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芙蓉叶风味栗叶棒棒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801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以芙蓉叶、栗叶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芙蓉叶风味栗叶棒棒糖。



背景技术:

芙蓉叶,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状心形,3-7浅裂,裂片三角形。上表面暗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脉7-11条,两面突起。芙蓉叶味微辛,性凉,具有清肺凉血、化痰平喘的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结炎、阑尾炎、痈疖脓肿、急性中耳炎、烧伤、烫伤。

栗叶,为壳斗科植物板栗的叶,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栗叶味微甘,性平,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百日咳、肺结核、咽喉肿病、肿毒、漆疮。

鸡蛋参,桔梗科、党参属有乳汁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基有少数瘤状茎痕极短。根块状,近于卵球状或卵状,表面灰黄色,茎缠绕或近于直立,叶互生或有时对生。全缘或具波状钝齿,质地纸质或膜质,花单生于主茎及侧枝顶端;花无毛;筒部倒长圆锥状,裂片狭三角状披针形,无毛,花冠辐状,裂片椭圆形,淡蓝色或蓝紫色,蒴果上位部分短圆锥状,种子极多,长圆状,棕黄色,有光泽。鸡蛋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具有健脾、补血养气、生津清热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胸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症状。

铺地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广伸粗壮的根茎。秆直立,稍坚挺,高50—100cm。叶鞘光滑,边缘被纤毛;叶舌长约0.5mm,被纤毛,叶片质硬,坚挺,线形,长5—25cm,宽2.5一5mm,于时常内卷,先端渐尖,腹面粗糙或被毛。铺地黍味甘,性平,具有清热平肝、利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高血压病、鼻窦炎、鼻出血、湿热带下、尿路感染等症状。

棒棒糖,是一种深受广大人们喜爱的糖果类食品,最初是一颗硬糖插在一根小棒上,后来研发出很多更好吃好玩的品种,不光小孩子深爱棒棒糖,一些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也会吃。类型有凝胶型糖果,硬糖型,牛奶型糖果,巧克力型还有牛奶加水果型。以芙蓉叶、栗叶为主要原料,鸡蛋参、铺地黍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芙蓉叶风味栗叶棒棒糖,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芙蓉叶、栗叶为原料,同时添加鸡蛋参、铺地黍开发出一种芙蓉叶风味栗叶棒棒糖。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棒棒糖的一项空白。

一种芙蓉叶风味栗叶棒棒糖,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芙蓉叶预处理:取晒干的芙蓉叶,放入35-50℃的温水中浸泡30-60分钟,洗净杂质,切成0.5-1厘米长的碎段,加入芙蓉叶重2-3倍的水,后倒入装有100-120目网筛的打浆机打浆,制得芙蓉叶浆,后加入芙蓉叶浆重1.2-1.8%的甜酒曲,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5-1%体积比,结束发酵;

B.栗叶预处理:取晒干的栗叶,除去杂质,放入35-50℃的温水中浸泡30-60分钟,捞起后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切成1-2厘米长的碎段,加入栗叶重1-2倍的水,后倒入装有100-120目网筛的打浆机打浆,制得栗叶浆;

C.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鸡蛋参、铺地黍,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20倍的水,浸泡1-2小时,再煎煮30-60分钟,后连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装有100-120目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中药浆;

D.珊瑚糖制作:取适量的白砂糖,放入溶糖锅中,加入白砂糖重15-25%的糖粉、10-20%的鸡蛋清,搅拌至糊状,再加入白砂糖重1-3倍的水,用大火熬制30-60分钟,后继续搅拌,待冷却,制得珊瑚糖;

E.糖液制作:取珊瑚糖350-500重量份、水100-120重量份、中药浆10-20重量份、栗叶浆80-100重量份,置入溶糖锅中,加热至105-110℃,持续40-60分钟,制得糖液;

F.成型、冷却:将发酵后的芙蓉叶浆和糖液按照1:2的比例一起倒入棒棒糖模具中,搅拌均匀,再插入可食用纸棒,冷却成型,制得芙蓉叶风味棒棒糖;

G.包装、贮存:将芙蓉叶风味棒棒糖用已杀菌的包装纸进行包装,并迅速封口,检验后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

