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保健炒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大,经数千年的种植与选育,全国稻谷品种繁多,其中的糯稻很有代表性,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稻谷的粘性变种,其颖果平滑,粒饱满,稍圆,脱壳后称糯米,外观为不透明的白色,具有粘性大、胀度小、柔软、韧滑和香糯等特点,除直接食用外,还是各类大米中,制作中国传统食品的最重要的原料之一,糯米中含蛋白质8.1~13.7%,脂肪1.0~2.8%,淀粉71.5~75.8%,膳食纤维3.5~44%,灰分1.0~1.4%,另外糯米中含有钾、镁、钙等大量元素和铁、铜、锌等微量元素,其中钙、铁、磷等含量高于大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世界食品结构的改变,糯米良好的营养品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炒米是我国湖南湖北等地区的一种传统食品,又名炸米泡,通常以优质晚糯米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阴干、焙炒等加工过程制成,制成的炒米呈金黄色,带有特殊香味,米粒完整,质地精细,口感酥脆,且易于储存,炒米在保留了糯米优点的同时,又比糯米易消化吸收,是糯米深加工产品之一,极受消费者喜爱,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办公模式大多采用网上办公,每天面对电脑工作至少8个小时以上,同时,在生活上目前基本上是离不开手机的,无时无刻都在玩手机,导致了很多“低头族”的出现,而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已经被各种电子产品所充斥,而在此过程中,电子产品的蓝光、辐射等问题严重损害者人们的眼睛,视力模糊下降者也大有人在,而炒米作为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具有较大的消费群,因此将炒米和保健理念结合起来,既能使得制备的炒米对眼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大限度的减轻电子产品对眼睛带来的伤害,同时,还能满足目前对休闲食品的需求,也为大米深加工领域提供一种新思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保健炒米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保健炒米,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糯米30~40、密蒙花15~25、冰片8~12、石蟹3~6、黄精5~8、杜仲6~12、栀子12~18、山茱萸10~15、牛膝12~18、茶叶粉8~12、调味剂8~12、酶制剂5~10。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糯米35、密蒙花20、冰片10、石蟹5、黄精7、杜仲9、栀子15、山茱萸13、牛膝15、茶叶粉10、调味剂10、酶制剂8。所述的茶叶粉,是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捣碎至表皮破碎,加入茶叶质量的5倍量的乙醇,在30~35℃的恒温水浴下,浸提2~3h,回收乙醇,再加入茶叶质量的20~30%的淀粉,拌匀,烘干粉碎,即可。所述的调味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柠檬酸2~4、醋2~6、植物油8~12、果汁6~9、食盐1~2、水若干。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按1∶0.25~0.35∶0.1~0.2的质量比混合。所述的保健炒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沙:取普通河沙,反复清洗,放入烘箱中干燥,取出过20~40目筛,将锅烧热,将上述干净的沙粒放入锅中,密闭加热,加热期间,加水调节河沙含水量恒定为30~40%,每隔10min翻炒一次,捞出冷却,得炒沙;(2)一次浸泡:将糯米清洗除去杂质后,用水浸泡3.5~4h,捞出,得料1;(3)二次浸泡:将密蒙花、冰片、石蟹、黄精、杜仲、栀子、山茱萸和牛膝按配方量混合,加水煎煮30~40min,过滤,再将滤渣加水煎煮,重复3次,将三次滤液合并,得合并液,将料1和合并液混合,使得合并液没过料1即可,浸泡2~3h,捞出得料2;(4)蒸煮:将料2沥干,放入蒸锅中蒸煮30~40min;(5)调料:将经蒸煮后的料2与酶制剂混合,放置在阴凉处,使得含水量为18~26%,得料3;(6)三次浸泡:将调味料和茶叶粉混合调成浆料后,与料3混合,使得浆料没过料3,在35~40℃的恒温水浴下浸泡1~2h,捞出沥干,晒料后得料4;(7)焙炒:将炒沙放入锅中,加热至160~180℃,关火,将料4放入炒沙中,翻炒25~35s,过筛,即可制得炒米。