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2996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焙烤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以昏鸡头、刺天茄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材,制得的一种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



背景技术:

昏鸡头,又名鸡脑壳、鸡公头、鸡头枣、鸡老盖、铁狼鸡、小贯众、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小晕鸡头、大叶狼衣、地鸡头、凤凰衣、小叶贯众、小鸡娃菜,是鳞毛蕨科植物山地贯众的根茎。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性平,味苦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散痰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热病斑疹、痧秽中毒、疟、痢、肝炎、肝阳眩晕头痛、吐血便血、血崩、带下、乳痈、瘰疬、跌打损伤。

刺天茄,又名苦果、苦天茄、野海椒、颠茄、钉茄、丁茄子、袖扣果、生刺矮瓜、紫花茄、鸡刺子、黄水荞,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微苦,性寒。有消炎解毒、镇静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病、跌打疼痛、神经性头痛、胃痛、牙痛、乳腺炎、腮腺炎。

还筒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果实,味甘,性寒,具有补虚定风之功效。常用于眩晕,眼黑,头风头痛,少气失精,须发早白。

飞廉,别名飞轻、天荠、伏猪、伏兔、飞雉、木禾、飞廉蒿、老牛错、红花草、刺打草、雷公菜、大力王、枫头棵、飞帘、红马刺、刺盖、刺萝卜、大蓟、老牛锉,为菊科植物丝毛飞廉与节毛飞廉的全草或根。味微苦,性凉。具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感冒咳嗽、头痛眩晕、风湿痹痛、吐血、衄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

谷精草,又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鱼眼草、天星草、佛顶珠、灌耳草,是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的花序。味辛、甘,性平。具有祛风散热、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面包条是一种休闲小零食,简单便于制作,以黄油、面粉、鸡蛋、白砂糖为主材。非油炸健康食品,低油脂,低热量,口感甜、酥、脆,制作取食都很方便。一款以昏鸡头、刺天茄为主要原料,还筒子、飞廉、谷精草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昏鸡头、刺天茄为原料,同时添加还筒子、飞廉、谷精草开发出一种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面包条的一项空白。

一种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昏鸡头预处理:取新鲜的昏鸡头,洗净切成2-3厘米长的碎段,后加入昏鸡头碎段重0.3-0.5%的纤维素酶,0.2-0.4%的果胶酶,加热至38-42℃,保持30-40分钟,后装入有80-100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酶解昏鸡头泥;

B.刺天茄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新鲜的刺天茄,洗净,沥干体表水,放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再通过连续螺旋压榨机压榨,制得刺天茄果浆;

C.中药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还筒子、飞廉、谷精草,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15倍的水,浸泡2-3小时,再煎煮30-60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配料:取黄油29-36重量份,室温下软化,入和面机,将细砂糖22-27重量份入软化的黄油中打发,倒入鸡蛋液20-25重量份,细盐0.35-0.45重量份,打发至混合均匀;

E.面团的制作:取酶解昏鸡头泥5-10重量份,刺天茄果浆5-10重量份,中药浆3-5重量份,加入白糖黄油蛋液中,搅拌均匀,取低筋面粉80-100重量份,泡打粉1.5-1.8重量份,过80-100目网筛,倒入昏鸡头刺天茄中药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启动和面程序,至面团成型;

F.冷藏:将面团装入保鲜袋,压成0.7-1.2cm厚扁平面片,放入冷藏室冷藏2-3小时;

G.成型、焙烤:将冷藏后的面团取出,切成1-2cm宽度的条状面块,入烤箱,控制温度180-200℃,焙烤15-20分钟;

H.包装、贮藏:将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成品用食品级包装物进行包装,经检验合格,贮存于清洁、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本发明步骤B中也可以通过榨汁机取浆。

本发明步骤C中一定比例的中药材为以下原料重量比: 还筒子15-25%、飞廉50-60%、谷精草25-35%。

本发明步骤D中细砂糖、细盐可分2-4次加入,即每次加入部分细砂糖、细盐并打发均匀,反复操作2-4次至全部打发完成。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昏鸡头,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散痰止血;刺天茄,消炎解毒、镇静止痛;还筒子,补虚定风;飞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消肿;谷精草,祛风散热、明目退翳。利用以上五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祛风除湿、清热平肝的功效。

本发明以昏鸡头、刺天茄为原料,同时添加还筒子、飞廉、谷精草,制作出一种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其充分利用昏鸡头、刺天茄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祛风除湿、清热平肝的功效。制得的成品清甜香脆,且保健功能突出,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头痛眩晕、头风头痛人群的不适。其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符合人们营养健康需求,顺应潮流发展趋势。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昏鸡头预处理:取新鲜的昏鸡头,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碎段,后加入昏鸡头碎段重0.35%的纤维素酶,0.25%的果胶酶,加热至39℃,保持32分钟,后装入有85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酶解昏鸡头泥;

B.刺天茄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新鲜的刺天茄,洗净,沥干体表水,放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再通过连续螺旋压榨机压榨,制得刺天茄果浆;

C.中药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还筒子20%、飞廉50%、谷精草30%,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1倍的水,浸泡2小时,再煎煮40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配料:取黄油36kg,室温下软化,入和面机,将细砂糖27kg入软化的黄油中打发,倒入鸡蛋液25kg,细盐0.45kg,打发至混合均匀;

E.面团的制作:取酶解昏鸡头泥10kg,刺天茄果浆10kg,中药浆5kg,加入白糖黄油蛋液中,搅拌均匀,取低筋面粉100kg,泡打粉1.8kg,过80目网筛,倒入昏鸡头刺天茄中药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启动和面程序,至面团成型;

