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猪血丸子加工设备,属于食品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猪血丸子又称豆腐丸子、圆子粑和血丸子,是湖南隆回县的传统家常菜肴,以其特有的色、软、香、味俱佳而颇受消费者的喜爱,加工制作猪血圆子成本低、效益好,工艺简单易学,其以豆腐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的猪肉和新鲜猪血,鸭、鸡、鹅血也可;其配料比是10∶3∶1,即10千克豆腐配3千克肥肉、1千克鲜猪血;辅助料食盐1.5千克(以舌舔不咸为宜),五香、八角粉各10克,辣椒粉适量;现有的加工方法是:首先将豆腐置于白布包内,悬挂高处晾1天,晾干后倒入铝盆或铁锅中,用双手把豆腐捏成糊状,以豆腐内手感无颗粒即可;接着将鲜猪肉去皮,切成玉米粒大小,以小火炒至肉将出油即可;接着将豆腐、猪肉、猪血、食盐、五香粉、八角(大料)等配料混匀;接着按每个圆子重0.3千克~0.4千克,逐个捏成椭圆形球状,现有的猪血丸子加工时,均为纯手工工艺,其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猪血丸子加工设备,生产效率高,且加工出的猪血丸子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猪血丸子加工设备,包括拌料机构、螺旋输送机构和制丸机构;加工时,将豆腐、猪肉、猪血、食盐、五香粉、八角(大料)等配料投入到拌料机构,通过拌料机构将其混匀;接着通过螺旋输送机构将混匀的原料再次混合后,接着通过制丸机构按每个圆子重0.3千克~0.4千克,逐个制成椭圆形球状;
所述拌料机构包括筒体,及安装于筒体顶部的盖板,及贯穿盖板的搅拌桨;及安装于盖板外侧,且与搅拌桨安装的动力机构;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阀板;搅拌时,先将阀板与桶体闭合,完成搅拌后,将其送至螺旋输送机构;
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螺旋筒,及安装于螺旋筒内侧的螺缸,及与螺缸安装的动力电机;
所述制丸机构包括与螺旋筒输出端垂直安装的分流排;所述分流排其输出端设置有开口向下且中空的上半球罩;所述分流排下方设置有座体;所述座体上铰接有多个开口向上的下半球罩;所述座体底部设置有主伸缩缸;所述座体与下半球罩底部靠近铰接处安装有内翻转伸缩缸;加工时,先通过主伸缩缸上升,使上半球罩和下半球罩闭合,接着通过分流排将原料送至各个上半球罩,完成原料注入后,通过主伸缩缸下行,此时,通过内翻转伸缩杆翻转,将完成成型的猪血圆子导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制丸机构于下半球罩交接处外侧下部安装有传送带,通过传送带将成型的猪血丸子送至筛网。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与搅拌桨安装的减速机,及与减速机安装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猪血丸子加工设备,其将拌料、加压输送和制丸一体制成,加工过程中,生产效率高,且加工出的猪血丸子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流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猪血丸子加工设备,包括拌料机构、螺旋输送机构和制丸机构;加工时,将豆腐、猪肉、猪血、食盐、五香粉、八角(大料)等配料投入到拌料机构,通过拌料机构将其混匀;接着通过螺旋输送机构将混匀的原料再次混合后,接着通过制丸机构按每个圆子重0.3千克~0.4千克,逐个制成椭圆形球状;
所述拌料机构包括筒体1,及安装于筒体1顶部的盖板2,及贯穿盖板2的搅拌桨3;及安装于盖板2外侧,且与搅拌桨3安装的动力机构4;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有阀板5;搅拌时,先将阀板5与桶体闭合,完成搅拌后,将其送至螺旋输送机构;
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螺旋筒6,及安装于螺旋筒6内侧的螺缸(未图示),及与螺缸安装的动力电机7;
所述制丸机构包括与螺旋筒输出端垂直安装的分流排8;所述分流排8其输出端设置有开口向下且中空的上半球罩9;所述分流排8下方设置有座体10;所述座体10上铰接有多个开口向上的下半球罩11;所述座体10底部设置有主伸缩缸12;所述座体10与下半球罩11底部靠近铰接处安装有内翻转伸缩缸13;加工时,先通过主伸缩缸上升,使上半球罩和下半球罩闭合,接着通过分流排8将原料送至各个上半球罩,完成原料注入后,通过主伸缩缸下行,此时,通过内翻转伸缩杆翻转,将完成成型的猪血圆子导出。
所述制丸机构于下半球罩11交接处外侧下部安装有传送带14,通过传送带将成型的猪血丸子送至筛网。
所述筒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5。
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与搅拌桨安装的减速机16,及与减速机安装的电机17。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