所述的制沙,其密闭加热的温度为180~190℃。所述的一次浸泡,浸泡温度为22~26℃。所述的蒸煮,蒸煮温度为95~105℃。所述的晒料,是在每天14:00后,将三次浸泡后的物料平铺开,在阳光下晒2~3d。以下对本发明中采用的原料的功效作进一步的说明:密蒙花:具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的功效,用于目赤肿痛、多眵多泪、羞明,眼目昏花、久视无力或目盲翳障,用于肝阴不足、风热乘虚上炎,症见两目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目涩肿痒等。石蟹: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明目之功效。用于湿热淋浊,带下,喉痹,痈肿,漆疮,青盲,目赤,翳膜遮睛。黄精:黄精味甘、性平,具有抗疲劳、抗氧化的作用。栀子: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传统炒米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电子产品的泛滥而带来对眼睛的损害的现实情况,添加了具有缓解疲劳、明目提神,缓解眼干眼痛的中药,制得本发明的炒米不仅能作为休闲食品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能缓解眼睛疲劳,对眼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发明先经过清水浸泡、中药浸泡、调味料和茶叶粉三次浸泡,使得制备的炒米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入口酥脆清淡,同时,还使得中药、调味料和茶叶粉中的有效物质充分渗入到糯米中,使得制备的炒米不仅在满足休闲食品的同时,还具有极高的保健药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保健炒米,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糯米30kg、密蒙花15kg、冰片8kg、石蟹3kg、黄精5kg、杜仲6kg、栀子12kg、山茱萸10kg、牛膝12kg、茶叶粉8kg、调味剂8kg、酶制剂5kg。所述的茶叶粉,是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捣碎至表皮破碎,加入茶叶质量的5倍量的乙醇,在30℃的恒温水浴下,浸提2h,回收乙醇,再加入茶叶质量的20%的淀粉,拌匀,烘干粉碎,即可。所述的调味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柠檬酸2kg、醋2kg、植物油8kg、果汁6kg、食盐1kg、水若干。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按1∶0.25∶0.1的质量比混合。所述的保健炒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沙:取普通河沙,反复清洗,放入烘箱中干燥,取出过20目筛,将锅烧热,将上述干净的沙粒放入锅中,密闭加热至180℃,加热期间,加水调节河沙含水量恒定为30%,每隔10min翻炒一次,捞出冷却,得炒沙;(2)一次浸泡:将糯米清洗除去杂质后,用温度为22℃的水浸泡3.5h,捞出,得料1;(3)二次浸泡:将密蒙花、冰片、石蟹、黄精、杜仲、栀子、山茱萸和牛膝按配方量混合,加水煎煮30min,过滤,再将滤渣加水煎煮,重复3次,将三次滤液合并,得合并液,将料1和合并液混合,使得合并液没过料1即可,浸泡2h,捞出得料2;(4)蒸煮:将料2沥干,放入蒸锅中,在95℃下蒸煮30min;(5)调料:将经蒸煮后的料2与酶制剂混合,放置在阴凉处,使得含水量为18%,得料3;(6)三次浸泡:将调味料和茶叶粉混合调成浆料后,与料3混合,使得浆料没过料3,在35℃的恒温水浴下浸泡1~2h,捞出沥干,在每天14:00后,将三次浸泡后的物料平铺开,在阳光下晒2~3d,得料4;(7)焙炒:将炒沙放入锅中,加热至160℃,关火,将料4放入炒沙中,翻炒25s,过筛,即可制得炒米。