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茶叶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012阅读:241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茶叶烘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炒茶烘干阶段对于茶叶的品质非常关键,这个阶段直接决定了茶叶的口感。传统的炒茶烘干阶段完全由人工辅助烘干设备完成,采用燃煤锅炉作为热源,利用助燃风机控制锅炉火力大小,利用加热风机将锅炉内的热风吹送至烘干滚筒内,凭炒茶人员的个人经验控制炒干滚筒内的温度和滚筒的旋转速度,以达到最佳的炒制效果。此方法对炒制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有较多的炒制经验,而且炒制过程需要全程跟踪,工人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且炒茶人员经验良莠不齐,对于茶叶出品的质量不好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茶叶烘干机,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对每个阶段的炒制时间、温度和转速进行设置,实现茶叶自动炒制,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大大节省了人工,且对炒制人员的技术要求低,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所述的全自动茶叶烘干机,包括茶叶烘干机、自动控制装置,茶叶烘干机与热风炉连接,热风炉上设有加热风机和助燃风机;茶叶烘干机的滚筒上设有三个以上的热电偶,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变频器和温度传感器,加热风机、助燃风机及茶叶烘干机的动力装置分别与变频器连接,热电偶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电偶为三个,分别设置在茶叶烘干机滚筒的前、后及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ARM Contex M3微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热电偶为K型热电偶。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增设自动控制装置,对茶叶烘干每个阶段的炒制时间、温度和转速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实现茶叶的自动炒制,且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大大节省了人工;

2、本实用新型对炒制人员的技术要求低,通过自动控制装置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大大提高了制茶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茶叶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自动控制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1、加热风机;2、热风炉;3、助燃风机;4、茶叶烘干机;5、滚筒;6、热电偶;7、动力装置;8、自动控制装置;9、控制器;10、变频器;11、温度传感器;12、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全自动茶叶烘干机,包括茶叶烘干机4,茶叶烘干机4与热风炉2连接,热风炉2上设有加热风机1和助燃风机3;还包括自动控制装置8,茶叶烘干机4的滚筒5上设有三个以上的热电偶6,所述自动控制装置8包括控制器9、变频器10、温度传感器11和报警装置12,报警装置12与控制器9连接,加热风机1、助燃风机3及茶叶烘干机4的动力装置7分别与变频器10连接,热电偶6通过温度传感器11与控制器9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热电偶6为三个,分别设置在茶叶烘干机4滚筒5的前、后及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8的设定将茶叶炒制分为以下阶段:

1、滚筒预热:茶叶炒制时,滚筒5内温度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后方可投料,这一阶段即预热阶段,动力装置7控制滚筒5正转,加热风机1通过热风炉2对茶叶烘干机4的滚筒5进行预热,此阶段不设定运行时间只设定滚筒5的转速和所要达到的预热温度,温度达到设定高温后,将待加工的茶叶投入滚筒5内,进入下一阶段;

2、炒制阶段:根据需要设置动力装置7的转速、炒制时间,滚筒5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利用加热风机1和助燃风机3自动控制滚筒5内的温度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

3、根据茶叶口感需求,可进行多次炒制;

4、出料:动力装置7控制滚筒5反转,开始出料,出料完成后本实用新型自动停止运行,进入待机运行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