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保健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配方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茉莉花茶(jasminetea),又叫茉莉香片,属于花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茉莉花茶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及闽东北地区,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在清朝时被列为贡品,有150多年历史。福州茉莉花茶源于汉,中医的创新促进福州茉莉花茶诞生,宋朝中医局方学派对香气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认识,引发香茶热,诞生了数十种香茶。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茉莉花茶兼有绿茶和茉莉花的营养成分,富含叶绿素、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茶多酚、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钙、磷、钾、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
但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加之工作疲劳,生活压力大,上班族们往往失眠烦躁、口舌生疮,这都是因为天热上火,暑气缠身所致。而现有的茉莉花茶,却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不具备消暑功能,不适合多种人群饮用,且传统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已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配方及制备工艺,通过将以茉莉花茶和去火消暑夏枯草、桑叶和菊花三者相结合的中草药为基础,精选纯天然植物为原料的药食品,器配方科学,经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制成的成品,效果明显,饮用方便,长期食用无副作用,特别适合夏天喝,具有非常好的解暑降温的效果,而且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独特,再与茉莉花等混合煮制,增效其风味口感,适合多种人群饮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配方,其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
茉莉花30-40份、绿茶10-30份、金银花4-6份、菊花8-12份、夏枯草2-6份、桑叶4-6份、大麦6-8份、苡仁6-8份、玄米6-8份、山楂1-3份、小麦胚芽4-6份、苹果籽粉5-7份、白砂糖4-6份、银耳4-6份、蛋黄粉3-5份、鲜海带4-6份、独行菜2-4份、碎米荠4-6份、白果2-4份、泡橄榄菜6-8份、蜂蜜4-6份、薄荷8-10份、绿豆8-12份。
优选的,所述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
茉莉花30份、绿茶10份、金银花4份、菊花8份、夏枯草2份、桑叶4份、大麦6份、苡仁6份、玄米6份、山楂1份、小麦胚芽4份、苹果籽粉5份、白砂糖4份、银耳4份、蛋黄粉3份、鲜海带4份、独行菜2份、碎米荠4份、白果2份、泡橄榄菜6份、蜂蜜4份、薄荷8份、绿豆8份。
优选的,所述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
茉莉花35份、绿茶20份、金银花5份、菊花10份、夏枯草4份、桑叶5份、大麦7份、苡仁7份、玄米7份、山楂2份、小麦胚芽5份、苹果籽粉5份、白砂糖5份、银耳5份、蛋黄粉4份、鲜海带5份、独行菜3份、碎米荠5份、白果3份、泡橄榄菜7份、蜂蜜5份、薄荷9份、绿豆10份。
优选的,所述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
茉莉花40份、绿茶30份、金银花6份、菊花12份、夏枯草6份、桑叶6份、大麦8份、苡仁8份、玄米8份、山楂3份、小麦胚芽6份、苹果籽粉7份、白砂糖6份、银耳6份、蛋黄粉5份、鲜海带6份、独行菜4份、碎米荠6份、白果4份、泡橄榄菜8份、蜂蜜6份、薄荷10份、绿豆12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均需晒干,且烘干温度控制在105~115℃,摊叶厚度2~5cm,烘干时间为5~10分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绿茶为成品绿茶。
所述的一种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研磨中药: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干燥后的菊花、夏枯草、桑叶,均匀混合后进行研磨成粉,备用,
(2)制备花茶:采摘新鲜的茉莉花,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30~50分钟的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鲜叶摊放,摊放厚度为5~7cm,摊放时间12~15h,直至鲜叶透出清香味为宜;通过传送带把萎凋后的茶叶传送至蒸汽锅内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30℃,杀青时间8~10分钟;揉捻:将杀青后的鲜叶立即取出摊开散热至叶温32~40℃,放入揉捻桶内揉捻,先空揉2~5分钟,再加轻压揉捏5~10分钟,最后加重压揉捏3~5分钟至茶条紧卷,汁液溢而不成滴流时即可;干燥:将揉捻后的茶条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05~115℃,摊叶厚度2~5cm,烘干时间为5~10分钟,然后取出茶条摊凉至叶温28~40℃,然后放入炒锅中,先在温度为70~85℃下慢炒至茶条转为浅绿色,然后将温度降至50~65℃进行快炒至有茶香味即可出锅,得到花茶,备用;
