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自动上挂机及自动面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75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面条自动上挂机及自动面条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面条自动上挂机,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面条自动上挂机的自动面条机。



背景技术:

面条是中国传统食品的一种重要品种,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面条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食品;现在,面条的制作大多采用机械化生产,其生产流程为和面→滚压→分切→烘干,传统的面条加工设备在生产面条的过程中,面条挂杆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而且生产效率也较低。

本申请人在公开号为CN204090873U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全自动联合滚压制面机,从上料开始最终实现成型输出面条,最后是将切段的面条储存到面条箱里,针对储存分切好的面条这一工序,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相比挂在面杆的面条,面条箱中的面条集聚在一起,不利于直接进行下一步的烘干操作;

2、储存在面条箱中的面条容易粘结在一起,而且不易分离。

可知,将面条储存在面条箱中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问题。

因而,如何实现面条的自动挂杆,以节省人力,提高面条的生产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条自动上挂机,实现面条的自动铺设到挂杆上,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面条自动上挂机的自动面条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面条自动上挂机,包括:一种面条自动上挂机,包括:第一机架、面杆托架、面杆放置装置以及面杆挂接传送机构。

所述面杆托架上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多根面杆,并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面杆托架有至少一侧端面不封闭,不封闭端面为面杆输出端面,在无阻隔状态下可使面杆沿倾斜方向滑出。

所述面杆放置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位于所述面杆托架的斜上方,所述面杆放置装置用于摆放挂有面条的面杆。

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面杆托架的所述面杆输出端面连接于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的下端部,所述面杆放置装置连接于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的上端部,所述面杆通过所述面杆输出端面输出至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上,经过所述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再传送至所述所述面杆放置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面杆挂接传送机构将面杆托盘中的面杆托起,并在面杆机构上移过程中接到面条机输出的面条,该工作流程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面杆托架将面杆倾斜放置,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实现了面杆的持续输出。

较佳的,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传动链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向轮组或第二导向轮组的第一驱动件。

所述第一导向轮组的竖直最高位置高于所述面杆放置装置的面杆最终摆放位置;所述第二导向轮组设置在所述面杆托架下方,且位于所述面杆输出端面的摆放面杆的一侧。

所述传动链与所述面杆输出端面相邻处的最小距离小于面杆的直径,且所述传动链的外部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面杆输出端面处的面杆托起并输送到所述面杆放置装置的至少一组挂接部。

较佳的,所述面杆托架通过支撑底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或所述面条机上,所述面杆托架铰接在所述支撑底盘上,铰接处与所述面杆输出端相邻;所述支撑底盘的远离所述面杆输出端面一侧设置有扰动装置。

所述扰动装置包括截面非圆形的转轴和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转轴支撑所述面杆托架的一端使其倾斜,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转轴驱动所述面杆托架绕铰接处周期性扰动。

面杆托架下加设扰动装置,可以通过周期性的调整面杆托架的倾斜角度,引起面杆托架上面杆的扰动,以使面杆托架中的面杆一直维持平行紧密排布的状态,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在挂接面杆过程中面杆托架内的面杆分布有空隙或堆叠的问题,从而保证面杆挂接传送机构挂接面杆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较佳的,所述面杆托架在面杆摆放处的上方相邻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面杆托架的远离所述面杆输出端面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延伸至所述面杆输出端面处。

设置在面杆上方的弹性件紧贴面杆,具备一定的限位功能,可以确保面杆不会由于外部作用发生堆叠,与此同时,面杆输出端面的面杆被挂接部托起时顶开弹性件的自由端,面杆可以被顺利托起。这种结构设置加强了面杆挂接传送机构挂接面杆这一工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较佳的,所述面杆放置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组、第二转轮组、面杆放置链条、导向杆和间歇运动机构。

所述第一转轮组以及所述第二转轮组水平等高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远离所述面杆输出端面的一侧;所述两条面杆放置链条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轮组和所述第二转轮组之间,且竖直位置低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导向轮组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面杆放置链条的上方;所述间歇运动机构驱动所述面杆放置链条做周期性停歇的直线运动。

