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土豆饼压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8291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工土豆饼压块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土豆饼压块机。



背景技术:

土豆饼是源自安徽和广东广州的汉族小吃,属于徽菜、粤菜系。以土豆、面粉等为原料制作。传统的做法是将平底锅旺火(最好是不沾锅)烧热加油转中火,将100克左右土豆条倒入锅内,用平铲压成厚度5mm左右的圆饼,要压实。一面煎黄后小心翻面,两面煎黄后双面撒匀葱花,一定要将葱花压入饼内将来才好吃,待两面焦黄色即可。 (上桌后可依从食客口味,配椒盐或番茄少司食用味道都不错,但实际上什么都不沾更香。)而德式做法是:1.将土豆洗净去皮,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上火煮约40分钟,煮到软烂,滗出水,把土豆捣碎成泥。放上鸡蛋,盐、胡椒面,面粉25克,并混合均匀。2.将葱切成末,放在黄油里炒黄,倒入土豆泥中,再混合均匀。3.在一面板上撒上面粉,把土豆泥分成三份,全滚上面粉,用刀按成两头尖,中间宽的椭圆饼形,用刀在中间按一条约,在边上再交替的安几个短纹;呈树叶状。4.将煎盘上火,放入少许植物油烧热,把土豆饼下入,煎成金黄色即可。然后码放在一个煎盘里、入炉烤几分钟,土豆饼豉起、铲入盘中,即成。食用时可淋上酸奶油或少许黄油。上述传统的做法效率低,而且土豆饼的压实度控制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工土豆饼压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工土豆饼压块机,其主要构造有:基座台、夹持柱、套筒、碗轴、压轴、V形扳手、轴栓、U形夹、碾压头、碗盘、握持杆,所述的基座台底部设有四根夹持柱,夹持柱内夹持有碗轴,所述的碗轴贯通碗盘内;

所述的基座台上部一端焊接有套筒,套筒内贯穿有压轴,套筒与压轴之间设有弹簧座;所述的压轴末端设有碾压头,顶端与V形扳手相铰接;所述的V形扳手一端通过轴栓与U形夹相活动铰接;所述的U形夹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基座台相固定;

所述的基座台上焊接有握持杆,握持杆上握持有碗盘。

进一步地,所述的碗轴外围套有弹簧座。

进一步地,所述的碾压头、碗盘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装配容易;适用于大规模的土豆饼制造使用;在设计结构上各个部件合理,其可以调节土豆饼的制作厚度、密实度,以及整体饼块的造型。此外在通过更换碾压头、碗盘可以压制处多种不同形状,规格的土豆饼。因此在创作的思路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工土豆饼压块机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工土豆饼压块机爆炸结构图。

图中1-基座台,2-夹持柱,3-套筒,4-碗轴,5-压轴,6-V形扳手,7-轴栓,8-U形夹,9-碾压头,10-碗盘,11-握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手工土豆饼压块机,其主要构造有:基座台1、夹持柱2、套筒3、碗轴4、压轴5、V形扳手6、轴栓7、U形夹8、碾压头9、碗盘10、握持杆11,所述的基座台1底部设有四根夹持柱2,夹持柱2内夹持有碗轴4,所述的碗轴4贯通碗盘10内;

所述的基座台1上部一端焊接有套筒3,套筒3内贯穿有压轴5,套筒3与压轴5之间设有弹簧座;所述的压轴5末端设有碾压头9,顶端与V形扳手6相铰接;所述的V形扳手6一端通过轴栓7与U形夹8相活动铰接;所述的U形夹8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基座台1相固定;

所述的基座台1上焊接有握持杆11,握持杆11上握持有碗盘10。

所述的碗轴4外围套有弹簧座。

所述的碾压头9、碗盘10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核心有两点:其一是U形夹8,通过U形夹8的长度夹持度的调整,可以间接的调整压轴5在套筒3内的下压行程,从而控制碾压头9、碗盘10之间接触距离,进而控制制作的土豆饼的厚度。

其二是设置于碗盘10底下的碗轴4,当压制完一块土豆饼后,我们需要将土豆饼脱壳。设计做法是:取得一根牙签5倍粗细的棒子一根,通过拨动夹持柱2,使得夹持柱2往碗盘10内顶,从而使得碗盘10内的土豆饼脱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