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龙眼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龙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中国的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果树种植过程中有效的病虫害防治,能促进果树快速生长,提高果树产量。龙眼树根部病害是危害果树的重要病害类型,主要有根癌、白绢病、紫纹羽病、白纹羽病、以及根腐病等,虽然种类较少,但是防治困难,危害严重,不容忽视。现有龙眼根部病害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喷施化学杀菌农药,毒性大、不易分解,对环境造成影响。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龙眼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抑制和杀灭龙眼根部细菌,利于龙眼根的生长,促进营养吸收,提高龙眼的抗病能力和产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眼抗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抑菌成分40-50份、杀菌成分35-45份、载体8-15份和乳化剂2-5份;所述抑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晚香玉42-53份、野菊花32-40份和薄荷8-12份;所述杀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珍珠梅62-80份、地榆46-54份、金桔23-36份、茉莉花10-15份、丁香10-15份和柚子皮55-67份;所述载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1-5份和淀粉7-10份。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为蓖麻油或棕榈油。进一步地,所述淀粉由木薯粉碎后过200-300目筛制成。本法明还提供一种所述龙眼抗菌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待用;(2)将晚香玉、野菊花和薄荷切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3种原料3-5重量倍的提取剂,在50-60℃下回流20-30分钟后取回流液,提取2-3次,将提取2-3次的回流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15-20%,制得抑菌成分;(3)将珍珠梅、地榆、金桔、茉莉花、丁香和柚子皮粉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6种原料2-3倍的提取剂,在60-80℃下回流20-30分钟取滤液,提取2-3次,将提取2-3次的滤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20-30%,制得杀菌成分;(4)将淀粉溶解在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3-18%的淀粉浆液;取去离子水,加热至60-80℃,然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充分混匀后再加入淀粉浆液和硅藻土混匀,得混均物;将步骤(2)所制得的抑菌剂和步骤(3)所制得的杀菌剂合并后缓慢加入所述混均物中,加入完全后继续搅拌20-30分钟,冷却出料,制得成品龙眼抗菌剂。进一步地,所述抑菌成分用乙醚作为提取剂。进一步地,所述杀菌成分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选取多种植物原料并提取有效成分,进行大量的配方筛选和生产验证获得一种有效的龙眼抗菌剂配方,其中,晚香玉、野菊花和薄荷均含有植物精油,用乙醚能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具有浓烈气味,相互配合对细菌和害虫有驱赶和抑制作用,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地榆的乙醇浸液能抑制和消灭多种病菌,柚子皮的柚皮苷成分对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金桔、茉莉花和丁香中含有丁香酚,有浓烈气味,对病菌有抵抗和抑制作用,上述5种原料相互配合,能有效抑制病菌的繁殖;珍珠梅茎皮提取物中含有毒成分,有效灭杀细菌和害虫;通过提取上述9种原料的有效成分,以淀粉和多孔材料硅藻土作为载体控制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各成分相互配合使用,具有驱赶、抑制和灭杀病菌的作用,共同达到抑制和杀害多种病菌的目的,具有高效、广谱和低毒的特点,能有效抑制和杀灭龙眼根部细菌,利于龙眼根的生长,促进营养吸收,提高龙眼的抗病能力和产量。【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实施例1一种龙眼抗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抑菌成分40份、杀菌成分40份、载体15份和乳化剂5份,其中,所述乳化剂为蓖麻油;所述抑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晚香玉42份、野菊花32份和薄荷8份;所述杀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珍珠梅62份、地榆46份、金桔23份、茉莉花10份、丁香10份和柚子皮55份;所述载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5份和淀粉10份,其中,所述淀粉由木薯粉碎后过200目筛制成。所述龙眼抗菌剂由下述方法制得:(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待用;(2)将晚香玉、野菊花和薄荷切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3种原料3重量倍的乙醚,在50℃下回流30分钟后取回流液,提取2次,将提取2次的回流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15%,制得抑菌成分;(3)将珍珠梅、地榆、金桔、茉莉花、丁香和柚子皮粉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6种原料2倍的无水乙醇,在60℃下回流20分钟取滤液,提取2次,将提取2次的滤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20%,制得杀菌成分;(4)将淀粉溶解在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3%的淀粉浆液;取去离子水,加热至60℃,然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充分混匀后再加入淀粉浆液和硅藻土混匀,得混均物;将步骤(2)所制得的抑菌剂和步骤(3)所制得的杀菌剂合并后缓慢加入所述混均物中,加入完全后继续搅拌30分钟,冷却出料,制得成品龙眼抗菌剂。实施例2一种龙眼抗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抑菌成分50份、杀菌成分35份、载体12份和乳化剂3份,其中,所述乳化剂为棕榈油;所述抑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晚香玉53份、野菊花40份和薄荷12份;所述杀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珍珠梅80份、地榆54份、金桔36份、茉莉花15份、丁香15份和柚子皮67份;所述载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3份和淀粉9份,其中,所述淀粉由木薯粉碎后过250目筛制成。