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利咽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8674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养肝利咽茶及其酿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人工作繁忙,压力大,讲话过多,喜食辛辣、烫热饮食、饮食不正常、烟酒过度、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引发上火、咽喉发炎、伤肝伤肺,导致慢性咽喉炎、酒精肝、脂肪肝、肝病患者越来越多。随着人民生活品质和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保健预防越来越重视。预防咽喉炎、肝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针对性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养肝利咽茶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人们需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养肝利咽茶,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冬凌草12~18份、无花果6~10份、显齿蛇葡萄叶5~10份、马齿苋4~8份、余甘子3~6份、金银花3~6份、桔梗4~8份、菊花4~8份、蜂蜜4~7份。

基于上述,所述养肝利咽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冬凌草14~16份、无花果7~9份、显齿蛇葡萄叶6~9份、马齿苋5~7份、余甘子4~5份、金银花4~5份、桔梗5~7份、菊花5~7份、蜂蜜5~6份。

基于上述,所述养肝利咽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冬凌草15份、无花果8份、显齿蛇葡萄叶8份、马齿苋6份、余甘子4份、金银花4份、桔梗6份、菊花6份、蜂蜜6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养肝利咽茶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代用茶载体 按重量份称取冬凌草、显齿蛇葡萄叶、金银花和菊花之后,先分别进行杀青、杀菌处理,再搅拌均匀混合,得到代用茶载体;

制作蜂蜜混合浓缩液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无花果、马齿苋、余甘子和桔梗,并采用闪式提取法得到提取溶液,然后先浓缩所述提取溶液,再与蜂蜜均匀混合,得到蜂蜜混合浓缩液;

制备成品 将所述蜂蜜混合浓缩液喷洒在所述代用茶载体上,然后进行烘焙、杀菌、消毒后检验得养肝利咽茶成品。

基于上述,制作所述蜂蜜混合提取液的步骤包括:将称取后的无花果、马齿苋、余甘子和桔梗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置于闪式提取罐中,加入所述混合物重量入混合物料重量10~15倍的水,在80℃~90℃提取5~10 min,过滤,得到初次提取液;再向所述闪式提取罐内注入所述混合物料重量5~6倍的水进行二次提取,在80℃~90℃再提取5~10 min,过滤,得到二次提取液;将所述初次提取液和所述二次提取液合并得到所述提取溶液;先将所述提取溶液浓缩成密度为1.10~1.19 g/mL的浓缩液,再与蜂蜜均匀混合,制得所述蜂蜜混合浓缩液。

基于上述,制备成品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蜂蜜混合浓缩液喷洒在所述代用茶载体上,然后,将喷洒有所述蜂蜜混合浓缩液的代用茶载体在95℃~100℃烘焙30~45 min,制得养肝利咽茶半成品;采用电子红外线对所述养肝利咽茶半成品进行杀菌、消毒,然后检验得到所述养肝利咽茶成品;用泡袋茶包装机包装成每袋4.5~5 g。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养肝利咽茶中各主要原料的功效如下:

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胃、肝经。中医认为其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蛇虫咬伤、风湿骨痛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主要作用有:抗肿瘤、抗菌作用、解热、降燥润喉、降血脂、降血压等功效。

无花果,味甘,性凉。入肺、胃、大肠经。有清热生津,健脾开胃,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利咽喉,开胃驱虫。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胀痛,痔疮便秘,消化不良,痔疮,脱肛,腹泻、乳汁不足,咽喉肿痛,热痢,咳嗽多痰等症。它还有抗肿瘤、增强细胞免疫力、镇痛、降压等作用。

显齿蛇葡萄叶,其中含有的黄酮主要是二氢杨梅素,二氢杨梅素除具有普通黄酮的一般功效外,在预防酒精肝、脂肪肝、降低肝癌发病率、调节血压、提高免疫力、调节肾代谢以及保肝护肝等方面具有特殊功效。

马齿苋,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痛、降压降糖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对多种感染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余甘子,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缺乏症。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此外,它还有降血糖、抗炎、解热等作用。

