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脱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849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蘑菇脱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蘑菇脱水器。



背景技术: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蘑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干蘑菇在被加工前,需要进行清洗和干燥等操作,以减少蘑菇上的杂质;蘑菇清洗后需要进行干燥,由于蘑菇在清洗后吸收了大量的水,所以为了加快蘑菇的干燥,需要先将蘑菇进行脱水处理。现有的做法一般是进行简单的沥干,由于蘑菇的吸水性比较强,水不容易从蘑菇中流出来,所以使蘑菇的干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蘑菇的干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蘑菇脱水器,适于进行蘑菇干制,能够提高干燥效率,满足当前实际生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蘑菇脱水器,包括机体和与机体相适配的机盖,所述机体内设有脱水室;所述机体包括金属的内壁和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聚氨酯制成的保温层;所述脱水室中设有用于放置蘑菇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底部连接有一竖直的转轴,所述转轴伸出机体外并与电机相连,电机驱动转轴自轴旋转;所述机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及排气孔;三通管的管Ⅰ与进气孔连通并伸入脱水室,三通管的管Ⅱ、管Ⅲ分别与低温热气管、高温热气管相连通,所述低温热气管内流通温度为30-50℃的热空气,所述高温热气管内流通温度为65-75℃的热空气,管Ⅰ、管Ⅱ与管Ⅲ的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与一控制器相连并由控制器控制阀门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蘑菇脱水器,通过三通管可以使用不同温度的热空气,只需通过三通电磁阀打开相应阀门即可,以合理地控制温度,提高干制品质,适于进行蘑菇干制;由于使用了双壁机体及增设了聚氨酯制成的保温层,其保温效果显著;使用时打开机盖,将待脱水蘑菇放置在置物槽中,相应热气管中的热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脱水室并通过排气孔排出,源源不断的热空气对蘑菇进行加热脱水,其干燥效率较高,利于提高产量,满足当前实际生产的需求;此外,电机驱动置物槽旋转,能够使蘑菇更加均匀地受热。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气孔设在距离机体顶部6cm-16cm处,所述排气孔设在距离机体底部1cm-3cm处;进气孔与排气孔相对设置,即分别设在机体上相对的两侧,以提高热空气的利用率。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供转轴穿过的轴孔,所述轴孔处设有轴承;轴承为滚动轴承结构,该结构有利于转轴的顺畅运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蘑菇脱水器包括机体1和与机体1相适配的机盖2,所述机体1内设有脱水室;所述机体包括金属的内壁和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聚氨酯制成的保温层11;所述机盖的纵截面为一向上凸起的弧形,机盖的弧度α为160°-200°;所述脱水室中设有用于放置蘑菇的置物槽3;所述置物槽3的底部连接有一竖直的转轴5,所述转轴5伸出机体外并与电机6相连,电机6驱动转轴5自轴旋转;所述机体1上开设有位于机体1上部的进气孔1a及位于机体1下部的排气孔1b,所述排气孔1b设在置物槽3的下方;三通管的管Ⅰ41与进气孔连通并伸入脱水室,三通管的管Ⅱ42、管Ⅲ43分别与低温热气管71、高温热气管72相连通,所述低温热气管71内流通温度为30-50℃的热空气,所述高温热气管72内流通温度为65-75℃的热空气,管Ⅰ41、管Ⅱ42与管Ⅲ43的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4a,三通电磁阀4a与一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相连并由控制器控制阀门的启闭;所述进气孔1a设在距离机体1顶部6cm-16cm处,优选为10cm;所述排气孔1b设在距离机体1底部1cm-3cm处,优选为2cm;所述机体1与机盖2通过一活动铰链9相连接;所述机体1上设有用于供转轴5穿过的轴孔,所述轴孔处设有轴承8;通过三通管可以使用不同温度的热空气,只需通过三通电磁阀4a打开相应阀门即可,以合理地控制温度,提高干制品质,适于进行蘑菇干制;由于使用了双壁机体1及增设了聚氨酯制成的保温层11,其保温效果显著;使用时打开机盖2,将待脱水蘑菇放置在置物槽3中,相应热气管中的热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脱水室并通过排气孔排出,源源不断的热空气对蘑菇进行加热脱水,其干燥效率较高,利于提高产量,满足当前实际生产的需求;此外,电机6驱动置物槽3旋转,能够使蘑菇更加均匀地受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