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特级大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大叶种茶树鲜叶一芽二叶以及同等嫩度的对开叶作为原料,依次进行一次萎凋,三次浪青,然后再进行二次萎凋,得到二次萎凋的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
(2)将步骤(1)制备的二次萎凋的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按照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然后立即发酵,立即干燥做型,得到特级大叶种茶红茶,将特级大叶种茶红茶与中叶种茶红茶一起泡制形成复合风味红茶;
其中一次萎凋的具体方法为:在30℃下,利用萎凋槽通风萎凋1.5-3h,使茶叶的含水量为70-72%;
其中三次浪青的具体方法为:第一次浪青以每分钟5-10转的速度做青10min,静止25-45min,第二次浪青以每分钟5-10转的速度做青15min,静止45-65min,第三次浪青以每分钟5-10转的速度做青20min,静止80-100min;
其中一次萎凋的具体方法为:在30℃下,利用萎凋槽通风萎凋8-10h,使茶叶的含水量为60-65%;
其中揉捻的具体方法为:按照轻-重-轻的原则,轻柔20-30min,揉捻机加压盖与茶叶接触即可,重揉10-20min,揉捻机加压值揉桶内茶叶的3/4-3/5处即可,轻柔25-35min,揉捻机加压盖与茶叶接触即可;
其中发酵的具体方法为:在30℃下,发酵4-6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级大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大叶种茶树鲜叶的水溶性茶鞣质含量不低于31%,含水量不低于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级大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大叶种茶树鲜叶的品种为国家级良种云抗10号或者雪芽100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级大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一次萎凋或者二次萎凋的摊叶量为0.45-0.5kg/m2,相对湿度为73-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级大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一次萎凋或者二次萎凋还包括做青工艺,所述做青工艺包括晒青、回青、做青和摊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级大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揉捻的温度为22-24℃,相对湿度为69-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级大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干燥做型的具体方法为:毛峰型,用110-120℃的毛火,烘15-25min,冷却后利用80℃烘干,干燥做型后茶叶的含水量为7%以下;
针型,利用理条机,当理条机槽温为150-165℃投发酵茶叶2-2.5公斤,理条15-25min,冷却后利用80℃烘干,干燥做型后茶叶的含水量为7%以下;
卷曲型,利用滚筒杀青机在110-120℃下滚2-3次,再利用曲毫机做型50-60min,其中在抄手为大幅时做型15-20min,抄手为小幅时做型40-50min,冷却后利用80℃烘干,干燥做型后茶叶的含水量为7%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级大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发酵采用酵母菌和霉菌微生物进行发酵,发酵的相对湿度不低于95%,供氧量为5-5.5L/min,并分别用黄光和红光进行光照5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级大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中叶种茶红茶的制备方法为:在-20℃下萎凋30min至中叶种茶的含水率为60-65%,按照轻-重-轻的原则揉捻80-100min,在30℃下发酵150min,再于100-120℃下烘干20min,再在80-90℃下烘干至含水率为20%,得到中叶种茶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