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虫子鸡发病率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0247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鸡饲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虫子鸡发病率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虫子鸡是指以食用五谷虫为主的鸡,虫子鸡中的“虫子”是一种泛指,不仅包括蝇蛆、黄粉虫、蚂蚱等,有些“虫子鸡”所喂饲的饲料还包括蚯蚓(环节动物)等其他动物。由于虫子鸡所食用的饲料不含任何药物和激素,故鸡肉细嫩、脂肪少、味道鲜美,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虫子鸡终生以高蛋白五谷虫为主食,富集了多种昆虫的“能量”,成为昆虫蛋白转化最理想的载体,它所含的Ve高于市售鸡的8-10倍。虫子鸡所产的蛋,具有壳厚、蛋清稠、蛋黄色深,其钙、铁、锌含量远远超过市售蛋的含量。虫子鸡饲养过程中,喂饲的“虫子”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以蚯蚓为例,活体蚯蚓确实比饲料或蚯蚓粉的适口性要好,且活体蚯蚓在地面上蠕动,可以吸引鸡的注意力,引导鸡去啄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鸡的啄食量,但同时由于活体蚯蚓没有经过加温杀菌,其体内的寄生虫未被杀死,一起被鸡取食后会导致鸡患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另外,养殖虫子鸡时,还应注意鸡吃的虫子越多越好,实则不然,虫子鸡并不需要时刻喂食虫子,尤其是在雏鸡阶段鸡的消化功能不完善,所需要的营养结构是以平衡为主,过分的喂食虫子会使其营养不均衡而导致雏鸡质量差。同时,蝇蛆等“虫子”大多为高蛋白饲料,蛋白含量为50%左右,接近于脱脂鱼粉蛋白含量,用量一定要适当。虫子鸡虽然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较受欢迎,但是目前对虫子鸡饲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由于饲料的配方不科学,导致养殖过程中虫子鸡出现各种疾病,对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虫子鸡发病率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配方科学合理,不仅能为虫子鸡提供充分全面的营养,且容易消化吸收和提高虫子鸡的抗病能力,能确保虫子鸡的高产和高品质,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降低虫子鸡发病率的饲料,所述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蝇蛆粉20-30份,干黄粉虫15-24份,豆粕10-18份,玉米10-18份,松针10-15份,蚯蚓粪5-8份,蛋白酶0.3-0.5份,植酸酶0.2-0.3份,脂肪酶0.3-0.5份,复合维生素0.5-1份,防病添加剂2-4份;其中,所述防病添加剂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鱼腥草30-50份,竹叶15-22份,百香果叶20-30份,白菖12-18份,刘寄奴12-18份,人字草8-15份。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蝇蛆粉25份,干黄粉虫20份,豆粕12份,玉米15份,松针12份,蚯蚓粪6份,蛋白酶0.4份,植酸酶0.2份,脂肪酶0.4份,复合维生素0.8份,防病添加剂3份;其中,所述防病添加剂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鱼腥草42份,竹叶20份,百香果叶25份,白菖15份,刘寄奴15份,人字草12份。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复合维生素是由VA、VE、VK、VB1、VB2、VB6、VB9、VH按等重量混合得到。进一步地,所述防病添加剂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按重量份称取鱼腥草、竹叶、百香果叶、白菖、刘寄奴、人字草并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上述6种原料总重量6-10倍的水将上述原料煎煮30-40分钟,过滤得提取液和滤渣;取滤渣用同样的方法再煎煮1次,过滤得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并浓缩成含水率为17-18%的稠膏。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准备好所有原料;分别将干黄粉虫、豆粕、玉米、松针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将蝇蛆粉、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蚯蚓粪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调节整体含水率为30-40%,于20-25℃的环境条件下自然发酵4-6天,得发酵料,向发酵料中加入蛋白酶、植酸酶、脂肪酶、复合维生素和防病添加剂,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然后干燥即得所述饲料。优选地,所述干燥时,干燥的温度均不高于90℃。本发明中,所用原料的功效如下:蝇蛆粉,粗蛋白质含量高达56%~63%(平均为59.5%)、脂肪13%、灰分7%、糖类3.1%。蝇蛆的营养水平是豆饼的1.3倍、骨肉粉的1.9倍。不仅可直接饲喂常规品种的猪、鸡、鸭、鱼,而且还是特种动物虾、蟹、鳗、黄鳝、牛蛙、七星鱼、斑鱼、龟等最好的活饵料。李勇蝇蛆饲料来喂鸡试验,在饲料中添加10%蝇蛆,对照组饲料添加10%鱼粉,结果前者比后者产蛋率提高20.3%,饲料报酬提高15.8%。干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1公斤黄粉虫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5公斤麦麸,20公斤混合饲料和100公斤青饲料的营养价值。用黄粉虫饲养鸡,不仅生长快、成活率高,而且抗病力强,可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豆粕,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玉米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一般含蛋白质8.5%、脂肪4.3%、糖类73.2%、钙0.022%、磷.21%、铁0.0016%,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赖氨酸等。