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茶叶焙干炉。
背景技术:
焙茶又称制茶即用温火烘茶,古代制茶技术,焙茶是为了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保藏贮存;这是古人采用寓贮于焙、既贮又培的科学制茶方法;焙茶是蒸青绿茶经烘焙而成,口感独特,火香浓郁,而且具有去油腻的效果。现在的焙干设备有很多采用的焙干生热的装置大不相同,但其作用大多数都是一样的,这些设备的使得茶叶的加工变得更加快捷与方便,但是同时也是存在很多的缺点的,一)烤炉温度太高,烤焙时茶叶表面过早形成硬皮,使得内部组织膨胀受到压制,并且因其茶叶表面着色较快,使操作者误认为茶叶已烤好而提前结束烤焙,其实这种茶叶的内部较黏而密实,达不到应有的松软,也没有正常的香味;二)烤炉预热温度不足,成型茶叶随即入炉,使得烤焙时间延长,水分过度蒸发;三)烘焙损耗大,茶叶表面厚、颜色浅,这是因为热量不足,表皮无法充分焦化,以致缺乏金黄色泽,且内部组织粗糙;此外,炉门打开时间过长致使炉温下降;这一系列的缺点使得茶叶的品质也严重受到了影响。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一种新的茶叶焙干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茶叶焙干炉,将茶叶通过受热均匀的炉体实现有效的焙干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焙干炉,包括炉架;所述炉架底部设置有一出茶口;所述炉架表面设置有一闸刀;所述炉架上方设置有一炉体;所述炉体表面设置有一温度表;所述温度表一侧设置有一控制器;所述炉体一侧设置有一热风机;所述炉体顶部设置有一进茶口;所述进茶口一侧设置有一散热口。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机与炉体内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出茶口和进茶口内部都设置有一闸门;出茶口和进茶口设有的所述闸门分别与闸刀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有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调温旋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焙干炉,设计合理,使用简单,工作高效。使用时,将茶叶一次性倒入进茶口按下启动按钮,通过热风机对炉体加热,从而使茶叶中的水分得以蒸发,而且使用的焙干时间都是通过内部系统定时设计好的,不会出现茶叶焙干不彻底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焙干炉,包括炉架1;所述炉架1底部设置有一出茶口11;所述炉架1表面设置有一闸刀12;所述炉架1上方设置有一炉体2;所述炉体2表面设置有一温度表9;所述温度表9一侧设置有一控制器3;所述炉体2一侧设置有一热风机10;所述炉体2顶部设置有一进茶口8;所述进茶口8一侧设置有一散热口7。
所述热风机10与炉体2内部相连。
所述出茶口11和进茶口8内部都设置有一闸门;出茶口和进茶口设有的所述闸门分别与闸刀12联动。
所述控制器3设置有启动按钮4、停止按钮5和调温旋钮6。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茶叶焙干炉,设计合理,使用简单,工作高效;工作时打开闸刀,闸刀第一次打开,使得进茶口的闸门打开,此时出茶口的闸门闭合,然后合上闸刀,进茶口的闸门自动关闭,再按下控制器上的启动按钮,接着热风机开始工作,炉内温度不断上升,上升至设定值,此时茶叶受热所产生的水蒸气将通过散热口挥发到空气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内部设定的时间一旦达到,热风机就会自动停止工作,待炉体表面的温度表上显示的温度值到达室温值的时候就可以打开闸刀,闸刀的再次打开,使得出茶口的闸门打开,此时进茶口的闸门闭合,此时可以在出茶口设置一箩筐用来接住茶叶,这样一道茶叶的焙干加工工序就完成了,假如温度不够时可以调整控制器上的温度旋钮来及时调整炉体内部的温度值,控制器上的停止旋钮用于工作中出现意外状况是及时停止设备的工作所用。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茶叶焙干炉,通过热风机产生热量和整个方形炉体构成一个受热均匀的茶叶焙干炉,使得茶叶的焙干变的更加精确和恰当,同时炉体整体设计能融入大量的茶叶,使得茶叶的加工变得更加高效,使得企业的效益日益提升。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