所述龙眼抗菌剂由下述方法制得:(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待用;(2)将晚香玉、野菊花和薄荷切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3种原料5重量倍的乙醚,在50℃下回流30分钟后取回流液,提取3次,将提取3次的回流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20%,制得抑菌成分;(3)将珍珠梅、地榆、金桔、茉莉花、丁香和柚子皮粉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6种原料3倍的无水乙醇,在80℃下回流20分钟取滤液,提取3次,将提取3次的滤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30%,制得杀菌成分;(4)将淀粉溶解在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8%的淀粉浆液;取去离子水,加热至80℃,然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充分混匀后再加入淀粉浆液和硅藻土混匀,得混均物;将步骤(2)所制得的抑菌剂和步骤(3)所制得的杀菌剂合并后缓慢加入所述混均物中,加入完全后继续搅拌20分钟,冷却出料,制得成品龙眼抗菌剂。实施例3一种龙眼抗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抑菌成分45份、杀菌成45份、载体8份和乳化剂2份,其中,所述乳化剂为蓖麻油;所述抑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晚香玉48份、野菊花36份和薄荷10份;所述杀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珍珠梅68份、地榆50份、金桔30份、茉莉花13份、丁香13份和柚子皮60份;所述载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1份和淀粉7份,其中,所述淀粉由木薯粉碎后过300目筛制成。所述龙眼抗菌剂由下述方法制得:(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待用;(2)将晚香玉、野菊花和薄荷切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3种原料4重量倍的乙醚,在55℃下回流25分钟后取回流液,提取2次,将提取2次的回流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18%,制得抑菌成分;(3)将珍珠梅、地榆、金桔、茉莉花、丁香和柚子皮粉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6种原料2.5倍的无水乙醇,在70℃下回流25分钟取滤液,提取2次,将提取2次的滤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25%,制得杀菌成分;(4)将淀粉溶解在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5%的淀粉浆液;取去离子水,加热至70℃,然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充分混匀后再加入淀粉浆液和硅藻土混匀,得混均物;将步骤(2)所制得的抑菌剂和步骤(3)所制得的杀菌剂合并后缓慢加入所述混均物中,加入完全后继续搅拌25分钟,冷却出料,制得成品龙眼抗菌剂。对照组1一种龙眼抗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杀菌成分40份、载体15份和乳化剂5份,其中,所述乳化剂为蓖麻油;所述杀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珍珠梅62份、地榆46份、金桔23份、茉莉花10份、丁香10份和柚子皮55份;所述载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5份和淀粉10份,其中,所述淀粉由木薯粉碎后过200目筛制成。所述龙眼抗菌剂由下述方法制得:(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待用;(2)将珍珠梅、地榆、金桔、茉莉花、丁香和柚子皮粉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6种原料2倍的无水乙醇,在60℃下回流20分钟取滤液,提取2次,将提取2次的滤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20%,制得杀菌成分;(4)将淀粉溶解在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3%的淀粉浆液;取去离子水,加热至60℃,然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充分混匀后再加入淀粉浆液和硅藻土混匀,得混均物;将步骤(3)所制得的杀菌剂缓慢加入所述混均物中,加入完全后继续搅拌30分钟,冷却出料,制得成品龙眼抗菌剂。对照组2一种龙眼抗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抑菌成分40份、载体15份和乳化剂5份,其中,所述乳化剂为蓖麻油;所述抑菌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晚香玉42份、野菊花32份和薄荷8份;所述载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藻土5份和淀粉10份,其中,所述淀粉由木薯粉碎后过200目筛制成。所述龙眼抗菌剂由下述方法制得:(1)按照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待用;(2)将晚香玉、野菊花和薄荷切碎,每次加入重量为上述3种原料3重量倍的乙醚,在50℃下回流30分钟后取回流液,提取2次,将提取2次的回流液合并,浓缩使体积为原来的15%,制得抑菌成分;(4)将淀粉溶解在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3%的淀粉浆液;取去离子水,加热至60℃,然后,加入乳化剂搅拌,充分混匀后再加入淀粉浆液和硅藻土混匀,得混均物;将步骤(2)所制得的抑菌剂缓慢加入所述混均物中,加入完全后继续搅拌30分钟,冷却出料,制得成品龙眼抗菌剂。本发明所提供龙眼抗菌剂在使用时先按100-150ml/亩的用量稀释成200-300倍后与肥料一起施于龙眼树的根部。为了验证本发明所提供龙眼抗菌剂的药效,本发明将实施例1-3和对照组1-2一起进行种植对比试验,其中,实施例1-3为实验组1-3,对照组1-2为对比组1-2,该对照组1中的龙眼抗菌剂相对本发明,其不含有抑菌成分,对照组2中的龙眼抗菌剂相对本发明,则不含有杀菌成分;试验时,每组龙眼抗菌剂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一样,且按常规龙眼种植方法进行种植,种植面积均为1亩,试验一个周期(从幼苗到一次采果)后,统计试验期龙眼的患病次数和每亩产量,详细结果见表1。表1龙眼抗菌剂对龙眼抗病能力及产量的影响患病次数(次)亩产量(公斤/亩)实验组12445实验组22436实验组32448对比组15360对比组24351由表1结果可见,利用实施例1-3所制得的龙眼抗菌剂进行龙眼种植,龙眼树患病次数小于采用对照组1-2所制得龙眼抑菌剂种植的龙眼树患病次数,其每亩产量高于对比组1-2的每亩产量,这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龙眼抗菌剂可以有效提高龙眼的抗病能力,增加龙眼树的产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