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专用对转式脱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8553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专用对转式脱壳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检验检测辅助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室专用对转式脱壳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食品药品检验的重视,各地食品药品检验职能部门都形成了定期定点对各类食用、药用商品进行抽检的工作机制。目前,对市场上抽检的带壳类食品,例如各类瓜子、花生等,按照国家颁发的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都必须脱壳检验,由于这类产品种类多,被检验的样品少,多年来一直采取人工手剥去壳的方法解决,因而费时较多,效率低下,对人力资源造成很大浪费,目前没有一种专用于检验用的脱壳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自动脱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检验效率的实验室专用对转式脱壳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验室专用对转式脱壳机,包括底座、电机和传动杆,其特点是电机通过传动杆连接梯形外转筒的中心,安装在外转筒中心且与外转筒同步同向转动的主动齿轮与反向转动齿轮啮合,反向转动齿轮与梯形内转筒啮合,反向转动齿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底座上,梯形内转筒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底座,梯形外转筒、梯形内转筒的竖边内侧设有搓壳瓦片,梯形外转筒上设有进料口。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主动齿轮固定在传动杆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主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中心轴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由梯形外转筒、梯形内转桶的竖边内侧的搓壳瓦片形成的搓壳通道上宽下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搓壳瓦片通过调节螺栓安装在梯形外转筒、梯形内转筒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在梯形外转筒、梯形内转筒横边间设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梯形外转筒转动,同时主动齿轮通过反向转动齿轮带动梯形内转筒反向转动,形成搓动力,将落入梯形外转筒、梯形内转筒的搓壳瓦片间的瓜子等带壳食品的外壳搓碎脱落,自动剥去外壳,以便于获取果仁检验;梯形外转筒、梯形内转桶的竖边内侧的搓壳瓦片形成的搓壳通道上宽下窄,利于逐步脱壳,避免果仁破碎;搓壳瓦片通过调节螺栓安装在梯形外转筒、梯形内转筒上,通过调节两者的间隙,以适应不同大小带壳食品的剥壳需要;梯形外转筒、梯形内转筒横边间设有挡板,用于阻挡带剥壳食品,避免进入机器内部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实验室专用对转式脱壳机,参照图1,是在底座1的中部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杆3,传动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梯形外转筒4的中心,主动齿轮6固定在传动杆3上,与外转筒4同步同向转动的主动齿轮6与反向转动齿轮8啮合,反向转动齿轮8与梯形内转筒5啮合,反向转动齿轮8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底座1上,梯形内转筒5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底座1,梯形外转筒4、梯形内转筒5的竖边内侧设有搓壳瓦片9,搓壳瓦片9的表面设有凹凸条纹,梯形外转筒4上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正对两片搓壳瓦片9形成的间隙,这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实验室专用对转式脱壳机,参照图2,是在底座1的中部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杆3,传动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梯形外转筒4的中心,主动齿轮6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1中心轴上,与外转筒4同步同向转动的主动齿轮6与反向转动齿轮8啮合,反向转动齿轮8与梯形内转筒5啮合,反向转动齿轮8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底座1上,梯形内转筒5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底座1,梯形外转筒4、梯形内转筒5的竖边内侧设有搓壳瓦片9,搓壳瓦片9的表面设有凹凸条纹,梯形外转筒4上设有进料口10,进料口1正对两片搓壳瓦片9形成的间隙,这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3,一种实验室专用对转式脱壳机,参照图3,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由梯形外转筒4、梯形内转桶5的竖边内侧的搓壳瓦片9形成的搓壳通道上宽下窄,搓壳瓦片9通过调节螺栓11安装在梯形外转筒4、梯形内转筒5上,在梯形外转筒4、梯形内转筒5横边间设有挡板12,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