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59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便炒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方便炒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具体说是一种方便炒锅。背景技术
每个家庭都有厨房,厨房内都备有炒菜、炒饭的炒锅,现有 的炒锅都只有一个带耳目环或手柄的锅体,这种锅用来炒作某些有两种或多种 荤素原料的菜、饭时,往往要先炒其中一种,炒好后用碗盛起,或用锅铲搁在 侧壁上,再炒另一种,最后将先炒熟的原料倒入炒熟的原料中,混合拌匀即可。 如蒜苗炒肉,辣椒炒鸡蛋,或蛋炒米饭时,就要先炒肉或鸡蛋,再炒蒜苗、辣 椒或米饭,最后将先炒好的肉或鸡蛋倒入蒜苗、辣椒或料饭中混合拌匀即可。 这种结构的炒锅,往往要给使用者带来一些麻烦,有时还会因搁在侧壁上的菜 滑向锅底占用炒另一种菜的空间,甚至会发生将菜烧糊的现象。
发时内容为克服现有炒锅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方便炒锅, 使炒两种以上原料菜时,不需专门盛在碗里或搁在锅壁上,只需暂放到锅体壁 上,待后一种菜炒好时从锅体上铲下暂存的原料,混合炒拌之后,就可为成菜 了。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金属锅体的一侧设 有手柄,在锅体另一侧的锅口下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凹坑,该凹坑的凹口朝向锅 内。
与现有炒锅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因锅体的上部设有暂存菜的凹坑,当需要炒作不同原料,不同火候的 菜肴时,可以先炒制其中的一种原料菜,放到暂存凹坑中,再炒另一种原炒菜,然后把暂存在凹坑内的原料菜如香料、荤菜等扒入锅内,混合拌炒为成品菜, 即避免了目前要用碗先盛放起来的麻烦,也不影响炒另一种的空间,使炒出的 菜或饭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各原料菜的香味,营养成份和特色。
2、因为锅体可以来用不同材料,不同形状,暂存凹坑也可作不同的大小 和形状,既保留了炒锅原有的功能,又增加了暂存菜的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 便,因此有广阔的市场,不仅家庭可用,各种餐馆更加适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弧形锅底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底锅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中1、手柄,2、锅体,3、凹坑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在用生铁、不锈钢或铝合金板材制成的锅体2—侧设计有手柄
1,在锅体2另一侧的锅口下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凹坑3,其中锅体2是圆弧形或 平底形,向外凸出的凹坑3是方形、圆形、弧形或多边形,凹口朝向锅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炒锅,其特征是在金属锅体的一侧设有手柄,在锅体另一侧的锅口下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凹坑,该凹坑的凹口朝向锅内。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便炒锅,其特征是锅体是圆弧形或平底形, 向外凸出的凹坑是方形、圆形、弧形或多边形。
专利摘要方便炒锅,包括金属锅体、锅体一侧的手柄,它的特点是在锅体另一侧的锅口下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凹坑,该凹坑的凹口朝向锅内。其中锅体是圆弧形或平底形,向外凸出的凹坑是方形、圆形、弧形或多边形。这种炒锅因锅体的上部设有暂存菜的凹坑,当需要炒作不同原料,不同火候的菜肴时,可以先炒制其中的一种原料菜,放到暂存凹坑中,再炒另一种原炒菜,然后把暂存在凹坑内的原料菜如香料、荤菜等扒入锅内,混合拌炒为成品菜,既避免了目前要用碗先盛放起来的麻烦,也不影响炒另一种的空间,使炒出的菜或饭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各原料菜的香味,营养成份和特色。既保留了炒锅原有的功能,又增加了暂存菜的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适合家庭和餐馆使用。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1328673SQ200920062829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4日
发明者张兴贵 申请人:张兴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