本发明步骤C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 鸡蛋参40-50%、铺地黍50-60%。

本发明步骤D中大火熬制过程中温度保持在165-170℃。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芙蓉叶,清肺凉血、化痰平喘;栗叶,清肺止咳、解毒消肿;鸡蛋参,健脾、补血养气、生津清热;铺地黍,清热平肝、利湿解毒。利用以上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脾的健运,促进肺的肃降,以达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芙蓉叶风味栗叶棒棒糖,以芙蓉叶、栗叶为原料,同时添加鸡蛋参、铺地黍,制作出芙蓉叶风味棒棒糖。其充分利用芙蓉叶、栗叶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发明中,对芙蓉叶进行甜酒曲初发酵,制得的成品口感细滑,甘甜可口,易保存,且保健功能突出,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芙蓉叶风味栗叶棒棒糖,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芙蓉叶预处理:取晒干的芙蓉叶,放入35℃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洗净杂质,切成0.5厘米长的碎段,加入芙蓉叶重2倍的水,后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打浆机打浆,制得芙蓉叶浆,后加入芙蓉叶浆重1.2%的甜酒曲,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5%体积比,结束发酵;

B.栗叶预处理:取晒干的栗叶,除去杂质,放入35℃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捞起后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切成1厘米长的碎段,加入栗叶重1倍的水,后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打浆机打浆,制得栗叶浆;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取中药材鸡蛋参45%、铺地黍55%,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倍的水,浸泡1小时,再煎煮30分钟,后连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中药浆;

D.珊瑚糖制作:取适量的白砂糖,放入溶糖锅中,加入白砂糖重15%的糖粉、10%的鸡蛋清,搅拌至糊状,再加入白砂糖重1倍的水,用大火熬制30分钟,后继续搅拌,待冷却,制得珊瑚糖;

E.糖液制作:取珊瑚糖350kg、水100kg、中药浆10kg、栗叶浆80kg,置入溶糖锅中,加热至105℃,持续40分钟,制得糖液;

F.成型、冷却:将发酵后的芙蓉叶浆和糖液按照1:2的比例一起倒入棒棒糖模具中,搅拌均匀,再插入可食用纸棒,冷却成型,制得芙蓉叶风味棒棒糖;

G.包装、贮存:将芙蓉叶风味棒棒糖用已杀菌的包装纸进行包装,并迅速封口,检验后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

本发明实施例1经15位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的人群,连续食用8天,每日15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9人,有效率为60%;连续食用15天,每日15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人10,有效率为66.67%。

实施例2,一种芙蓉叶风味栗叶棒棒糖,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芙蓉叶预处理:取晒干的芙蓉叶,放入35℃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洗净杂质,切成1厘米长的碎段,加入芙蓉叶重2倍的水,后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打浆机打浆,制得芙蓉叶浆,后加入芙蓉叶浆重1.5%的甜酒曲,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6%体积比,结束发酵;

B.栗叶预处理:取晒干的栗叶,除去杂质,放入35℃的温水中浸泡40分钟,捞起后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切成1厘米长的碎段,加入栗叶重1倍的水,后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打浆机打浆,制得栗叶浆;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取中药材鸡蛋参25%、铺地黍35%、高粱七15%、蜜柑草15%、土草果10%,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倍的水,浸泡1小时,再煎煮40分钟,后连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中药浆;

D.珊瑚糖制作:取适量的白砂糖,放入溶糖锅中,加入白砂糖重20%的糖粉、15%的鸡蛋清,搅拌至糊状,再加入白砂糖重1倍的水,用大火熬制40分钟,后继续搅拌,待冷却,制得珊瑚糖;

E.糖液制作:取珊瑚糖400kg、水110kg、中药浆10kg、栗叶浆85kg,置入溶糖锅中,加热至110℃,持续50分钟,制得糖液;

F.成型、冷却:将发酵后的芙蓉叶浆和糖液按照1:2的比例一起倒入棒棒糖模具中,搅拌均匀,再插入可食用纸棒,冷却成型,制得芙蓉叶风味棒棒糖;

G.包装、贮存:将芙蓉叶风味棒棒糖用已杀菌的包装纸进行包装,并迅速封口,检验后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

高粱七,为禾本科高粱属植物拟高粱的根状茎,根茎粗壮,须根坚韧。秆直立,高1.5-3米,基部径1-3厘米,具多节,节上具灰白色短柔毛。高粱七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清肺热、益气血的功效,常用于痨伤咳嗽、吐血、泄泻、跌打肿痛等症状。