松针的主要成分是烷酸、酮类、酯类以及甾醇类物质,其中甾醇类物质的含量比较高,松针添加在饲料中,可以起到为鸡肉增香、皮增色的作用。蚯蚓粪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氨基酸。本发明采用蚯蚓粪与其他原料混合后发酵,可以利用蚯蚓粪里面的微生物,使复杂物质矿化为易于吸收的有效物质,而且还合成一系列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蛋白酶、植酸酶、脂肪酶的加入可以帮助虫子鸡分解饲料中较大分子量的营养组分,使饲料容易被消化吸收。复合维生素的添加为了补充饲料中维生素种类的不全和含量的不足,保证营养的均衡。鱼腥草,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于治疗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研究表明,鱼腥草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还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竹叶,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研究表明,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内酯、多糖、叶绿素、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竹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并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百香果叶,根治胃痛。全株可防治痢疾、肺结核,叶能杀蛆,外敷治家畜伤口发炎、生蛆。本发明中使用百香果叶对控制虫子鸡的患病率有很大作用。白菖,苦辛,温。具有化痰,开窍,健脾,利湿的功效。主治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清,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白菖能助消化,消积食,止腹痛,治痢疾,又治风湿疼痛。刘寄奴,苦,温。入心、脾经。具有祛瘀通经,消化食积的功效,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痛,可与消食药同用。人字草,内服清热利湿、健脾、清肺利尿。入肺肾经。主治咳嗽胸痛、暑热口渴、小儿疳积、久痢、疟疾、中暑发痧、伤暑小便不利、小便尿血、急性胃肠炎、夜盲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饲料以蝇蛆粉、干黄粉虫、豆粕、玉米为主要的营养源来源,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含有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满足虫子鸡的日常生长所需;添加松针改善虫子鸡的肌肉品质;增加蛋白酶、植酸酶、脂肪酶共同将较大分子量的营养组分分解,使饲料容易被消化吸收;增加复合维生素使营养更加全面;添加的防病添加剂由鱼腥草、竹叶、百香果叶、白菖、刘寄奴、人字草按一定配比混合提取制得,其中鱼腥草、竹叶能清热解毒、抗炎抗菌,白菖、刘寄奴、人字草能调节肠胃、促进消化;百香果叶能对控制防病率起增效作用;7种原料相互配合,并与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各种酶、松针一起协同作用,能将虫子鸡的患病率由16%减少至2%,大大降低虫子鸡的患病率,促进虫子鸡的快速生长。2、本发明的饲料在制作过程中,将蚯蚓粪与主要营养成分混合进行发酵,可以充分利用蚯蚓粪中所含的微生物,使复杂物质转化为易于吸收的有效物质,而且还合成一系列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可以减少高蛋白饲料对虫子鸡肠胃带来的负担,有利于饲料的消化吸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本发明,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降低虫子鸡发病率的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蝇蛆粉20份,干黄粉虫15份,豆粕10份,玉米10份,松针10份,蚯蚓粪5份,蛋白酶0.3份,植酸酶0.2份,脂肪酶0.3份,复合维生素0.5份,防病添加剂2份;复合维生素是由VA、VE、VK、VB1、VB2、VB6、VB9、VH按等重量混合得到。防病添加剂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鱼腥草30份,竹叶15份,百香果叶20份,白菖12份,刘寄奴12份,人字草8份。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防病添加剂:按重量份称取鱼腥草、竹叶、百香果叶、白菖、刘寄奴、人字草并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上述6种原料总重量6倍的水将上述原料煎煮30分钟,过滤得提取液和滤渣;取滤渣用同样的方法再煎煮1次,过滤得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并浓缩成含水率为18%的稠膏。(2)按重量份准备好所有原料;分别将干黄粉虫、豆粕、玉米、松针在70-80℃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将蝇蛆粉、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蚯蚓粪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调节整体含水率为30%,于20-25℃的环境条件下自然发酵4天,得发酵料,向发酵料中加入蛋白酶、植酸酶、脂肪酶、复合维生素和防病添加剂,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然后在75-85℃干燥即得。实施例2一种降低虫子鸡发病率的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蝇蛆粉25份,干黄粉虫20份,豆粕12份,玉米15份,松针12份,蚯蚓粪6份,蛋白酶0.4份,植酸酶0.2份,脂肪酶0.4份,复合维生素0.8份,防病添加剂3份;复合维生素是由VA、VE、VK、VB1、VB2、VB6、VB9、VH按等重量混合得到。