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底带有滚轮组件的自动卸茶式杀青理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385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底带有滚轮组件的自动卸茶式杀青理条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制造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锅底带有滚轮组件的自动卸茶式杀青理条机。



背景技术:

理条机是制茶业通用设备,然而当今市场上的间歇性生产的理条机,槽锅运动均采用滑杆与滑套支撑,并以此控制槽锅在运动中的自由度,运动阻力大,且容易卡死。绝大部分都是靠人力缷茶,劳动强度非常大。未解决劳动强度问题,许多厂家也将增加了自动缷茶机构,但是故障率高,茶农都不想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锅底带有滚轮组件的自动卸茶式杀青理条机。

一种锅底带有滚轮组件的自动卸茶式杀青理条机,包括机架1、U型锅组2、传动系统3、控制电箱4、热风发生器5和加热盒6;所述机架1为长方形两层框架结构件,机架的一端设有传动系统3和控制电箱4,另一端框架的上层设有U型锅组2,框架的下层设有热风发生器5。

所述传动系统3设有电机,电机轴端装有无极调速带轮,通过调节弹簧弹力大小改变输出转速,且通过两级皮带轮传给偏芯轮,偏芯轮上设有拉动U型锅组2的曲柄;

所述热风发生器5产生高温热风,所述U型锅组2的每条槽锅上都设有一根圆空心管23,所述高温热风通过管道送入圆空心管23,所述圆空心管23上每20mm 间距设一个Φ5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热风吹入槽锅内。

所述U型锅组2底部设有加热盒6,且在加热盒6左右两侧空档中各设有一个温度感应探针63,控制电箱4内设有微电脑温控仪,所述温度感应探针63传输信号给微电脑温控仪来控制U型锅组2底部温度。

所述U型锅组2框架的下方,且在U型锅组2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杆组件7和第二滑杆组件8,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和第二滑杆组件8的两端均设有滚轮组件9,所述滚轮组件9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中间部位设有气缸组件10,所述气缸组件10设有气缸101;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一侧的机架1上设有气动控制阀11,所述气动控制阀11将外设气源的压缩空气引入气缸101。

使用时,启动电机,所述曲柄拉动U型锅组2沿宽度方向左右往返运动;开启热风发生器5并产生高温热风,待槽锅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在每个锅槽中投入适量鲜叶,杀青理条约10分钟时间,待鲜叶变成所需条形后,打开气动控制阀11,气缸101活塞上行并将U型锅组2一侧顶起,U型锅组2沿另一侧转轴旋转,使得U型锅组2整体倾斜30°角,锅槽内的半成品茶条快速流向低端开口处的托板,托板被弹簧拉起并旋转一个角度,此时托板和锅槽之间形成一道缝隙,半成品茶条从缝隙中流出落入下方的容器中,转入下一工序;关闭气缸101,气缸101活塞下行回位,整个锅槽匀速回落到原水平状态,进入下一次工作循环;槽锅旋转和回落过程中,U型锅组2始终不停地沿宽度方向作左右往返运动。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U型锅组2包括锅组框架21、装配孔211、槽锅组22、圆空心管23、托板24、托板拉簧25、扶手杆26和转轴27;所述锅组框架21为带形钢板围城的长方形方框,在两条长边的两端分别设有装配孔211,所述装配孔211设有三个圆孔,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槽锅组22垂直于锅组框架21的长边,槽锅组22的每条槽锅上都设有一根圆空心管23;所述锅组框架21的一条长边上方设有扶手杆26,所述气缸101的顶块连接在扶手杆26的中间;另一条长边上设有托板24,所述托板24的两端设有托板拉簧25;所述转轴27连接于托板24的两端,所述气缸101活塞上行时, U型锅组2围绕转轴27向上方旋转。

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包括两根短圆管71、长方管72和两件连接板73。所述长方管7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短圆管71,并且两根短圆管71的轴向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长方管7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块连接板73,所述两块连接板73在同一平面上,且和长方管72垂直,每块连接板73的上侧设有三个圆形孔731,所述三个圆形孔731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分别对应于所述装配孔211,装配时用螺钉相连;所述第二滑杆组件8结构和第一滑杆组件7相同。

