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馍的制作方法,具体是一种白骨馍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面粉制作馍的方法很多,由于制作方法不同,所以它们的口感和形状也各不相同,比如蒸馍馒头,是用面粉和成发面后用蒸气蒸熟,它口感软绵;比如烧饼、馕,是用面粉和成发面后在炉内用炉火烤熟,其外形象饼状、外表焦黄内绵软;比如面包,是用面粉和成发面等待饧面后在烤箱内烘烤,其皮薄焦黄,口感绵软蓬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形象一个洁白的大骨头,口感外壳硬脆内里筋糯的一种白骨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骨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它是由和面、制馍坯、烘硬捂熟、出笼四个步骤构成:①和面,小麦高筋面粉1份,加0.3—0.4份温水和面成面团备用;②制馍坯,取步骤①的面团制成80—120克的面剂子,在案板上揉成小面团,再搓成两头粗中间稍细的大骨头状的馍坯后放入干面粉中待用;③烘硬捂熟,把蒸笼放在烘炉顶外围的蒸笼座上,把步骤②中的馍坯从干面粉中取出,刷去表面所粘的面粉后,平行放于蒸笼箅上,在蒸笼上重复叠放多层蒸笼,在顶层加盖笼盖;15--20分钟后从蒸笼座中间的小孔中流动的热空气即可把馍坯表层烘硬,同时被捂熟内里;⑤出笼,把烘捂加热15分钟后的蒸笼从从蒸笼座上移走,掀开笼盖,以次逐层夹出白骨馍即可食用,一种白骨馍制作完成;移上新装入白骨馍坯的蒸笼,进入下一循环的白骨馍的烘捂制作。
以上所述的蒸笼,边长为20×20cm的正方形蒸笼。
以上所述的烘炉,是专门为制作白骨馍而研制的具有烘蒸功能的炉具,该炉下部是炉底、风门,炉底中心是炉篦炉窑,炉窑内的燃烧料为木炭、焦炭或无烟煤,该炉的中部为圆筒状炉膛、炉门,该炉的上部是炉顶,炉顶上有数个蒸笼座,蒸笼座内有若干个小通气孔,供通过烘炉中的热空气进入蒸笼内,为烘熟白骨馍提供热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制作白骨馍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该馍坯的形状如同大骨,该加热手段是用热空气缓慢烘硬并捂熟,所以缓慢烘硬和捂熟后该馍的形状如同一根洁白的骨头,不黑、不煳、不黄,吃起来口感:外壳硬脆发响,内里软糯筋道,麦香味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脆圈馍的制作方法中使用的烘炉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风门;3、炉底;3.1、炉箅;4、炉门;5炉顶;5.1、小孔;6、蒸笼;6.1、笼盖;7、馍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一种白骨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它是由和面、制馍坯、烘硬捂熟、出笼四个步骤构成:①和面,小麦高筋面粉1份,加0.3—0.4份温水和面成面团备用;②制馍坯(7),取步骤①的面团制成80—120克的面剂子,在案板上揉成小面团,再搓成两头粗中间稍细的大骨头状的馍坯(7)后放入干面粉中待用;③烘硬捂熟,把蒸笼放在烘炉顶外围的蒸笼座上,把步骤②中的馍坯(7)从干面粉中取出,刷去表面所粘的面粉后,平行放于蒸笼(6)箅上,在蒸笼(6)上重复叠放多层蒸笼(6),在顶层加盖笼盖(6.1);15--20分钟后从蒸笼座中间的小孔中流动的热空气即可把馍坯(7)表层烘硬,同时被捂熟内里;⑤出笼,把烘捂加热15分钟后的蒸笼(6)从从蒸笼座上移走,掀开笼盖,以次逐层夹出白骨馍即可食用,一种白骨馍制作完成;移上新装入白骨馍坯(7)的蒸笼(6),进入下一循环的白骨馍的烘捂制作。
以上所述的蒸笼(6),边长为20×20cm的正方形蒸笼(6)。
以上所述的烘炉,是专门为制作白骨馍而研制的具有烘蒸功能的炉具,该炉下部是炉底(3)、风门(2),炉底(3)中心是炉篦(3.1)炉窑,炉窑内的燃烧料为木炭、焦炭或无烟煤,该炉的中部为圆筒状炉膛、炉门(4),该炉的上部是炉顶(5),炉顶(5)上有数个蒸笼座,蒸笼座内有若干个小通气孔,供通过烘炉中的热空气进入蒸笼(6)内,为烘熟白骨馍提供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