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捣年糕机。
背景技术:
年糕是一种常见的糯米加工食品,也称打糕,深受百姓的喜爱。现有的年糕采用手工制作,要捣制出口感好的年糕,需要两个工人配合操作,一个工人不断翻转石臼中的年糕,另一个工人不断用石杵敲击,劳动强度十分大,也有采用机器打制的年糕,但是现有机器捣锤动作单一,普遍存在捣制不均匀的问题,成品的口感和味道与手工制作差异很大,不能被市场所认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仿手工年糕制作的自动捣年糕机,既能省时省力,又能保证年糕的口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捣年糕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盆体,所述底座下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盆体的底部;所述底座连接有主杆,所述主杆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穿接有驱动杆,所述支杆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连接有杵头,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盆体的底部相垂直,所述杵头的位置与所述盆体的底部相对应;所述主杆上设有拨片,所述拨片的下端伸入所述盆体内,所述拨片的一条侧边紧贴所述盆体的内侧壁;所述拨片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盆体深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拨片的大小和所述杵头的大小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拨片的本体向盆体的侧壁倾斜,且其倾斜方向与盆体的旋转方向相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杵头的下端呈半球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齿轮,所述驱动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相适配的齿纹,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中,盆体用于盛放待捣的年糕团,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盆体旋转,第二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带动杵头上下运动,不断捣杵盆体底部的年糕团,年糕团受力变形,面积扩大到盆体的侧壁上,固定的拨片在盆体旋转的同时,不断将侧壁上的年糕团拨返回盆体的中央位置,且聚集在原年糕团的上层,杵头的下一次捣杵动作会将该部分年糕捣入年糕团内部,而原本位于年糕团中央的那部分年糕又被挤出到盆体的侧壁上,如此反复,完全做到均匀地捣杵,确保年糕的口感,在适当调整盆体旋转速度和杵头运动速度的情况下,既能省时省力,又能保证年糕的口感,甚至能比手工制作的年糕口感更好,拨片的大小和长度的设置即能使年糕团的边缘内翻,又不会影响杵头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说明。
一种自动捣年糕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盆体2,底座1下设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连接盆体2的底部;底座1连接有主杆4,主杆4连接有支杆5,支杆5上穿接有驱动杆6,支杆5的上端面上固定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连接有齿轮8,驱动杆6上设有与齿轮8相适配的齿纹,驱动杆6与齿轮8相啮合,驱动杆6的下端连接有杵头9,驱动杆6与盆体2的底部相垂直,杵头9的位置与盆体2的底部相对应;主杆4上设有拨片10,拨片10的下端伸入盆体2内,拨片10的一条侧边紧贴盆体2的内侧壁;拨片10的长度不小于盆体2深度的二分之一,拨片10的大小和杵头9的大小相适配。
拨片10的本体向盆体2的侧壁倾斜,且其倾斜方向与盆体2的旋转方向相适配。杵头9的下端呈半球形。第一电机3带动盆体2旋转,第二电机7带动齿轮8旋转,所述齿轮8带动相啮合的驱动杆6上下移动,半球形的杵头9更容易使年糕团伸展,拨片10的本体倾斜,更有利于伸展的年糕团边缘的聚拢,调节好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7的旋转速率,使得杵头9和盆体2配合运作,做到均匀地捣杵,确保年糕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