所述滚轮组件9包括 固定座91、下滚轮92、下滚轴93、上滚轮94、上滚轴95、压紧弹簧96、螺杆97、螺母98和轴承99。所述固定座91结构是两块平行的竖直板和一块水平板焊接成U字状,所述两块竖直板中间上侧部位连接下滚轴93,所述下滚轴93与两块竖直板垂直,且与水平板平行,下滚轮92外圆上设有圆弧槽,下滚轮92的中心孔通过轴承99安装在下滚轴93中间位置;所述两块竖直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均设有螺杆97,且由螺母98锁紧;所述上滚轴95的两端径向各设有一个圆孔;所述上滚轮94外圆上设有圆弧槽,上滚轮94的中心孔通过轴承99安装在上滚轴95中间位置;所述上滚轴95的两个圆孔分别穿过螺杆97,上滚轴95上方的螺杆97上设有压紧弹簧96,且用螺母锁紧;上滚轮94与下滚轮92之间设有滑杆组件上的短圆管71,使得滑杆组件运动阻力减小。

所述气缸组件10包括气缸101、气缸座102、顶块103、后墙板104和弹簧105;所述气缸101上连接气缸座102,所述气缸座102位于气缸101的上端向下的总长三分之一的位置,所述气缸座102连接在第一滑杆组件7的中间位置的外侧,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的中间位置的里侧连接后墙板104,所述后墙板104上连接两根弹簧105的一端,所述两根弹簧105的另一端与气缸101连接;所述气缸101的上端的活塞杆端部连接顶块103,并用螺母锁紧;所述气缸座102上设有旋转装置,使得气缸101工作时小幅转动,让U型锅组2动作平顺可靠。

所述加热盒6包括盒框架61、接线柱护罩613、电阻丝62和两支温度感应探针63;所述盒框架61包括两块侧挡板611和底板612,所述两块挡板611相互平行,所述两块挡板611中间连接底板612;所述电阻丝62设在底板612上;所述两支温度感应探针63分别设在底板612两端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接线柱护罩613设于盒框架61的一端,所述接线柱护罩613内设有电阻丝62的安全接线插口。

所述气缸101的缸径是50mm,它的活塞行程是4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技术效果是:

(1)采用滑杆组件和滚轮组件替代了槽锅运动的滑套支撑,使得槽锅的运动阻力和噪音减到很小,提升了茶农制茶的工作环境。

(2)采用气动卸茶机构,减轻了制茶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卸茶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型锅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杆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组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气缸组件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滑杆组件和气缸组件装配转系示意图。

图中序号:

机架1、U型锅组2、锅组框架21、槽锅组22、圆空心管23、托板24、托板拉簧25、扶手杆26、转轴27、传动系统3、控制电箱4、热风发生器5、加热盒6、盒框架61、侧挡板611、底板612、接线柱护罩613、电阻丝62、温度感应探针63、第一滑杆组件7、短圆管71、长方管72、连接板73、园形孔731、第二滑杆组件8、滚轮组件9、固定座91、下滚轮92、下滚轴93、上滚轮94、上滚轴95、压紧弹簧96、螺杆97、螺母98、轴承99、气缸组件10、气缸101、气缸座102、顶块103、后墙板104、弹簧105、气动控制阀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8,一种锅底带有滚轮组件的自动卸茶式杀青理条机,包括机架1、U型锅组2、传动系统3、控制电箱4、热风发生器5和加热盒6。所述机架1为长方形两层框架结构件,机架的一端设有传动系统3和控制电箱4,另一端框架的上层设有U型锅组2,框架的下层设有热风发生器5。

所述传动系统3设有电机,电机轴端装有无极调速带轮,通过调节弹簧弹力大小改变输出转速,且通过两级皮带轮传给偏芯轮,偏芯轮上设有拉动U型锅组2的曲柄。

所述U型锅组2包括锅组框架21、装配孔211、槽锅组22、圆空心管23、托板24、托板拉簧25、扶手杆26和转轴27。所述锅组框架21为带形钢板围城的长方形方框,在两条长边的两端分别设有装配孔211,所述装配孔211设有三个圆孔,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槽锅组22垂直于锅组框架21的长边,槽锅组22的每条槽锅上都设有一根圆空心管23;所述锅组框架21的一条长边上方设有扶手杆26,所述气缸101的顶块连接在扶手杆26的中间;另一条长边上设有托板24,所述托板24的两端设有托板拉簧25;所述转轴27连接于托板24的两端,所述气缸101活塞上行时, U型锅组2围绕转轴27向上方旋转。