蜜柑草,为大戟科植物蜜柑草的全株,全草长15-60cm;茎无毛,分枝细长。以全草入药。蜜柑草味淡,性凉,具有清热利湿、清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感冒、眼结膜炎、暑热腹泻、痢疾、夜盲症、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症状。

土草果,为姜科豆蔻属植物广西豆蔻的果实,茎高约1米;根茎细长,匍匐。叶片披针形,长11-73厘米,宽1.5-8.5厘米,顶端长渐尖,边缘有短刚毛,基部通常楔形,叶背主脉两侧密被贴伏的短柔毛,几无柄;叶舌长2-4毫米。土草果味辛,性温,具有理气、开胃、安胎的功效,常用于脘腹胀痛、食欲不振、胎动不安等症状。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芙蓉叶,清肺凉血、化痰平喘;栗叶,清肺止咳、解毒消肿;鸡蛋参,健脾、补血养气、生津清热;铺地黍,清热平肝、利湿解毒;高粱七,清肺热、益气血;蜜柑草,清热利湿、清肝明目;土草果,理气、开胃、安胎。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脾的健运,促进肺的肃降,以达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23位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的人群,连续食用8天,每日15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6人,有效率为69.56%;连续食用15天,每日15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人18,有效率为78.26%。

实施例3,一种芙蓉叶风味栗叶棒棒糖,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芙蓉叶预处理:取晒干的芙蓉叶,放入35℃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洗净杂质,切成1厘米长的碎段,加入芙蓉叶重2倍的水,后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打浆机打浆,制得芙蓉叶浆,后加入芙蓉叶浆重1.8%的甜酒曲,密封静置发酵,待酒精度达到0.8%体积比,结束发酵;

B.栗叶预处理:取晒干的栗叶,除去杂质,放入45℃的温水中浸泡50分钟,捞起后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切成1厘米长的碎段,加入栗叶重1倍的水,后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打浆机打浆,制得栗叶浆;

C.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取中药材鸡蛋参15%、铺地黍25%、高粱七15%、蜜柑草15%、土草果10%、黄槿10%、斩龙草10%,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倍的水,浸泡1小时,再煎煮60分钟,后连同煎煮液一起倒入装有100目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中药浆;

D.珊瑚糖制作:取适量的白砂糖,放入溶糖锅中,加入白砂糖重25%的糖粉、18%的鸡蛋清,搅拌至糊状,再加入白砂糖重1倍的水,用大火熬制50分钟,后继续搅拌,待冷却,制得珊瑚糖;

E.糖液制作:取珊瑚糖450kg、水120kg、中药浆10kg、栗叶浆90kg,置入溶糖锅中,加热至110℃,持续60分钟,制得糖液;

F.成型、冷却:将发酵后的芙蓉叶浆和糖液按照1:2的比例一起倒入棒棒糖模具中,搅拌均匀,再插入可食用纸棒,冷却成型,制得芙蓉叶风味棒棒糖;

G.包装、贮存:将芙蓉叶风味棒棒糖用已杀菌的包装纸进行包装,并迅速封口,检验后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存放。

黄槿,为锦葵科植物黄槿的叶、根,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米,胸径粗达60厘米;树皮灰白色;小枝无毛或近于无毛,很少被星状绒毛或星状柔毛。黄槿具有清热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咳嗽、痰火郁结、咯痰黄稠、肺热咳嗽等症状。

斩龙草,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羽叶千里光的根及全草,根茎两侧和下面生多数黄棕色或红棕色细根,根直径约1mm,质脆易断。茎圆柱形,直径0.3-0.6cm。上部多分枝;表面绿黄色,具明显纵条纹,密被蛛丝状毛;质硬而脆,折断面见髓部大,白色。斩龙草味微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目赤、痈肿疮疖等症状。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芙蓉叶,清肺凉血、化痰平喘;栗叶,清肺止咳、解毒消肿;鸡蛋参,健脾、补血养气、生津清热;铺地黍,清热平肝、利湿解毒;高粱七,清肺热、益气血;蜜柑草,清热利湿、清肝明目;土草果,理气、开胃、安胎;黄槿,清热止咳、解毒消肿;斩龙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利用以上九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肝的升发,脾的健运,促进肺的肃降,以达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3经28位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的人群,连续食用8天,每日15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1人,有效率为75%;连续食用15天,每日15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人24,有效率为85.71%。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