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374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属于炒茶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制茶工艺将茶青依次经过相应独立设备加工,各台设备之间的茶青传输是通过人工搬移实现的,且各个加工工序的处理参数多是依靠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设定,因此制作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设备占用的空间大,生产车间空间利用率低,这是因为各台设备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空间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转移茶叶;二是,生产效率低下,现有的制茶方式不能实现持续连续的茶叶生产,各设备之间的茶叶转移需要耗费较多时间;三是,不同批次产品质量差异大,茶青不能流水线处理,在不同批次的同一工序中,茶叶转移时放置的时间不同,茶叶内部发生反应的效果也不同,所生产的茶叶品质就不稳定;四是,卫生隐患,在各工序之间的茶青转移是通过人工转移的,这就限制了消毒装置的配置,而工作人员以及生产车间等都可能污染茶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包括摊青机、杀青机、炒制机、烘干机、提香机、筛分机以及输送机构,所述杀青机为滚筒杀青机,所述炒制机采用圆炒,所述输送机构依次连接摊青机、杀青机、炒制机、烘干机、提香机和筛分机。

作为优选:所述杀青机包括第一杀青机和第二杀青机。

作为优选:所述炒制机包括第一炒制机和第二炒制机。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为输送带或输送链带。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倾斜安装,进料端高于出料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各个自动化设备连接组成茶叶生产线,省去了人工分配和运送茶叶的过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对茶叶的污染,实现了茶叶生产的全自动化的目的,保证了茶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摊青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摊青机;2、杀青机;21、第一杀青机;22、第二杀青机;3、炒制机;31、第一炒制机;32、第二炒制机;4、烘干机;5、提香机;6、筛分机;7、输送机构;8、冷风机通风管道;9、摊青机箱体;10、带轮;11、输送网带;12、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印山御茶的生产线,包括摊青机1、杀青机2、炒制机3、烘干机4、提香机5、筛分机6以及输送机构7,所述杀青机2包括第一杀青机21和第二杀青机11,所述杀青机2为滚筒杀青机,所述炒制机3包括第一炒制机31和第二炒制机32,所述炒制机3采用圆炒,所述输送机构7为输送带或输送链带,所述输送机构7倾斜安装,进料端高于出料端,所述输送机构7依次连接摊青机1、杀青机2、炒制机3、烘干机4、提香机5和筛分机6。

摊青机1包括箱体9,箱体9内有带轮10和输送网带11,输送网带11为多层网带,箱体9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2,进风口12朝外侧安装有冷风机通风管道8,每层的进风口12与冷风机通风管道8连接。输送机构7将茶叶输送到摊青机1上,茶叶在摊青机1上进行摊青这一工序,顶层的输送网带11向尾部运动,下一层的网带则向反方向运动,每层网带11的长度一致,但上一层终止端端头比下一层初始端端头错开一定的空隙,这样上层的茶叶便能从终止端落到下层的初始端,这样茶叶从进入摊青机1到出摊青机共往复运动五次,使摊青的面积大大增加,而且冷风机通风管道8连接进风口向每层网带11吹送冷风。摊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它里面的叶绿素,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叶才会显得更加翠绿,而且泡茶时也会带有香味,上述摊青机1能有效控制茶叶摊青时的温度和湿度,使茶叶摊青结果更加彻底。

将摊青机1出料口出来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7输送到杀青机2的进料口,杀青机2有两台,分别为第一杀青机21和第二杀青机22,两台杀青机2依次工作,两次杀青更加有效利用高温破坏和钝化了鲜叶中的活性氧化酶,抑制了鲜叶中的茶多酚等酶促氧化,防止在后续烘干过程中发生色泽严重改变的情况,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了良好香气的形成。

将杀青机2出料口出来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7摊凉并且输送到炒制机3的进料口,炒制机3有两台,分别为第一炒制机31和第二炒制机32,两台炒制机3依次工作,进一步使茶叶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即整形炒干,完成定型。

将炒制机3出料口出来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7摊凉并且输送到烘干机4的进料口,进一步使茶叶内的水分挥发,便于储存。

将烘干机4出料口出来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7输送到提香机5内,利用高温在短时间内翻炒茶叶,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

最后将提香机5出料口出来的茶叶通过输送机构7输送到筛分机6内,筛分机6能筛出枝梗长茎和茶团杂物,达到所要求的净度后就能进行分箱包装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