面杆放置链条做间歇性周期运动和停歇,以带动挂面条的面杆运动,配合面杆挂接传送机构的输送频率,使得挂面条的面杆在面杆放置链条上均匀分布,该结构设置实现了挂面条面杆摆放的自动化,运转稳定,方便下一步对面条进行烘干或者煮熟的操作。

较佳的,所述间歇运动机构包括从动轮、驱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

所述从动轮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或所述面条机上,所述第二导向轮组或第一导向轮组通过带传动驱动所述从动轮旋转,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通过带传动获得低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的角速度。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在所述第一机架上,铰接点的竖直位置高于所述面杆放置链条,且设置在临近所述第一导向轮组处。所述驱动杆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从动轮和所述第一导向轮组,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从动轮上的铰接点不在所述从动轮的圆心。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铰接点和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机架铰接点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与所述第二转轮组连接,可带动所述第二转轮组旋转;所述第二转轮组为单向驱动链轮。

本实用新型藉由面杆挂接传送机构的驱动装置通过带传动以及连杆机构最终实现了面杆放置链条的间歇性进给运动。整个传动过程并未另设驱动装置,大大节省了制造成本和占地空间;以此同时使用了连杆机构,运动副之间为面接触,加工方便,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面条自动上挂机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倾斜的面杆托架的不封闭端面进行面杆输出,两个面杆挂接传送机构与面杆托架抵靠,维持自然状态下面杆托架中的面杆不漏出,同时通过设置面杆挂接传送机构表面的挂接部每次勾出一根面杆,并向上抬升输送到面杆放置装置,实现面条的上挂的自动化,有效加快了面条制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的耗费。

2、本实用新型在面杆托架下方设置扰动装置使其面杆周期性扰动,并通过布置在面杆上的弹性件进行限位,使得工作过程中铺设在面杆托架上的面杆平行、单层、紧密的排布,进而实现了面杆挂接传送机构挂接面杆的稳定运转。

3、本实用新型藉由面杆挂接传送机构的驱动装置通过带传动以及连杆机构最终实现了面杆放置链条的间歇性进给运动,使得布置在面以带动挂面条的面杆运动,配合面杆挂接传送机构的输送频率,使得挂面条的面杆在面杆放置链条上均匀分布,至此本实用新型完全实现了面杆供应、面杆上铺设面条、输送至铺设面条面杆、摆放布置好铺设面条面杆这一工作过程的自动化,可实现完全的自动化运转,并且方便下一步对面条进行烘干或者煮熟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面条机,包括:第二机架,底座,用于对面粉进行加水搅拌形成面团的搅拌箱,用于对所述面团进行滚压形成面皮的滚压装置,用于将所述面团输送至所述滚压装置中的进料机,用于将所述面皮输送到相应工位的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面皮分切成面条的面条分切装置,以及面条自动上挂机,所述面条自动上挂机上述任一种面条自动上挂机。

所述滚压装置、所述进料机、所述输送装置和所述面条分切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底座布置在所述第二机架的两侧。所述进料机设置在第一机架临近底座侧,所述进料机与所述滚压装置相连;所述滚压装置通过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面条分切装置相连接;所述面条分切装置与所述面条自动上挂机相邻设置,分切后的面条通过重力或导向板的作用输送至所述面条自动上挂机;所述搅拌箱可水平移动或固定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搅拌箱形成的面团通过进料机输送至滚压装置;其中,可水平移动的所述搅拌箱上还加设有驱动所述搅拌箱水平往复运动的往复推拉机构。

较佳的,所述自动面条机还包括二次搅拌装置,所述二次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滚压装置正上方,所述进料机经由所述二次搅拌装置将所述面团输送至所述滚压装置。所述进料机包括支撑架、往复传送链条和进料斗,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在所述二次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往复传送链条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进料斗开口朝上的设置在所述往复传送链条上,所述进料斗跟随所述往复传送链条上下运动。