F.冷藏:将面团装入保鲜袋,压成0.8cm厚扁平面片,放入冷藏室冷藏2小时;

G.成型、焙烤:将冷藏后的面团取出,切成1.2cm宽度的条状面块,入烤箱,控制温度185℃,焙烤20分钟;

H.包装、贮藏:将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成品用食品级包装物进行包装,经检验合格,贮存于清洁、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本发明实施例1经13位头痛眩晕、头风头痛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5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8人,有效率为61.54%;连续食用20天,每日5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9人,有效率为69.23%。

实施例2,一种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昏鸡头预处理:取新鲜的昏鸡头,洗净切成2.5厘米长的碎段,后加入昏鸡头碎段重0.4%的纤维素酶,0.3%的果胶酶,加热至40℃,保持34分钟,后装入有90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酶解昏鸡头泥;

B.刺天茄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新鲜的刺天茄,洗净,沥干体表水,放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再通过连续螺旋压榨机压榨,制得刺天茄果浆;

C.中药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还筒子15%、飞廉27%、谷精草12%、皂柳根22%、火油草24%,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倍的水,浸泡2.5小时,再煎煮45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配料:取黄油43.5kg,室温下软化,入和面机,将细砂糖33kg入软化的黄油中打发,倒入鸡蛋液30kg,细盐0.525kg,打发至混合均匀;

E.面团的制作:取酶解昏鸡头泥7.5kg,刺天茄果浆7.5kg,中药浆4.5kg,加入白糖黄油蛋液中,搅拌均匀,取低筋面粉120kg,泡打粉2.25kg,过90目网筛,倒入昏鸡头刺天茄中药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启动和面程序,至面团成型;

F.冷藏:将面团装入保鲜袋,压成0.9cm厚扁平面片,放入冷藏室冷藏2.5小时;

G.成型、焙烤:将冷藏后的面团取出,切成1.5cm宽度的条状面块,入烤箱,控制温度190℃,焙烤18分钟;

H.包装、贮藏:将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成品用食品级包装物进行包装,经检验合格,贮存于清洁、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皂柳根,又名毛狗条根,是为杨柳科植物皂柳的根。味辛、苦、涩,性凉。具有祛风除湿,解热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头风头痛。

火油草,又名走马风,是菊科植物千头艾纳香的叶。气微,味微苦,性平。具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昏鸡头,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散痰止血;刺天茄,消炎解毒、镇静止痛;还筒子,补虚定风;飞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消肿;谷精草,祛风散热、明目退翳;皂柳根,祛风除湿,解热止痛;火油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祛风除湿、清热平肝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经25位头痛眩晕、头风头痛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5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6人,有效率为64%;连续食用20天,每日5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8人,有效率为72%。

实施例3,一种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昏鸡头预处理:取新鲜的昏鸡头,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碎段,后加入昏鸡头碎段重0.45%的纤维素酶,0.35%的果胶酶,加热至41℃,保持36分钟,后装入有100网筛的打浆机进行打浆,制得酶解昏鸡头泥;

B.刺天茄预处理:取表皮完整、新鲜的刺天茄,洗净,沥干体表水,放入破碎机进行破碎,再通过连续螺旋压榨机压榨,制得刺天茄果浆;

C.中药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还筒子12%、飞廉20%、谷精草9%、皂柳根14%、火油草16%、臭梧桐花10%、中华石楠8%、白钩藤11%,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3倍的水,浸泡3小时,再煎煮55分钟,除去中药渣,制得中药浆;

D.配料:取黄油54kg,室温下软化,入和面机,将细砂糖40.5kg入软化的黄油中打发,倒入鸡蛋液37.5kg,细盐0.675kg,打发至混合均匀;

E.面团的制作:取酶解昏鸡头泥15kg,刺天茄果浆15kg,中药浆7.5kg,加入白糖黄油蛋液中,搅拌均匀,取低筋面粉150kg,泡打粉2.7kg,过100目网筛,倒入昏鸡头刺天茄中药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启动和面程序,至面团成型;

F.冷藏:将面团装入保鲜袋,压成1cm厚扁平面片,放入冷藏室冷藏3小时;

G.成型、焙烤:将冷藏后的面团取出,切成1.8cm宽度的条状面块,入烤箱,控制温度195℃,焙烤16分钟;

H.包装、贮藏:将昏鸡头刺天茄风味面包条成品用食品级包装物进行包装,经检验合格,贮存于清洁、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臭梧桐花,又名龙船花、后庭花,是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花,多生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和溪边,村旁。资源分布:原产于我华东、华中至东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华北、燕青园艺中心有引种。味苦微辛,性平。具有祛风、降压、止痢的功效,主治风气头痛、高血压病、痢疾、疝气。

中华石楠,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石楠的根或叶。味辛、苦,性平,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肾虚脚膝酸软、头风头痛、跌打损伤。

白钩藤,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白钩藤的带钩的藤。分布于广西、云南。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热平肝、活血通经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昏鸡头,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散痰止血;刺天茄,消炎解毒、镇静止痛;还筒子,补虚定风;飞廉,祛风、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消肿;谷精草,祛风散热、明目退翳;皂柳根,祛风除湿,解热止痛;火油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臭梧桐花,祛风、降压、止痢;中华石楠,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白钩藤,清热平肝、活血通经。利用以上十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祛风除湿、清热平肝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3经29位头痛眩晕、头风头痛的人群,连续食用10天,每日40克,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19人,有效率为65.52%;连续食用20天,每日40克以上,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为23人,有效率为79.31%。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