实施例2一种保健炒米,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糯米40kg、密蒙花25kg、冰片12kg、石蟹6kg、黄精8kg、杜仲12kg、栀子18kg、山茱萸15kg、牛膝18kg、茶叶粉12kg、调味剂12kg、酶制剂10kg。所述的茶叶粉,是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捣碎至表皮破碎,加入茶叶质量的5倍量的乙醇,在35℃的恒温水浴下,浸提2~3h,回收乙醇,再加入茶叶质量的30%的淀粉,拌匀,烘干粉碎,即可。所述的调味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柠檬酸4kg、醋6kg、植物油12kg、果汁9kg、食盐2kg、水若干。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按1∶0.35∶0.2的质量比混合。所述的保健炒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沙:取普通河沙,反复清洗,放入烘箱中干燥,取出过40目筛,将锅烧热,将上述干净的沙粒放入锅中,密闭加热至190℃,加热期间,加水调节河沙含水量恒定为40%,每隔10min翻炒一次,捞出冷却,得炒沙;(2)一次浸泡:将糯米清洗除去杂质后,用温度为26℃的水浸泡4h,捞出,得料1;(3)二次浸泡:将密蒙花、冰片、石蟹、黄精、杜仲、栀子、山茱萸和牛膝按配方量混合,加水煎煮40min,过滤,再将滤渣加水煎煮,重复3次,将三次滤液合并,得合并液,将料1和合并液混合,使得合并液没过料1即可,浸泡2~3h,捞出得料2;(4)蒸煮:将料2沥干,放入蒸锅中,在105℃下蒸煮40min;(5)调料:将经蒸煮后的料2与酶制剂混合,放置在阴凉处,使得含水量为26%,得料3;(6)三次浸泡:将调味料和茶叶粉混合调成浆料后,与料3混合,使得浆料没过料3,在40℃的恒温水浴下浸泡1~2h,捞出沥干,在每天14:00后,将三次浸泡后的物料平铺开,在阳光下晒2~3d,得料4;(7)焙炒:将炒沙放入锅中,加热至180℃,关火,将料4放入炒沙中,翻炒35s,过筛,即可制得炒米。实施例3一种保健炒米,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糯米35kg、密蒙花20kg、冰片10kg、石蟹5kg、黄精7kg、杜仲9kg、栀子15kg、山茱萸13kg、牛膝15kg、茶叶粉10kg、调味剂10kg、酶制剂8kg。所述的茶叶粉,是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捣碎至表皮破碎,加入茶叶质量的5倍量的乙醇,在35℃的恒温水浴下,浸提2~3h,回收乙醇,再加入茶叶质量的30%的淀粉,拌匀,烘干粉碎,即可。所述的调味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柠檬酸3、醋4、植物油10、果汁8、食盐1.5、水若干。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按1∶0.3∶0.15的质量比混合。所述的保健炒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沙:取普通河沙,反复清洗,放入烘箱中干燥,取出过30目筛,将锅烧热,将上述干净的沙粒放入锅中,密闭加热至185℃,加热期间,加水调节河沙含水量恒定为35%,每隔10min翻炒一次,捞出冷却,得炒沙;(2)一次浸泡:将糯米清洗除去杂质后,用温度为24℃的水浸泡3.8h,捞出,得料1;(3)二次浸泡:将密蒙花、冰片、石蟹、黄精、杜仲、栀子、山茱萸和牛膝按配方量混合,加水煎煮35min,过滤,再将滤渣加水煎煮,重复3次,将三次滤液合并,得合并液,将料1和合并液混合,使得合并液没过料1即可,浸泡2~3h,捞出得料2;(4)蒸煮:将料2沥干,放入蒸锅中,在100℃下蒸煮35min;(5)调料:将经蒸煮后的料2与酶制剂混合,放置在阴凉处,使得含水量为23%,得料3;(6)三次浸泡:将调味料和茶叶粉混合调成浆料后,与料3混合,使得浆料没过料3,在38℃的恒温水浴下浸泡1~2h,捞出沥干,在每天14:00后,将三次浸泡后的物料平铺开,在阳光下晒2~3d,得料4;(7)焙炒:将炒沙放入锅中,加热至170℃,关火,将料4放入炒沙中,翻炒30s,过筛,即可制得炒米。实施例4一种保健炒米,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糯米30kg、密蒙花25kg、冰片8kg、石蟹6kg、黄精5kg、杜仲12kg、栀子12kg、山茱萸15kg、牛膝12kg、茶叶粉12kg、调味剂8kg、酶制剂10kg。