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泡菜发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3914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泡椒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分段式泡菜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泡菜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发酵蔬菜制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物,深受人们的喜爱。用传统方法加工生产的泡椒,一般开坛后十来天就失去了鲜味,变得越来越酸,且不脆不香,呈扁软形态。无论是口感和外形都变化较大。目前市场上包装的泡椒产品,虽存放时间较长,但通常使用添加剂保鲜,对于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追求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是人们的首选,因此,对于采用添加剂保鲜的食品人们渐渐失去了信心,其市场正在一步步萎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泡菜技术生产出来的泡菜不耐储存、品质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分段式泡菜发酵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一种分段式泡菜发酵方法,步骤如下:

(1)把蔬菜整理、清洗,于阴凉通风处沥干水;

(2)将沥干后的蔬菜放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捞出拌入蔬菜质量5%的食盐,静置1~2小时;

(3)将处理后的蔬菜倒入陶缸或发酵池,填紧摇实,菜面用青竹板编成网格扎紧;

(4)高温培菌:将pH值为4.5的乳酸菌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5%的蔗糖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的食盐水按照4∶1∶5的比例配置成发酵液,将发酵液加入陶缸或发酵池,使液面漫过菜面,在25~32℃室温下,发酵7~10天;

(5)恒温增香:待缸内不再冒出气泡,pH值达到5~5.5时,用自吸泵抽干陶缸或发酵池中的溶液;然后灌注满预先培育好的香辛料混合溶液,使液面漫过菜面,在22~24℃室温下继续增香发酵18~24天;

所述香辛料混合溶液的制备:是将大蒜、生姜、花椒、桂皮、枸杞按照3kg、4kg、0.05kg、0.03kg和0.01kg的比例混合粉碎,得到香辛料;按照7.09kg香辛料、100kg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盐水溶液的比例把香辛料放入10%的盐水溶液中浸泡10-15天过滤所得;

(6)低温保脆:检查陶缸或发酵池内发酵情况,及时剔除色泽不均匀、散软的产品,在18~20℃室温下,继续密封发酵50~70天,即可。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发酵温度的控制,确保前期迅速发酵成熟,有效缩短了泡菜发酵周期,中期和后期改用恒温增香和低温保脆的发酵方式,改善泡菜品质的同时,有效控制了亚硝酸盐的含量,减少了食品安全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250kg辣椒的分段式发酵,涉及的溶液浓度为质量百分比浓度,具体如下:

(1)选择装量为500kg的陶坛2只清洗干净放入发酵车间中,将室温调节至28℃左右,在其中1只中制备乳酸菌混合溶液备用,乳酸菌溶液、0.05%蔗糖和3%的食盐水的比例4∶1∶5,将pH值调节为4.5;

(2)挑选同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辣椒250kg,去蒂洗净,于阴凉处沥干水;

(3)将沥干后的辣椒放入0.1%的氢氧化钙水中浸泡15~20分钟,捞出拌入辣椒质量5%的食盐,静置2小时;

(4)将处理后的辣椒倒入500kg容量的陶缸中,填紧摇实,菜面用青竹板编成网格扎紧;

(5)将(1)制备好的溶液抽入装好辣椒的陶缸中,液面漫过菜面,在25~32℃下,发酵7~10天;

(5)待缸内不再冒出气泡,pH值达到5~5.5时,用自吸泵抽出陶缸底层溶液,灌注满预先培育好的香辛料混合溶液,在22℃室温下继续增香发酵21天;

(6)检查陶缸内发酵情况,及时剔除发酵不好的产品,在18℃室温下,继续密封发酵60天,即可。

开缸盛出发酵成熟的泡椒,整理后按每包1.00kg/包入袋,灌入同等重量过滤干净的原缸老水,抽真空封口。

上述涉及的所述香辛料混合溶液的制备:是将大蒜、生姜、花椒、桂皮、枸杞按照3kg、4kg、0.05kg、0.03kg和0.01kg的比例混合粉碎,得到香辛料;按照7.09kg香辛料、100kg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盐水溶液的比例把香辛料放入10%的盐水溶液中浸泡15天过滤所得。

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泡制辣椒;对其它蔬菜,例如豇豆、白菜、萝卜、蒜头等泡菜均适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