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制作包子的设备,属于食品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笼包成形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小笼包是圆形的,包子外侧的面皮上带有均匀的褶皱,面皮内侧包裹有各种馅料。手工的小笼包制作过程,包括有取面皮、放馅、制作褶皱以及捏紧封口等步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包括小笼包在内的各种成形食品需求增大,也方便家庭、食堂、餐馆等进行快速的就餐使用。现有的机械式包子机,一般使用的都是未经发酵的面皮,且主要适用于制作普通的包子,用于制作小笼包时,也通常采用模具挤压产生褶皱,和人工的制作过程不尽相同,影响食用口感;另外,制作包子的效率较低,结构相对复杂,易出现故障而增加使用成本。
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4026180 A)公开了“一种用于包子机的压花模具及包子机”,压花模具包括刀盘、花刀、限位件和驱动部,花刀设置在刀盘内,限位件限制花刀运动路径为直线、驱动部驱动花刀在压花初始位置和压花终止位置之间进行移动,花刀上设置有压花槽,花刀在由压花初始位置向压花终止位置的运动过程中通过压花槽对未成形的包子进行压花,以在未成形的包子上形成褶皱。该发明的压花模具在花刀的去程中对未成形包子一次压花成形, 和手工的小笼包制作工艺不同,会较低食用口感,另外,该包子机结构较为复杂。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901889Y)公开了一种“小笼包成形机”,在由电机带动的主轴1上连接凸轮2和凸轮3,凸轮上方安装轴承支架6,实心轴4下端的小轮连接凸轮2的边缘,套装在实心轴外面的空心轴5下端的小轮连接凸轮3的边缘,实心轴4顶端连接制作包子褶皱机构,实心轴5上端连接捏紧包子口机构。该实用新型制作小笼包的过程模拟了人工手动方式的步骤,但在制作包子口机构中采用拉紧弹簧保持叶片动作的一致性,使用一段时间后,该拉紧弹簧易出现故障或折断,维修的工作量较大,另外,该小笼包成形机只能单个单个的生产,无法实现生产线作业,因而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笼包成形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小笼包成形机,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所述实心轴套装在空心轴外面,实心轴和空心轴的下端分别安装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所述实心轴通过轴承支架固定,轴承支架上侧安装空心的圆筒,所述实心轴和空心轴的上端分别安装第二圆盘、第一圆盘,第一圆盘侧面设有凹槽,第二圆盘设在第一圆盘上侧,所述实心轴上端连接制作包子褶皱机构,空心轴上端连接捏紧包子口机构,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下侧安装起伏移动机构;所述制作包子褶皱机构包括多个成形爪,成形爪下端插入第一圆盘外周径向开设的插槽内,成形爪铰接安装在第二圆盘的外周,所述实心轴上在第二圆盘下侧套装有用于打开成形爪的推板和压紧弹簧,压紧弹簧设在推板下侧,所述压紧弹簧的下端固定,其上端可随推板活动。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小笼包成形机,所述成形爪下端设有钩部,多个所述成形爪的钩部内安装带弹性的拉紧圈。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小笼包成形机,所述拉紧圈为橡皮筋。
如上所述的小笼包成形机,所述推板与成形爪下端接触部位设有弧形凹槽。推板也可以制作成开口向上的碗状结构,所述成形爪下端伸入开口内并与碗状结构内壁活动接触。
如上所述的小笼包成形机,所述压紧弹簧下侧的实心轴上套装固定筒,固定筒通过调节螺栓与实心轴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小笼包成形机,所述捏紧包子口机构包括多个连杆,连杆下端穿过圆筒壁上开设的竖向缝隙后伸入第一圆盘的凹槽内,连杆下部与圆筒铰接安装,所述圆筒上部设有径向开设的多个通孔,通孔内插有滑块,滑块一端伸入圆筒内部,其另一端插入连杆上部的条形孔内。该捏紧包子口机构也可以是,包括圆筒壁上开设的多个竖向缝隙,竖向缝隙内安装弧形的捏紧爪,捏紧爪下部与圆筒铰接安装,其下端穿过竖向缝隙后伸入第一圆盘的凹槽内,多个所述的捏紧爪上端可在圆筒内侧形成捏紧口。
