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干果烘干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核桃烘干机,专利号为CN201420073383.0的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现存技术核桃烘干效率不高的问题,但还存在烘干效率不够理想,烘干不均匀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烘干效率较低,烘干不均匀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干果烘干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干果烘干机,包括风扇室、烘干室、电机、风扇和加热器,所述风扇室与烘干室相连,烘干室可以相对于风扇室转动,烘干室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风扇安装在风扇室内,加热器安装在烘干室的下方,利用加热器下方的反射板,将热能单向反射至上方的烘干室,烘干室上设置有可开关的入料口和通风孔,烘干室与风扇室相对的端板上设有通风孔,烘干室内部设置有齿状凸条,烘干室转动时干果能充分混合,使得干果烘干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干果从入料口倒入烘干室内,关闭入料口,打开加热器的开关、电机的开关与风扇开关,烘干室开始转动,烘干室内的干果也随之被搅拌,烘干室内部的齿状凸条能保证干果充分搅拌,烘干室下方有加热器,加热器下方设有反射板,将热能单向反射至上方的烘干室,充分利用热能,且加热器设置于烘干室外部,拆卸维修方便;当达到合适温度时,烘干室内部的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器不再加热,控制加热器处于保温状态。烘干室与风扇室相对的端板也设有通风孔,风扇吹出的热风通过通孔进入烘干室,可加快干果烘干速度。
作为优选:烘干室可以相对于风扇室转动,两者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
作为优选:烘干室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连接方式为皮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采用了上述结构的干果烘干机能够有效利用风力和热能,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成本低,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剖面图。
图3是图2的B-B视剖面图。
图4是图1的烘干室的左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电机、2—端部支撑件、3—烘干室、31—入料口、32—通风孔、33—齿状凸条、4—风扇室、5—风扇、6—反射板、61—加热器、62—连接板、7—安装支架、8—干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干果烘干机,包括风扇室4、烘干室3、电机1、风扇5和加热器61,所述风扇室4与烘干室3相连,烘干室3上设置有可开关的入料口31,圆周面均布若干通气孔32,烘干室3一端的轴与风扇室4轴承连接,另一端轴的穿过端部支撑件2并与其轴承连接,轴通过皮带与电动机1连接,烘干室3可相对风扇室4相对转动,风扇5安装在风扇室4内,烘干室2与风扇室相对的端板上设有通风孔,加热器61安装在烘干室3下方,加热器61下方安装有反射板6,烘干室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反射板6上部通过连接板62与端板支撑板2、风扇室4固连,底部通过安装支架7与安装面相连。
实施例2
一种干果烘干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烘干室3的内壁上设有齿状凸条33,在烘干室3转动时,能将干果充分搅拌,实现干果的均匀干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