(3)制备原料一: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干燥后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将干燥后的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捣碎、烘干、再磨粉得混合细粉一,备用;
(4)制备原料二: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金银花、小麦胚芽、苹果籽粉、白砂糖、银耳、蛋黄粉、鲜海带、独行菜、碎米荠、白果、泡橄榄菜、蜂蜜、薄荷,放入蒸煮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纯净水,煮熟30-40分钟,经捣碎、烘干、再磨粉得混合细粉二,备用;
(5)混合装袋:将制备后的花茶、中药、混合细粉一和混合细粉二,搅拌均匀后再经调配、均质、灭菌、装袋即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配、均质、灭菌工艺设备为一体式生产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茉莉花茶用自动装袋机装袋,且袋中需放入一定量的干燥剂。
本发明中各中草药的药理特性:
夏枯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症,高血压症。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沛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清热解暑,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同时通过将以茉莉花茶和去火消暑夏枯草、桑叶和菊花三者相结合的中草药为基础,精选纯天然植物为原料的药食品,器配方科学,经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制成的成品,效果明显,饮用方便,长期食用无副作用,特别适合夏天喝,具有非常好的解暑降温的效果,而且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独特,再与茉莉花等混合煮制,增效其风味口感,适合多种人群饮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配方,其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
茉莉花30份、绿茶10份、金银花4份、菊花8份、夏枯草2份、桑叶4份、大麦6份、苡仁6份、玄米6份、山楂1份、小麦胚芽4份、苹果籽粉5份、白砂糖4份、银耳4份、蛋黄粉3份、鲜海带4份、独行菜2份、碎米荠4份、白果2份、泡橄榄菜6份、蜂蜜4份、薄荷8份、绿豆8份。
所述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均需晒干,且烘干温度控制在105~115℃,摊叶厚度2~5cm,烘干时间为5~10分钟,所述绿茶为成品绿茶。
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研磨中药: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干燥后的菊花、夏枯草、桑叶,均匀混合后进行研磨成粉,备用,
(2)制备花茶:采摘新鲜的茉莉花和菊花,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30~50分钟的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鲜叶摊放,摊放厚度为5~7cm,摊放时间12~15h,直至鲜叶透出清香味为宜;通过传送带把萎凋后的茶叶传送至蒸汽锅内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30℃,杀青时间8~10分钟;揉捻:将杀青后的鲜叶立即取出摊开散热至叶温32~40℃,放入揉捻桶内揉捻,先空揉2~5分钟,再加轻压揉捏5~10分钟,最后加重压揉捏3~5分钟至茶条紧卷,汁液溢而不成滴流时即可;干燥:将揉捻后的茶条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05~115℃,摊叶厚度2~5cm,烘干时间为5~10分钟,然后取出茶条摊凉至叶温28~40℃,然后放入炒锅中,先在温度为70~85℃下慢炒至茶条转为浅绿色,然后将温度降至50~65℃进行快炒至有茶香味即可出锅,得到花茶,备用;
(3)制备原料一: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干燥后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将干燥后的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捣碎、烘干、再磨粉得混合细粉一,备用;
(4)制备原料二: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金银花、小麦胚芽、苹果籽粉、白砂糖、银耳、蛋黄粉、鲜海带、独行菜、碎米荠、白果、泡橄榄菜、蜂蜜、薄荷,放入蒸煮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纯净水,煮熟30-40分钟,经捣碎、烘干、再磨粉得混合细粉二,备用;
(5)混合装袋:将制备后的花茶、中药、混合细粉一和混合细粉二,搅拌均匀后再经调配、均质、灭菌、装袋即得。
所述调配、均质、灭菌工艺设备为一体式生产线,所述茉莉花茶用自动装袋机装袋,且袋中需放入一定量的干燥剂。
实施例2:
一种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配方,其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
茉莉花35份、绿茶20份、金银花5份、菊花10份、夏枯草4份、桑叶5份、大麦7份、苡仁7份、玄米7份、山楂2份、小麦胚芽5份、苹果籽粉5份、白砂糖5份、银耳5份、蛋黄粉4份、鲜海带5份、独行菜3份、碎米荠5份、白果3份、泡橄榄菜7份、蜂蜜5份、薄荷9份、绿豆10份。
所述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均需晒干,且烘干温度控制在105~115℃,摊叶厚度2~5cm,烘干时间为5~10分钟,所述绿茶为成品绿茶。