由所述往复传送链条带动所述进料斗至所述二次搅拌装置的进料口处并翻转将面粉倒入所述二次搅拌装置内,然后再由所述往复传送链条带动所述进料斗往回运动复位。

所述进料斗位于最下方行程位置时,所述进料斗的最高点低于所述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底部端面可开合,搅拌后的面团通过重力作用倾泻至所述进料斗中。

优选的,所述自动面条机包括用于将所述滚压装置输出的面皮进行卷制形成面卷的卷面机构以及对面皮进行再次滚压的二次滚压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相邻且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靠近所述面条自动上挂机设置,所述第二传送带靠近所述滚压装置设置;所述面条分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所述卷面机构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二次滚压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交接处。

所述卷面机构包括一个横杆和两个支撑座,两所述支撑座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竖向滑槽,所述横杆的两端对应搁置在两所述支撑座上的所述竖向滑槽上。加大了设备的可用性,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

运动方向相反的两条传送带的设置,可以使得面皮经二次滚压后有两种选择,其一是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到面条分切装置进行面条分切,其二是通过第二传送带输送到卷面机构卷制面卷。

较佳的,所述自动面条机进一步包括搁置所述横杆的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二次滚压装置的斜上方。

经过卷面机构卷制的面卷可以放置在支架上,将面皮牵引进行二次滚压以及分切工序。

本实用新型针对CN204090873U专利文献公开的多功能全自动联合滚压制面机除了增加前述的面条自动上挂机外,还对其制作面条的加工工序进行了改进。先进行搅拌再通过上料机输送面团至滚压装置中,亦可在其间增设二次搅拌工序,有效的解决了原技术中因搅拌装置布置在高处设备晃动较大以及搅拌不充分的问题。此外,还将中间起传输作用的传送带设计成相反方向运动的两个传送带,既可以直接进行面条分切上挂,还可以卷制面卷,扩展了使用场景,增加了用户的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面条自动上挂机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面条自动上挂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位本实施例自动面条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面条分切装置100,第一机架100,第二机架100′,搅拌箱200,二次搅拌装置200′,往复推拉机构210,底座220,进料机300,支撑架310,往复传送链条320,进料斗330,滚压装置400,二次滚压装置410,输送装置500,第一传送带510,第二传送带520,卷面机构600,支架610,面条分切装置700,面条自动上挂机800,第一导向轮组810,第二导向轮组811,第三导向轮812,传动链813,挂接部814,面杆托架820,面杆821,弹性件822,支撑底盘823,扰动机构824,第一转轮组830,面杆放置链条831,第二转轮组832,导向杆833,间歇运动机构840,从动轮841,驱动杆842,第一连杆843,第二连杆844,第三连杆84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面条自动上挂机800,包括:第一机架100、面杆托架820、面杆放置装置以及面杆挂接传送机构。

面杆托架820上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多根面杆,并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100上,面杆托架820有至少一侧端面不封闭,不封闭端面为面杆输出端面,在无阻隔状态下可使面杆沿倾斜方向滑出。

所述面杆放置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架100上,位于面杆托架820的斜上方,所述面杆放置装置用于摆放挂有面条的面杆。

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倾斜设置在第一机架100上,面杆托架820的所述面杆输出端面连接于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的下端部,所述面杆放置装置连接于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的上端部,面杆通过所述面杆输出端面输出至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上,经过所述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再传送至所述所述面杆放置装置上。

具体的,所述面杆挂接传送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轮组810、第二导向轮组811、传动链81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向轮组810或第二导向轮组811的第一驱动件(图中未画出)。

所述第一导向轮组810的竖直最高位置高于所述面杆放置装置的面杆最终摆放位置;所述第二导向轮组811设置在面杆托架820下方,且位于所述面杆输出端面靠近面杆的一侧;所述传动链813与面杆输出端面相邻处的最小距离小于面杆的直径,且外部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面杆输出端面处的面杆托起并输送到所述面杆放置装置的挂接部814。