所述热风发生器5产生高温热风,所述U型锅组2的每条槽锅上都设有一根圆空心管23,所述高温热风通过管道送入圆空心管23,所述圆空心管23上每20mm 间距设一个Φ5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将热风吹入槽锅内。

所述U型锅组2底部设有加热盒6,所述加热盒6包括盒框架61、接线柱护罩613、电阻丝62和两支温度感应探针63。所述盒框架61包括两块侧挡板611和底板612,所述两块挡板611相互平行,所述两块挡板611中间连接底板612;所述电阻丝62设在底板612上;所述两支温度感应探针63分别设在底板612两端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接线柱护罩613设于盒框架61的一端,所述接线柱护罩613内设有电阻丝62的安全接线插口。

所述控制电箱4内设有微电脑温控仪,所述温度感应探针63传输信号给微电脑温控仪来控制U型锅组2底部温度。

所述U型锅组2框架的下方,且在U型锅组2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杆组件7和第二滑杆组件8,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和第二滑杆组件8的两端均设有滚轮组件9,所述滚轮组件9连接在机架1上。

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包括两根短圆管71、长方管72和两件连接板73;所述长方管7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短圆管71,并且两根短圆管71的轴向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长方管7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块连接板73,所述两块连接板73在同一平面上,且和长方管72垂直,每块连接板73的上侧设有三个圆形孔731,所述三个圆形孔731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分别对应于所述装配孔211,装配时用螺钉相连;所述第二滑杆组件8结构和第一滑杆组件7相同。

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一侧的机架1上设有气动控制阀11,所述气动控制阀11将外设气源的压缩空气引入气缸101,所述气缸101的缸径是50mm,它的活塞行程是400mm。

所述滚轮组件9包括 固定座91、下滚轮92、下滚轴93、上滚轮94、上滚轴95、压紧弹簧96、螺杆97、螺母98和轴承99。所述固定座91结构是两块平行的竖直板和一块水平板焊接成U字状,所述两块竖直板中间上侧部位连接下滚轴93,所述下滚轴93与两块竖直板垂直,且与水平板平行,下滚轮92外圆上设有圆弧槽,下滚轮92的中心孔通过轴承99安装在下滚轴93中间位置;所述两块竖直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均设有螺杆97,且由螺母98锁紧;所述上滚轴95的两端径向各设有一个圆孔;所述上滚轮94外圆上设有圆弧槽,上滚轮94的中心孔通过轴承99安装在上滚轴95中间位置;所述上滚轴95的两个圆孔分别穿过螺杆97,上滚轴95上方的螺杆97上设有压紧弹簧96,且用螺母锁紧;上滚轮94与下滚轮92之间设有滑杆组件上的短圆管71,使得滑杆组件运动阻力减小。

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中间部位设有气缸组件10。所述气缸组件10包括气缸101、气缸座102、顶块103、后墙板104和弹簧105。所述气缸101上连接气缸座102,所述气缸座102位于气缸101的上端向下的总长三分之一的位置,所述气缸座102连接在第一滑杆组件7的中间位置的外侧,所述第一滑杆组件7的中间位置的里侧连接后墙板104,所述后墙板104上连接两根弹簧105的一端,所述两根弹簧105的另一端与气缸101连接;所述气缸101的上端的活塞杆端部连接顶块103,并用螺母锁紧;所述气缸座102上设有旋转装置,使得气缸101工作时小幅转动,让U型锅组2动作平顺可靠。

使用时,启动电机,所述曲柄拉动U型锅组2沿宽度方向左右往返运动;开启热风发生器5并产生高温热风,待槽锅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在每个锅槽中投入适量鲜叶,杀青理条约10分钟时间,待鲜叶变成所需条形后,打开气动控制阀11,气缸101活塞上行并将U型锅组2一侧顶起,U型锅组2围绕转轴27旋转,使得U型锅组2整体倾斜约30°角,锅槽内的半成品茶条快速流向低端开口处的托板24,托板24被托板拉簧25拉起并旋转一个角度,此时托板24和锅槽之间形成一道缝隙,半成品茶条从缝隙中流出落入下方的容器中,转入下一工序;关闭气缸101,气缸101活塞下行回位,整个锅槽匀速回落到原水平状态,进入下一次工作循环;槽锅旋转和回落过程中,U型锅组2始终不停地沿宽度方向作左右往返运动。

以上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