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研磨中药: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干燥后的菊花、夏枯草、桑叶,均匀混合后进行研磨成粉,备用,
(2)制备花茶:采摘新鲜的茉莉花和菊花,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30~50分钟的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鲜叶摊放,摊放厚度为5~7cm,摊放时间12~15h,直至鲜叶透出清香味为宜;通过传送带把萎凋后的茶叶传送至蒸汽锅内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30℃,杀青时间8~10分钟;揉捻:将杀青后的鲜叶立即取出摊开散热至叶温32~40℃,放入揉捻桶内揉捻,先空揉2~5分钟,再加轻压揉捏5~10分钟,最后加重压揉捏3~5分钟至茶条紧卷,汁液溢而不成滴流时即可;干燥:将揉捻后的茶条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05~115℃,摊叶厚度2~5cm,烘干时间为5~10分钟,然后取出茶条摊凉至叶温28~40℃,然后放入炒锅中,先在温度为70~85℃下慢炒至茶条转为浅绿色,然后将温度降至50~65℃进行快炒至有茶香味即可出锅,得到花茶,备用;
(3)制备原料一: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干燥后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将干燥后的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捣碎、烘干、再磨粉得混合细粉一,备用;
(4)制备原料二: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金银花、小麦胚芽、苹果籽粉、白砂糖、银耳、蛋黄粉、鲜海带、独行菜、碎米荠、白果、泡橄榄菜、蜂蜜、薄荷,放入蒸煮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纯净水,煮熟30-40分钟,经捣碎、烘干、再磨粉得混合细粉二,备用;
(5)混合装袋:将制备后的花茶、中药、混合细粉一和混合细粉二,搅拌均匀后再经调配、均质、灭菌、装袋即得。
所述调配、均质、灭菌工艺设备为一体式生产线,所述茉莉花茶用自动装袋机装袋,且袋中需放入一定量的干燥剂。
实施例3:
一种消暑功能的茉莉花茶配方,其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
茉莉花40份、绿茶30份、金银花6份、菊花12份、夏枯草6份、桑叶6份、大麦8份、苡仁8份、玄米8份、山楂3份、小麦胚芽6份、苹果籽粉7份、白砂糖6份、银耳6份、蛋黄粉5份、鲜海带6份、独行菜4份、碎米荠6份、白果4份、泡橄榄菜8份、蜂蜜6份、薄荷10份、绿豆12份。
所述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均需晒干,且烘干温度控制在105~115℃,摊叶厚度2~5cm,烘干时间为5~10分钟,所述绿茶为成品绿茶。
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研磨中药: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干燥后的菊花、夏枯草、桑叶,均匀混合后进行研磨成粉,备用,
(2)制备花茶:采摘新鲜的茉莉花和菊花,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30~50分钟的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鲜叶摊放,摊放厚度为5~7cm,摊放时间12~15h,直至鲜叶透出清香味为宜;通过传送带把萎凋后的茶叶传送至蒸汽锅内进行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30℃,杀青时间8~10分钟;揉捻:将杀青后的鲜叶立即取出摊开散热至叶温32~40℃,放入揉捻桶内揉捻,先空揉2~5分钟,再加轻压揉捏5~10分钟,最后加重压揉捏3~5分钟至茶条紧卷,汁液溢而不成滴流时即可;干燥:将揉捻后的茶条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05~115℃,摊叶厚度2~5cm,烘干时间为5~10分钟,然后取出茶条摊凉至叶温28~40℃,然后放入炒锅中,先在温度为70~85℃下慢炒至茶条转为浅绿色,然后将温度降至50~65℃进行快炒至有茶香味即可出锅,得到花茶,备用;
(3)制备原料一: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干燥后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将干燥后的大麦、苡仁、玄米、山楂、绿豆捣碎、烘干、再磨粉得混合细粉一,备用;
(4)制备原料二: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金银花、小麦胚芽、苹果籽粉、白砂糖、银耳、蛋黄粉、鲜海带、独行菜、碎米荠、白果、泡橄榄菜、蜂蜜、薄荷,放入蒸煮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纯净水,煮熟30-40分钟,经捣碎、烘干、再磨粉得混合细粉二,备用;
(5)混合装袋:将制备后的花茶、中药、混合细粉一和混合细粉二,搅拌均匀后再经调配、均质、灭菌、装袋即得。
所述调配、均质、灭菌工艺设备为一体式生产线,所述茉莉花茶用自动装袋机装袋,且袋中需放入一定量的干燥剂。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清热解暑,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同时通过将以茉莉花茶和去火消暑夏枯草、桑叶和菊花三者相结合的中草药为基础,精选纯天然植物为原料的药食品,器配方科学,经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制成的成品,效果明显,饮用方便,长期食用无副作用,特别适合夏天喝,具有非常好的解暑降温的效果,而且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独特,再与茉莉花等混合煮制,增效其风味口感,适合多种人群饮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