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外源诱导降低新鲜茶叶中苦涩味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1593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外源诱导降低新鲜茶叶中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拥有几千年的种茶、制茶和饮茶历史。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消费市场不断开拓,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茶叶种植地气候多高温干旱,由于高温和缺水的作用,夏秋季节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因此,采用常规的绿茶加工工艺,苦涩味较重,严重影响茶叶的内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通过外源诱导降低新鲜茶叶中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外源诱导降低新鲜茶叶中苦涩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茶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非茶杂质,再将新鲜茶叶进行萎凋摊放,直至萎凋叶的含水量为70-75%;

(2)将上述萎凋处理后的进行杀青处理,再进行回潮处理,将回潮处理后的茶青进行揉捻处理,最后将揉捻处理的茶叶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茶叶的含水率4-6%;

(3)在上述烘干后的茶叶表面喷洒还原性糖溶液,摊放处理,进行第三次烘干,取出茶叶摊凉至室温,得到处理后的茶叶。

所述步骤(1)中萎凋摊放在可控温湿度条件下摊放,温度为20-30℃,湿度为55-65%,时间为4-6h。

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烘焙温度控制在55-65℃,第二次烘焙温度控制在80-95℃。

所述步骤(3)中第三次烘焙为将茶叶置于135℃的烘箱中烘焙40-45min。

所述步骤(3)中还原性糖溶液为浓度为25-36wt%葡萄糖水溶液或麦芽糖水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还原性糖溶液辅助烘焙,使茶叶吸收还原性糖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增加茶叶中糖的含量,使茶叶在烘焙过程中加速焦糖化反应缩短茶叶的烘焙时间,同时除了茶叶中的苦涩味,使烘焙出来的茶叶色泽乌润、浓醇爽口、高香馥郁,而且不需要冷藏,大大降低了茶叶保存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通过外源诱导降低新鲜茶叶中苦涩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茶叶进行分级处理,去除非茶杂质,再将新鲜茶叶进行萎凋摊放,直至萎凋叶的含水量为70-75%;

(2)将上述萎凋处理后的进行杀青处理,再进行回潮处理,将回潮处理后的茶青进行揉捻处理,最后将揉捻处理的茶叶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茶叶的含水率4-6%;

(3)在上述烘干后的茶叶表面喷洒还原性糖溶液,摊放处理,进行第三次烘干,取出茶叶摊凉至室温,得到处理后的茶叶。

所述步骤(1)中萎凋摊放在可控温湿度条件下摊放,温度为20-30℃,湿度为55-65%,时间为4-6h。

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烘焙温度控制在55-65℃,第二次烘焙温度控制在80-95℃。

所述步骤(3)中第三次烘焙为将茶叶置于135℃的烘箱中烘焙40-45min。

所述步骤(3)中还原性糖溶液为浓度为25-36wt%葡萄糖水溶液或麦芽糖水溶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所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