所述的茶叶粉,是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捣碎至表皮破碎,加入茶叶质量的5倍量的乙醇,在30℃的恒温水浴下,浸提3h,回收乙醇,再加入茶叶质量的30%的淀粉,拌匀,烘干粉碎,即可。所述的调味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柠檬酸2kg、醋6kg、植物油8kg、果汁9kg、食盐1kg、水若干。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按1∶0.25∶0.2的质量比混合。所述的保健炒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沙:取普通河沙,反复清洗,放入烘箱中干燥,取出过20目筛,将锅烧热,将上述干净的沙粒放入锅中,密闭加热至190℃,加热期间,加水调节河沙含水量恒定为30%,每隔10min翻炒一次,捞出冷却,得炒沙;(2)一次浸泡:将糯米清洗除去杂质后,用温度为26℃的水浸泡4h,捞出,得料1;(3)二次浸泡:将密蒙花、冰片、石蟹、黄精、杜仲、栀子、山茱萸和牛膝按配方量混合,加水煎煮30min,过滤,再将滤渣加水煎煮,重复3次,将三次滤液合并,得合并液,将料1和合并液混合,使得合并液没过料1即可,浸泡2~3h,捞出得料2;(4)蒸煮:将料2沥干,放入蒸锅中,在105℃下蒸煮30min;(5)调料:将经蒸煮后的料2与酶制剂混合,放置在阴凉处,使得含水量为18%,得料3;(6)三次浸泡:将调味料和茶叶粉混合调成浆料后,与料3混合,使得浆料没过料3,在40℃的恒温水浴下浸泡1~2h,捞出沥干,在每天14:00后,将三次浸泡后的物料平铺开,在阳光下晒2~3d,得料4;(7)焙炒:将炒沙放入锅中,加热至160℃,关火,将料4放入炒沙中,翻炒35s,过筛,即可制得炒米。实施例5一种保健炒米,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糯米30kg、密蒙花15kg、冰片8kg、石蟹3kg、黄精8kg、杜仲12kg、栀子12kg、山茱萸10kg、牛膝18kg、茶叶粉12kg、调味剂8kg、酶制剂5kg。所述的茶叶粉,是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用清水洗净后,沥干,捣碎至表皮破碎,加入茶叶质量的5倍量的乙醇,在35℃的恒温水浴下,浸提2~3h,回收乙醇,再加入茶叶质量的20%的淀粉,拌匀,烘干粉碎,即可。所述的调味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柠檬酸2kg、醋4kg、植物油8kg、果汁9kg、食盐1.5kg、水若干。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按1∶0.3∶0.1的质量比混合。所述的保健炒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沙:取普通河沙,反复清洗,放入烘箱中干燥,取出过40目筛,将锅烧热,将上述干净的沙粒放入锅中,密闭加热至180℃,加热期间,加水调节河沙含水量恒定为40%,每隔10min翻炒一次,捞出冷却,得炒沙;(2)一次浸泡:将糯米清洗除去杂质后,用温度为26℃的水浸泡3.5h,捞出,得料1;(3)二次浸泡:将密蒙花、冰片、石蟹、黄精、杜仲、栀子、山茱萸和牛膝按配方量混合,加水煎煮30min,过滤,再将滤渣加水煎煮,重复3次,将三次滤液合并,得合并液,将料1和合并液混合,使得合并液没过料1即可,浸泡2~3h,捞出得料2;(4)蒸煮:将料2沥干,放入蒸锅中,在105℃下蒸煮30min;(5)调料:将经蒸煮后的料2与酶制剂混合,放置在阴凉处,使得含水量为18%,得料3;(6)三次浸泡:将调味料和茶叶粉混合调成浆料后,与料3混合,使得浆料没过料3,在35℃的恒温水浴下浸泡1~2h,捞出沥干,在每天14:00后,将三次浸泡后的物料平铺开,在阳光下晒2~3d,得料4;(7)焙炒:将炒沙放入锅中,加热至170℃,关火,将料4放入炒沙中,翻炒30s,过筛,即可制得炒米。实验例随机选取制备的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对炒米的香味、口感、形态、和色泽方面进行评价,以传统制备的炒米作为对照,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表1:评价标准表2:评价结果项目本发明炒米/分传统炒米/分香味8.88.7口感9.18.9形态8.58.8色泽9.28.9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