如上所述的小笼包成形机,所述起伏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固定在电机轴上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分别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接触。该起伏机构也可以采用,包括电机以及二根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形凸轨,二根环形凸轨分别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接触,所述电机可带动轴承支架绕环形凸轨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小笼包成形机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改进,制作包子褶皱机构中采用新的设计构思来替换原有的叶片打开和闭合动作,通过推板、压紧弹簧、拉紧圈以及圆筒内壁的配合,使的成形爪的动作更流畅,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工作量,尤其是带弹性的拉紧圈相对于拉紧弹簧,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第二圆盘下侧设置的推板能更好的保持成形爪统一的动作性能。
2、捏紧包子口机构可以采用,通过直接在圆筒壁上开设多个竖向缝隙,竖向缝隙内安装弧形的捏紧爪,捏紧爪下部与圆筒铰接安装,其下端穿过竖向缝隙后伸入第一圆盘的凹槽内,多个所述的捏紧爪上端可在圆筒内侧形成捏紧口。使其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能有效缩短该机构工序需要的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在起伏移动机构中,可采用二根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形凸轨上安装多个小笼包成形机,实现连续的生产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二根环形凸轨分别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接触,多个小笼包成形机通过轴承支架固定在一个机架上,利用电机带动机架绕环形凸轨旋转。环形凸轨的结构和凸轮结构类似,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空心轴和实现轴上下起伏运动,进而实现小笼包的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处于放包子皮和包子馅的状态。
图2是图1的局部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另一种状态参考图,处于制作包子褶皱的状态。
图4是图3的局部左视图。
图5是图1的另一种状态参考图,处于制作捏紧包子口的状态。
图6是图5的局部左视图。
图7是图5中所述制作包子褶皱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的俯视图。
图9是图1中所述圆筒的主视图。
图10是图1中所述起伏机构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11是图10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空心轴,2-实心轴,3-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轴承支架,6-圆筒,7-第一圆盘,8-第二圆盘,9-凹槽,10-成形爪,11-推板,12-压紧弹簧,13-固定筒,14-调节螺栓,15-竖向缝隙,16-捏紧爪,17-电机轴,18-第一凸轮,19-第二凸轮,20-环形凸轨,21-包子皮,22-包子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小笼包成形机,包括空心轴1和实心轴2,实心轴2套装在空心轴1外面,实心轴2和空心轴1的下端分别安装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实心轴2通过轴承支架5固定,轴承支架5上侧安装空心的圆筒6,实心轴2和空心轴1的上端分别安装第二圆盘8、第一圆盘7,第一圆盘7侧面设有凹槽9,第二圆盘8设在第一圆盘7上侧,实心轴2上端连接制作包子褶皱机构,空心轴1上端连接捏紧包子口机构,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下侧安装起伏移动机构;制作包子褶皱机构包括多个成形爪10,成形爪10下端插入第一圆盘7外周径向开设的插槽内,成形爪10铰接安装在第二圆盘8的外周,实心轴2上在第二圆盘8下侧套装有用于打开成形爪10的推板11和压紧弹簧12,压紧弹簧12设在推板11下侧,压紧弹簧12的下端固定,其上端可随推板11活动。
本实施例中成形爪10下端设有钩部,多个成形爪10的钩部内安装带弹性的拉紧圈。进一步的,拉紧圈采用橡皮筋。