挂接部多于1个时,可视具体输送频率和加工速度确定其在传动链上的布置间距。

当然了,连接传动链813的导向轮组至少为两个,也可以更多,图1中还加设了第三导向轮组812设置在第一机架100上,布置在第一导向轮组810的正下方,竖直位置与第二导向轮组811基本平齐,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面杆托架820通过支撑底盘823设置在第一机架100上,面杆托架820铰接在支撑底盘823上,铰接处与所述面杆输出端相邻;支撑底盘823的远离所述面杆输出端面一侧设置有扰动装置824。

扰动装置824包括截面非圆形的转轴以及驱动所述转轴旋转的第二驱动件(图中未画出);所述转轴支撑面杆托架820的一端使其倾斜,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转轴驱动面杆托架820绕铰接处周期性扰动。

进一步的,所述面杆托架820在面杆摆放处的上方设置有弹性件822,所述弹性件8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面杆托架820的远离所述面杆输出端面的一端,所述弹性件82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延伸至所述面杆输出端面处。

进一步的,所述面杆放置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组830、第二转轮组832、面杆放置链条831、导向杆833和间歇运动机构840。

第一转轮组830以及第二转轮组832水平等高的设置在第一机架100上,位于第一导向轮组810远离所述面杆输出端面的一侧;两条面杆放置链条831连接在第一转轮组830和所述第二转轮组832之间,且竖直位置低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810;导向杆83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导向轮组810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面杆放置链条831的上方;间歇运动机构840驱动所述面杆放置链条831做周期性停歇的直线运动。

具体的,间歇运动机构840包括:从动轮841、驱动杆842、第一连杆843、第二连杆844和第三连杆843。

从动轮841固定在第一机架100上,第二导向轮组811或第一导向轮组810通过带传动驱动所述从动轮841旋转,从动轮84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811、第二导向轮组811,从动轮841通过带传动获得低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810、第二导向轮组811的角速度;第一连杆843铰接在第一机架100上,铰接点的竖直位置高于所述面杆放置链条831,且设置在临近第一导向轮组810处;驱动杆842两端分别铰接在从动轮841和第一导向轮组810,驱动杆842在所述从动轮841上的铰接点不在所述从动轮841的圆心。

第二连杆844与所述第一连杆843铰接,驱动杆842与所述第一连杆843的铰接点和所述第一连杆843与所述第二连杆844的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杆843与第一机架100铰接点的两侧;第三连杆845与所述第二连杆844铰接,且与所述第二转轮组832连接,可带动所述第二转轮组832旋转。其中所述第二转轮组832为单向驱动链轮。

第一导向轮组810或第二导向轮组811的转动通过带传动使大直径的从动轮获得较低角速度的转动,从动轮841通过驱动杆842使得第一连杆843绕其与第一机架100的铰接点做往复的不完整圆周运动,继而通过第二连杆844的传动,使得第三连杆845做往复的不完整圆周运动,第三连杆845带动第二转轮组832转动,第二转轮组832为单向驱动链轮,故第三连杆845的往复运动中,有一个运动方向驱动第二转轮组832转动,进而带动面杆放置链条831沿远离第二转轮组832的方向运动,而另一运动方向的往复运动过程中,第二转轮组832不随其转动,故而面杆放置链条831保持静止。综上,面杆放置链条831做间歇进给的直线运动。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面条自动上挂机的应用过程如下:

将多个面杆平行的摆放在面杆托架820上,扰动机构824的转轴转动使面杆托架做周期性的扰动,传动链813上挂接部814勾起一个面杆顶开弹性件822后向上抬升,运行过程中接到面条,挂接部814继续抬升面杆输送至第一导向轮组810处,面杆脱离挂接部814沿导向杆833滑动至面杆放置链条831上,间歇运动机构840使面杆随着面杆放置链条831座间歇进给运动,在下一个被挂接部814输送上来的面杆到达之前完成移位。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面条机,包括:第二机架100′,底座220,用于对面粉进行加水搅拌形成面团的搅拌箱200,用于对所述面团进行滚压形成面皮的滚压装置400,用于将所述面团输送至所述滚压装置400中的进料机300,用于将所述面皮输送到相应工位的输送装置500,用于将所述面皮分切成面条的面条分切装置700,以及面条自动上挂机800,该面条自动上挂机8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关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

滚压装置400、进料机300、输送装置500和面条分切装置700均设置在第二机架100′上,第一机架100和底座220布置在第二机架100′的两侧;

进料机300设置在第一机架100临近底座220侧,进料机300与滚压装置400相连;滚压装置400通过输送装置500与面条分切装置700相连接;面条分切装置700与面条自动上挂机800相邻设置,分切后的面条通过重力或导向板的作用输送至所述面条自动上挂机800;搅拌箱200可水平移动或固定的设置在底座220上,搅拌箱200形成的面团通过进料机300输送至滚压装置400。其中,可水平移动的所述搅拌箱200上还加设有驱动所述搅拌箱200水平往复运动的往复推拉机构210。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面条机还包括二次搅拌装置200′,二次搅拌装置200′设置在滚压装置400正上方,进料机300经由二次搅拌装置200′将面团输送至滚压装置400。

进料机300包括支撑架310、往复传送链条320和进料斗330,支撑架310的上端设置在二次搅拌装置200′的进料口处,支撑架310的下端固定在底座220上,往复传送链条320设置在支撑架310上,进料斗330开口朝上的设置在往复传送链条320上,进料斗330跟随往复传送链条320上下运动。

进料斗330位于最下方行程位置时,进料斗330的最高点低于搅拌箱200,搅拌箱200底部端面可开合,搅拌后的面团通过重力作用倾泻至进料斗330中;

由往复传送链条320带动进料斗330至二次搅拌装置200′的进料口处并翻转将面粉倒入二次搅拌装置200′内,然后再由往复传送链条320带动所述进料斗330往回运动复位。

优选的,所述自动面条机包括用于将滚压装置400输出的面皮进行卷制形成面卷的卷面机构600以及对面皮进行再次滚压的二次滚压装置410。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相邻且运动方向相反的第一传送带510和第二传送带520,第一传送带510靠近面条自动上挂机800设置,第二传送带520靠近400滚压装置设置;面条分切装置700位于第一传送带510上,卷面机构600位于第二传送带520上,二次滚压装置410位于第一传动带510和第二传送带520的交接处。

卷面机构600包括一个横杆和两个支撑座,两所述支撑座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520的两侧,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竖向滑槽,所述横杆的两端对应搁置在两所述支撑座上的所述竖向滑槽上。第一传送带510和第二传送带520设置相反的运动方向,分别设置进行卷面工序和分切面条工序。

较佳的,所述自动面条机进一步包括搁置所述横杆的支架610,支架610位于二次滚压装置410的斜上方。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自动面条机的应用过程如下:

将面粉及水加入搅拌箱200中,启动搅拌箱对面粉进行搅拌,完成后启动往复推拉机构210,拉动搅拌箱200移动至进料斗330上的正上方,搅拌箱200底面开启,将搅拌后的面团倾倒入进料斗330中,启动往复传送链条320,面团由进料斗330和往复传送链条传送至二次搅拌装置200′的进料口,二次搅拌后进入面皮正下方的滚压装置400中,由滚压装置400进行滚压形成面皮,继而输出面皮至输送装置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进入二次滚压装置中进行再次的滚压、是否进行卷制形成面卷备用),面皮通过面皮分切装置700制成面条,然后再经由面杆自动上挂机800最终输出挂在面杆上的面条,面杆自动上挂机800的应用过程上文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为保证搅拌效果,也可以在滚压装置400上方加设二次搅拌装置200′。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