雾干燥得到豆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大豆水酶法水解液制备豆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脂大豆粉制备工艺为:对大豆进行干法清选除杂后,与烘炒砂混合倒入回转式烘烤机,在70-115℃的温度下烘烤20-60min,使大豆水分烘干至8%,然后强制冷却18min,可采用冷风冷却,使大豆含水量降至3%,将整粒大豆进行粗碎脱皮,然后用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过筛,分级,产品颗粒度为95%通过200目,过筛得到的即为全脂大豆粉,所述的其最佳烘烤温度110℃,烘烤时间38分钟。

所述的水解液的制备工艺为:将粉碎后的大豆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得到膨化物料,将膨化物料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离心分离得到水解液。

所述的双酶协同酶解工艺为:将全脂大豆粉与水解液以1:8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调节混合液ph为9.2,温度为55℃,向混合液中加入alcalase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时间为1h,然后调节混合液ph为5.6,温度为55℃,后加入黑曲霉酸性蛋白酶进行协同酶解,酶解时间为1.5h。

所述的酶解后的样品经120℃杀菌18分钟后进行真空浓缩,浓缩条件为浓缩温度58℃、旋转转数55rpm,真空度0.09mpa,时间15min。

所述的均质条件为一次均质压力为30mpa,二次均质压力为10mpa;

所述的喷雾干燥参数为进风温度在180℃,排风温度为80℃,蒸发量5kg-500kg,雾化盘转速5000-7000r/min;其最佳蒸发量480kg,雾化盘转速6500r/min。

本发明方法在传统制备豆粉的工艺基础上,采用在热处理最佳参数下先生产出全脂大豆粉,然后与水酶法水解液混合,从而有效利用水酶法水解液中的蛋白多肽和必需氨基酸,并对混合液进行黑曲霉酸性蛋白酶与alcalase碱性蛋白酶协同水解,最后有效利用喷雾干燥的最优参数,从而有效脱除水解液的苦味,既改善了豆粉的溶解性,提高人体的消化率,又可以改善豆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为豆粉的实际生产及产业化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总工艺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利用大豆水酶法水解液制备豆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全脂大豆粉的制备;(2)水酶法水解液的制备(3)双酶协同酶解;(4)真空浓缩;(5)均质;(6)喷雾干燥得到豆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大豆水酶法水解液制备豆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脂大豆粉制备工艺为:对大豆进行干法清选除杂后,与烘炒砂混合倒入回转式烘烤机,在70-115℃的温度下烘烤20-60min,使大豆水分烘干至8%,然后强制冷却18min,可采用冷风冷却,使大豆含水量降至3%,将整粒大豆进行粗碎脱皮,然后用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过筛,分级,产品颗粒度为95%通过200目,过筛得到的即为全脂大豆粉,所述的其最佳烘烤温度110℃,烘烤时间38分钟。

所述的水解液的制备工艺为:将粉碎后的大豆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得到膨化物料,将膨化物料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后离心分离得到水解液。

所述的双酶协同酶解工艺为:将全脂大豆粉与水解液以1:8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调节混合液ph为9.2,温度为55℃,向混合液中加入alcalase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时间为1h,然后调节混合液ph为5.6,温度为55℃,后加入黑曲霉酸性蛋白酶进行协同酶解,酶解时间为1.5h。

所述的酶解后的样品经120℃杀菌18分钟后进行真空浓缩,浓缩条件为浓缩温度58℃、旋转转数55rpm,真空度0.09mpa,时间15min。

所述的均质条件为一次均质压力为30mpa,二次均质压力为10mpa;

所述的喷雾干燥参数为进风温度在180℃,排风温度为80℃,蒸发量5kg-500kg,雾化盘转速5000-7000r/min;其最佳蒸发量480kg,雾化盘转速6500r/min。

实施例1:

对大豆进行干法清选除杂后,与烘炒砂混合倒入回转式烘烤机,在110℃的温度下烘烤38分钟,使大豆水分烘干至8%,然后强制冷却18分钟,可采用冷风冷却,使大豆含水量降至3%,将整粒大豆进行粗碎脱皮,脱皮率要求达到90%以上,然后用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过筛,分级,产品颗粒度为95%通过200目,过筛得到的即为全脂大豆粉。将全脂大豆粉与水酶法水解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黑曲霉酸性蛋白酶与alcalase碱性蛋白酶结合物进行酶解,酶解参数为:底物浓度38g/l,水解温度为55℃,alcalase与底物比为13μl/g蛋白,酸性蛋白酶与底物比为5%。酶解时间1.5小时。酶解后的样品经120℃杀菌18分钟后依次进行真空浓缩、均质及喷雾干燥后得到豆粉,浓缩条件为浓缩温度58℃、旋转转数55rpm,真空度0.09mpa,时间15min;均质条件为一次均质压力为30mpa,二次均质压力为10mpa;喷雾干燥参数为进风温度在180℃,排风温度为80℃,蒸发量480kg,雾化盘转速6500r/min。该豆粉的多肽分子量为820da;根据苦味评分标,苦味值为1;氮溶解指数(nsi)值为85.11%,可溶快速溶于开水或温水,不生成沉淀和上浮物。

实施例2:

对大豆进行干法清选除杂后,与烘炒砂混合倒入回转式烘烤机,在110℃的温度下烘烤38分钟,使大豆水分烘干至8%,然后强制冷却18分钟,可采用冷风冷却,使大豆含水量降至3%,将整粒大豆进行粗碎脱皮,脱皮率要求达到90%以上,然后用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过筛,分级,产品颗粒度为95%通过200目,过筛得到的即为全脂大豆粉。该豆粉的多肽分子量为520da;根据苦味评分标,苦味值为8;氮溶解指数(nsi)值为73.08%,可溶快速溶于开水或温水,不生成沉淀和上浮物。

实施例3:

对大豆进行干法清选除杂后,与烘炒砂混合倒入回转式烘烤机,在110℃的温度下烘烤38分钟,使大豆水分烘干至8%,然后强制冷却18分钟,可采用冷风冷却,使大豆含水量降至3%,将整粒大豆进行粗碎脱皮,脱皮率要求达到90%以上,然后用高速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过筛,分级,产品颗粒度为95%通过200目,过筛得到的即为全脂大豆粉。将全脂大豆粉与水酶法水解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黑曲霉酸性蛋白酶与alcalase碱性蛋白酶结合物进行酶解,酶解参数为:底物浓度38g/l,水解温度为55℃,alcalase与底物比为13μl/g蛋白,酸性蛋白酶与底物比为5%。酶解时间1.5小时。酶解后的样品经120℃杀菌18分钟后依次进行真空浓缩、均质及喷雾干燥后得到豆粉,浓缩条件为浓缩温度58℃、旋转转数55rpm,真空度0.09mpa,时间15min;均质条件为一次均质压力为30mpa,二次均质压力为10mpa;喷雾干燥参数为进风温度在180℃,排风温度为80℃,蒸发量5kg,雾化盘转速5200r/min。该豆粉的多肽分子量为820da;根据苦味评分标,苦味值为1;氮溶解指数(nsi)值为58.32%,可溶快速溶于开水或温水,不生成沉淀和上浮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