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干的制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8427阅读:19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干的制作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鱼干的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清流九龙湖盛产黄黄鲴鱼、武昌鱼等名贵鲜鱼,由于该鲜鱼中富含蛋白质、氧化三甲胺和次黄嘌呤核苷酸等呈鲜味物质,故以鲜鱼作食材制作的菜肴,不仅味道鲜美引人食欲,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很多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易于消化、延缓衰老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当地民众及游客对鲜鱼的食用量有限,导致大量的鲜鱼资源浪费,如何将这些宝贵的鲜鱼资源利用起来,以便为当地民众造福,成为当地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

选择将鲜鱼加工成鱼干是容易想到的方法,并且为了使得鱼干更具风味以及特殊口感,鲜鱼采用独特的冷风风干和热风烘烤的加工工序制备鱼干,同时,在冷风风干和热风烘烤的工序之间还添加一道琼脂水溶液浸泡工序,以防止鱼干营养成分流失和保质期的延长。传统的鱼干生产线是人工将鲜鱼放入冷风风干机内风干后,再人工手动将鱼干取出,放入琼脂水溶液浸泡和放入热风烘烤机内烘烤,由于该鱼干生产线中有大量的人员参与,不仅浪费人力资源,造成生产成本高,而且存在有人为疏忽和安全隐患,如取放鱼干时打翻鱼干,取放鱼干被热风烘烤机烫伤,浸泡溶液时污染溶液,同时,工作人员的参与,必不可免的携带有细菌,安全卫生隐患必不可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干的制作设备,以解决现有鱼干生产线成本高,存在有人为疏忽、安全隐患以及卫生隐患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干的制作设备,包括冷风风干机和热风烘烤机,还包括鱼干传送装置和溶液浸泡箱,所述鱼干传送装置包括位于冷风风干机、热风烘烤机和溶液浸泡箱上方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下方设有若干个可伸缩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可沿输送带上来回行走,所述冷风风干机和热风烘烤机顶部均设有可移动开启的盖顶,所述溶液浸泡箱为无盖箱体,所述溶液浸泡箱、冷风风干机和热风烘烤机内均设有若干层用于放置鱼干的网筛鱼盘,所述网筛鱼盘上设有与所述机械手相配合的抓取部。

进一步地,所述盖顶底面固定有行走齿条,所述冷风风干机和热风烘烤机上设有与该行走齿条相配合并用于驱动盖顶移动的行走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冷风风干机和热风烘烤机内均设有用于放置网筛鱼盘的鱼盘架,所述鱼盘架呈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左右两侧以及所述溶液浸泡箱体内侧壁左右两侧,均向内延伸有用于放置网筛鱼盘的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网筛鱼盘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支撑件相配合的支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为可旋转机械手。

进一步地,所述冷风风干机包括风干机主体,所述风干机主体上设有第一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排风口和第一进风口通过第一循环风管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风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排风机、冷凝塔和第一进风机,所述冷凝塔进风口上设有用于吸附鱼腥味及有害物质的吸附层。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烘烤机包括烘烤机主体,所述烘烤机主体上设有第二排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排风口和第二进风口通过第二循环风管连通,所述第二循环风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二排风机、干燥净化器和第二进风机,所述烘烤机主体内还设有紫外线加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溶液浸泡箱包括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所述网筛鱼盘设置于所述上层箱体内,所述下层箱体内设有若干层过滤网,所述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通过一电磁阀门连通,所述下层箱体底部设有一排水口,该排水口与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出水口延伸至所述上层箱体内。

进一步地,每层过滤网的目数均不相同,且由上至下每层过滤网的目数逐层增多。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箱体底部呈漏斗状设置,所述电磁阀门设置于上层箱体底部漏斗嘴处。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鱼干的制作设备,鱼干在冷风风干工序、溶液浸泡工序以及热风烘烤工序中,全程由机械手以及网筛鱼盘运送,无人员参与值班,不仅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而且避免因人为疏忽或人员携带细菌造成的人身安全隐患和食品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溶液浸泡箱体采用无盖箱体,并分为上下两层箱体,上层箱体放置网筛鱼盘,下层箱体存放浸泡溶液,如琼脂水溶液等。机械手放置网筛鱼盘时,浸泡溶液存蓄于下层箱体内,防止机械手污染溶液。浸泡时由水泵抽送至上层箱体,浸泡完成后,溶液通过电磁阀门送回下层箱体,同时过滤网过滤掉溶液里的鱼磷等杂质,进一步保持溶液的清洁。

3、本实用新型冷风风干机采用循环冷风模式风干,通过循环利用经处理后的冷风进行风干鱼干,不仅便于控制保持冷风风干机内的温度,降低冷凝塔的工作负担,同时,冷凝塔进风口的吸附层能够有效吸附冷风中的鱼腥味和有害物质,避免影响工作环境和食品安全。