如图7所示,为了顺利的打开成形爪10,本实施例中推板11采用开口向上的碗状结构,成形爪10下端伸入开口内并与碗状结构内壁活动接触。推板11也可以制成,在其位于成形爪10下端接触部位设有弧形凹槽结构。采用碗状结构和弧形凹槽结构对比,碗状结构的推板11更有利于成形爪10的打开和闭合,摩擦阻力较小。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压紧弹簧12下侧的实心轴2上套装固定筒13,固定筒13通过调节螺栓14与实心轴2固定连接。设置固定筒13方便调节压紧弹簧12对推板11的挤压力,便于使用。
如图1、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捏紧包子口机构,包括圆筒6壁上开设的多个竖向缝隙15,竖向缝隙15内安装弧形的捏紧爪16,捏紧爪16下部与圆筒6铰接安装,其下端穿过竖向缝隙15后伸入第一圆盘7的凹槽9内,多个的捏紧爪16上端可在圆筒6内侧形成捏紧口。该捏紧包子口机构也可以设置成,包括多个连杆,连杆下端穿过圆筒6壁上开设的竖向缝隙15后伸入第一圆盘7的凹槽9内,连杆下部与圆筒6铰接安装,圆筒6上部设有径向开设的多个通孔,通孔内插有滑块,滑块一端伸入圆筒6内部,其另一端插入连杆上部的条形孔内。相对于通过连杆和滑块结构,采用捏紧爪16旋转,利用其上端形成捏紧口直接对包子口进行捏紧,使其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能有效缩短该机构工序需要的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起伏移动机构,可以采用由电机以及固定在电机轴17上的第一凸轮18和第二凸轮19构成,第一凸轮18、第二凸轮19分别与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接触。该起伏机构也可以采用由包括电机以及二根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形凸轨20构成,二根环形凸轨20分别与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接触,电机可带动轴承支架5绕环形凸轨20旋转。采用二根具有同一圆心的环形凸轨20上安装多个小笼包成形机,实现连续的生产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二根环形凸轨20分别与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接触,多个小笼包成形机通过轴承支架5固定在一个机架上,利用电机带动机架绕环形凸轨20旋转。环形凸轨20的结构和凸轮结构类似,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空心轴1和实现轴上下起伏运动,进而实现小笼包的制作。
以起伏机构采用凸轮结构为例,进行包子制作过程的说明:
使用时,如图1、图2所示,实心轴2下端的第一滚轮3沿着第一凸轮18的边缘转动,第二圆盘8位于圆筒6的上方,由于橡皮筋、推板11和压紧弹簧12的作用,成形爪10向外张开,此时,可在第二圆盘8和成形爪10围成的圆形区域之上依次放置包子皮21、包子馅22。如图3、图4所示,随着第一凸轮18在电机轴17的带动下旋转,实心轴2逐渐转到第一凸轮18的下凹处,第二圆盘8和成形爪10下落进入圆筒6内,成形爪10上部沿圆筒6内壁面滑动,并以其下部的铰接点向内侧转动,带动包子皮21周边向上弯起,并形成多道褶皱。如图5、图6所示,电机轴17继续带动第一凸轮18和第二凸轮19旋转,此时,由于第一凸轮18设有一段高度相近的凹处,实心轴2和褶皱包子褶皱机构的高度稍有下降;同时,空心轴1下端的第二滚轮4落入第二凸轮19的下凹处,第一圆盘7下落,由于捏紧爪16的下端伸入第一圆盘7的凹槽9,使得捏紧爪16绕其与圆筒6的铰接点转动,捏紧爪16的上端穿过圆筒6壁向内侧收紧,将包子皮21边缘处捏紧,实现包子收口。当捏紧爪16收口后,第二凸轮19转动带动第二滚轮4和第一圆盘7上移,方便第二圆盘8带动制作完成的小笼包伸出圆筒6外,方便取现和收集。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循环的小笼包生产制作。
本实施例公开的小笼包成形机,在原有的小笼包成形机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改进,制作包子褶皱机构中采用新的设计构思来替换原有的叶片打开和闭合动作,通过推板11、压紧弹簧12、拉紧圈以及圆筒6内壁的配合,使成形爪10的动作更流畅,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工作量,尤其是带弹性的拉紧圈相对于拉紧弹簧,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在第二圆盘8下侧设置的推板11能更好的保持成形爪10打开动作的统一性。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