防病添加剂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鱼腥草42份,竹叶20份,百香果叶25份,白菖15份,刘寄奴15份,人字草12份。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防病添加剂:按重量份称取鱼腥草、竹叶、百香果叶、白菖、刘寄奴、人字草并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上述6种原料总重量8倍的水将上述原料煎煮36分钟,过滤得提取液和滤渣;取滤渣用同样的方法再煎煮1次,过滤得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并浓缩成含水率为17%的稠膏。(2)按重量份准备好所有原料;分别将干黄粉虫、豆粕、玉米、松针在79-89℃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将蝇蛆粉、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蚯蚓粪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调节整体含水率为36%,于20-25℃的环境条件下自然发酵5天,得发酵料,向发酵料中加入蛋白酶、植酸酶、脂肪酶、复合维生素和防病添加剂,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然后在75-85℃干燥即得所述饲。实施例3一种降低虫子鸡发病率的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蝇蛆粉28份,干黄粉虫22份,豆粕12份,玉米15份,松针14份,蚯蚓粪7份,蛋白酶0.5份,植酸酶0.25份,脂肪酶0.4份,复合维生素0.9份,防病添加剂3份;复合维生素是由VA、VE、VK、VB1、VB2、VB6、VB9、VH按等重量混合得到。防病添加剂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鱼腥草45份,竹叶20份,百香果叶28份,白菖16份,刘寄奴17份,人字草11份。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防病添加剂:按重量份称取鱼腥草、竹叶、百香果叶、白菖、刘寄奴、人字草并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上述6种原料总重量8倍的水将上述原料煎煮38分钟,过滤得提取液和滤渣;取滤渣用同样的方法再煎煮1次,过滤得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并浓缩成含水率为18%的稠膏。(2)按重量份准备好所有原料;分别将干黄粉虫、豆粕、玉米、松针在70-80℃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将蝇蛆粉、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蚯蚓粪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调节整体含水率为30-40%,于20-25℃的环境条件下自然发酵4-6天,得发酵料,向发酵料中加入蛋白酶、植酸酶、脂肪酶、复合维生素和防病添加剂,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然后在75-85℃干燥即得。实施例4一种降低虫子鸡发病率的饲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蝇蛆粉30份,干黄粉虫24份,豆粕18份,玉米18份,松针15份,蚯蚓粪8份,蛋白酶0.5份,植酸酶0.3份,脂肪酶0.5份,复合维生素0.5-1份,防病添加剂2-4份;复合维生素是由VA、VE、VK、VB1、VB2、VB6、VB9、VH按等重量混合得到。防病添加剂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鱼腥草50份,竹叶22份,百香果叶30份,白菖18份,刘寄奴18份,人字草15份。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防病添加剂:按重量份称取鱼腥草、竹叶、百香果叶、白菖、刘寄奴、人字草并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上述6种原料总重量10倍的水将上述原料煎煮40分钟,过滤得提取液和滤渣;取滤渣用同样的方法再煎煮1次,过滤得提取液;将两次所得提取液合并,并浓缩成含水率为18%的稠膏。(2)按重量份准备好所有原料;分别将干黄粉虫、豆粕、玉米、松针在70-80℃进行干燥、粉碎,得到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将蝇蛆粉、黄粉虫粉、豆粕粉、玉米粉、松针粉、蚯蚓粪混合均匀,然后加水调节整体含水率为40%,于20-25℃的环境条件下自然发酵6天,得发酵料,向发酵料中加入蛋白酶、植酸酶、脂肪酶、复合维生素和防病添加剂,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状,然后在75-85℃干燥即得。为了探索饲料配方对虫子鸡生长情况的影响,本申请人在饲料研制过程中,作了大量的养殖试验,现将部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试验于玉林陆川本申请人的养殖场内进行,选取700只重量在300-350g之间的三黄鸡,随机分成7组,每组100只,将各组三黄鸡分别圈养在大小为60m2的鸡房内,每组给予相同的养殖条件和饲料投喂量,各组投喂的饲料有所不同,实验组1-4投喂本发明实施例1-4所制作的饲料;实验组5投喂的饲料与实施例2的饲料相比,没有添加中药添加剂;实验组6投喂的饲料与实施例2的饲料相比,中药添加剂中不含百香果叶、刘寄奴、人字草;实验组7投喂活体黄粉虫。连续喂养两个月后,统计各组的患病率和平均重量,结果如下表:表1三黄鸡的生长情况组别患病率(%)试验前平均重量(g)试验后平均重量(g)实验组113351542实验组223401549实验组303421583实验组413451565实验组5103341301实验组683361389实验组7163421235根据上表的试验数据,将实验组7与其他组相比,可以看出,直接喂养活虫,养殖过程中患病率较高,且影响到了虫子鸡的增重量即生长速度。实验组5、6与实验组7比较,患病率有所下降,跟饲料中减少了疾病感染源且增加了蛋白酶等有关。实验组5、6与实验组1-4相比,由于添加的中药添加剂不同,虫子鸡的抵抗力不佳,还是具有较高的患病率,生长速度也不及本发明,说明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添加具有防病效果的中药,能够降低虫子鸡的患病率,提高虫子鸡的产量。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