4、本实用新型热风烘烤机采用循环热风模式烘烤,通过循环利用经处理后的热风进行烘烤鱼干,不仅便于控制保持热风烘烤机内的温度,降低紫外线加热管的工作负担,充分利用热风中的热能,节约能源,同时,干燥净化器能够有效地吸附热风中的水分、鱼腥味以及有害物质,为热风烘烤机提供干净、干燥的热风,避免影响工作效率以及食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盖顶关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顶开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网筛鱼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溶液浸泡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鱼干的制作设备,包括冷风风干机1、热风烘烤机2、溶液浸泡箱7和鱼干传送装置3,鱼干传送装置3包括位于冷风风干机1、热风烘烤机2和溶液浸泡箱7上方的输送带31,输送带31下方设有若干个可伸缩可旋转的机械手32,且该机械手32可沿输送带31上来回行走。

参照图1至图3,冷风风干机1和热风烘烤机2顶部均设有可移动开启的盖顶4,盖顶4底面固定有行走齿条41,冷风风干机1和热风烘烤机2上设有与该行走齿条41相配合并用于驱动盖顶4平移开启的行走齿轮42。冷风风干机1和热风烘烤机2主体内设有鱼盘架5和网筛鱼盘6,网筛鱼盘6用于放置鱼干。鱼盘架5呈矩形框体,且矩形框体左右两侧向内延伸有用于放置网筛鱼盘6的支撑件51,网筛鱼盘6两侧分别设有与支撑件51相配合的支撑凸起61。网筛鱼盘6中部还设有与机械手32相配合的抓取部62。

参照图1至图3,冷风风干机1还包括风干机主体11,风干机主体11上部侧壁设有第一排风口12,风干机主体11下部侧壁设有第一进风口13,第一排风口12和第一进风口13通过第一循环风管14连通,第一循环风管14上依次连接有第一排风机15、冷凝塔16和第一进风机17,冷凝塔16进风口上设有用于吸附鱼腥味及有害物质的吸附层(图中未画出)。

参照图1至图3,热风烘烤机2还包括烘烤机主体21,烘烤机主体21上部侧壁设有第二排风口22,烘烤机主体21下部侧壁设有第二进风口23,第二排风口22和第二进风口23通过第二循环风管24连通,第二循环风管24上依次连接有第二排风机25、干燥净化器26和第二进风机27,烘烤机主体21内还设有紫外线加热管28,紫外线加热管28可设置于烘烤机主体21内下部与第二进风口23相对应,也可设置于烘烤机主体21内侧壁上。干燥净化器26能够有效地吸附热风中的水分、鱼腥味以及有害物质,紫外线加热管28在加热热风的同时,具有杀菌作用,进一步提高鱼干的卫生安全性。

参照图4,溶液浸泡箱7为无盖箱体,包括上层箱体71和下层箱体72,上层箱体71用于放置网筛鱼盘6,下层箱体72用于存储鱼干浸泡溶液,如琼脂水溶液等。上层箱体71左右两侧的内侧壁设有用于放置网筛鱼盘6的支撑件51,上层箱体71底部呈漏斗状设置,该漏斗状漏斗嘴处设有电磁阀门73,上层箱体71和下层箱体72通过电磁阀门73连通。下层箱体72内设有若干层过滤网74,每层过滤网74的目数均不相同,且由上至下每层过滤网74的目数逐层增多。下层箱体72底部设有一排水口75,该排水口75与一水泵76的进水口连接,水泵76的出水口则延伸至上层箱体71内。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作业时,将腌制好的鲜鱼均匀分摊于网筛鱼盘6上,由运输带上机械手32抓取网筛鱼盘6,并移动到冷风风干机1上方,冷风风干机1上的行走齿轮42驱动冷风风干机1盖顶4平移开启,机械手32向下伸缩并旋装网筛鱼盘6,使得网筛鱼盘6上的支撑凸起61和鱼盘架5的支撑件51相配合,网筛鱼盘6放置于鱼盘架5上,机械手32收回,重复操作,直至鱼盘架5上放满网筛鱼盘6,行走齿轮42再驱动盖顶4平移关闭,冷风风干机1作业,对鲜鱼进行冷风风干。

参照图1至图4,当冷风风干好后,冷风风干机1的盖顶4自动平移开启,机械手32依次将冷风风干机1内的网筛鱼盘6移动到溶液浸泡箱7体内,并放置于上层箱体71内的支撑件51上。放置完成后,电磁阀门73关闭,水泵76工作,将下层箱体72内的水溶液抽送至上层箱体71,用于浸泡鱼干。当浸泡到设定时间后,电磁阀门73打开,上层箱体71的水溶液流入下层箱体72,并由过滤层过滤掉鱼磷等杂质。随后,热风烘烤机2的盖顶4自动平移开启,机械手32依次将上层箱体71内的网筛鱼盘6移动到热风烘烤机2内的鱼盘架5上,关闭热风烘烤机2的盖顶4,热风烘烤机2作业,对鱼干进行热风烘烤。同时,继续将新鲜未风干的鲜鱼放入冷风风干机1内风干,或者将风干后的鱼干放入溶液箱体内浸泡,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热风烘烤完成后,热风烘干机的盖顶4平移开启,机械手32将热风烘烤机2内的网筛鱼盘6移动出来,完成当前一批鱼干的烘干。由此,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员参与便可自动完成鱼干的冷风风干和热风烘烤工序,避免风干烘烤过程中人员携带细菌参与、人为疏忽造成等因素造成的人身安全隐患和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