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防辐射、抗衰老等作用。

蜂蜜,性味甘、平。归肺、脾、大肠经。具有补脾、肺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通便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脘腹疼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药物中毒等。化学成分,本品含糖类挥发油、蜡质、有机酸、花粉粒、泛酸、烟酸、乙酰胆碱、多种维生素、抑菌酶、微量元素等。药理作用,具有明显的促进小肠推进运动作用,能显著缩短排便时间。增强免疫功能,抑菌、解毒、促进创伤愈合、保肝、降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等作用。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养肝利咽茶中的原料来源于药食同源的植物,各原料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抗菌消炎,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改善肝脏代谢功能。各原料各有其作用,互相为用,无配伍禁忌。各个原料具有共同作用,又有所区别,具有清热解毒、保护肝脏等共同作用;另外,由于所述养肝利咽茶的原料中含有具有较好的杀菌消炎作用的二萜类、二氢杨霉素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会造成细菌抗药性。所以,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养肝利咽茶可以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适用于易患各类咽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酒精肝、脂肪肝等疾病的人群作为日常保健治疗饮用。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养肝利咽茶用热水冲泡,直至味淡。所述养肝利咽茶冲泡后入口微苦但其后回甘绵长,并有天然植物香气,且不含茶碱、咖啡因,是一款适合日常保健饮用的代用茶。所述养肝利咽茶以保健为目的,可以每天冲泡1袋;若以调理疾病为目的,可以每天冲泡2~3袋。故,所述养肝利咽茶以养生预防为目的,双向调节,标本兼治。本发明提供的养肝利咽茶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易操作,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肝利咽茶,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冬凌草12份、无花果10份、显齿蛇葡萄叶5份、马齿苋8份、余甘子3份、金银花3份、桔梗7份、菊花4份、蜂蜜4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养肝利咽茶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代用茶载体 先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冬凌草、显齿蛇葡萄叶、金银花和菊花,然后先分别进行杀青、杀菌处理,再搅拌均匀混合,得到所述代用茶载体;

制作蜂蜜混合浓缩液 按上述重量份称取无花果、马齿苋、余甘子和桔梗,并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置于闪式提取罐中,加入所述混合物重量入混合物料重量12倍的水,在80℃~90℃提取5 min,过滤,得到初次提取液;再向所述闪式提取罐内注入所述混合物料重量6倍的水进行二次提取,在80℃~90℃再提取5 min,过滤,得到二次提取液;将所述初次提取液和所述二次提取液合并得到所述提取溶液;先将所述提取溶液浓缩成密度约为1.15 g/mL的浓缩液,再与蜂蜜均匀混合,制得所述蜂蜜混合浓缩液;

制备成品 将所述蜂蜜混合浓缩液喷洒在所述代用茶载体上,然后,将喷洒有所述蜂蜜混合浓缩液的代用茶载体在95℃~100℃烘焙30~45 min,制得养肝利咽茶半成品;采用电子红外线对所述养肝利咽茶半成品进行杀菌、消毒,然后检验得到所述养肝利咽茶成品;用泡袋茶包装机包装成每袋大约5 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肝利咽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冬凌草14份、无花果9份、显齿蛇葡萄叶6份、马齿苋7份、余甘子4份、金银花4份、桔梗8份、菊花5份、蜂蜜5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养肝利咽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肝利咽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冬凌草15份、无花果8份、显齿蛇葡萄叶8份、马齿苋6份、余甘子4份、金银花4份、桔梗6份、菊花6份、蜂蜜6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养肝利咽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肝利咽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冬凌草16份、无花果7份、显齿蛇葡萄叶9份、马齿苋5份、余甘子4份、金银花4份、桔梗6份、菊花7份、蜂蜜6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养肝利咽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肝利咽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冬凌草18份、无花果6份、显齿蛇葡萄叶10份、马齿苋4份、余甘子6份、金银花6份、桔梗4份、菊花8份、蜂蜜7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养肝利咽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

本发明对肺部燥热、咽喉上火、肝火旺盛引发的身体不适有明显疗效。以下为部分临床案例:

案例1

宋某某,女,43岁,经常吃火锅、说话过多,咽部经常有异物感、痰多、咳嗽不出来的感觉。经冲泡上述实施例3提供的养肝利咽茶,每日2次,每次冲泡1袋,一个月后,咽喉的所有症状全部消失。

案例2

陈某某,男,29岁,工作压力大,而且经常喝酒、熬夜生活没规律;近两个月来出现身体不舒服、食欲不振、肝区胀痛、痰多、喉咙不适等症状,到医院抽血检测,医生诊断为轻度酒精肝,经过服用一段时间西药效果不明显。经冲泡上述实施例3提供的养肝利咽茶,每日3次,每次冲泡1袋。连续饮用1个月后,再次抽血检查,发现转氨酶明显下降,痰多、喉咙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连续服用2个月后,肝区位置胀痛现象感觉消失,再次验血,发现转氨酶持续下降。

案例3

赵某某,女,26岁,因平时喜欢吃火锅、油炸、烧烤等食品,经常感口舌干燥、口苦、咽喉痛,睡眼质量不好,中医诊断为肝火、肺部燥热所致,经冲泡上述实施例3提供的养肝利咽茶,每日2次,每次冲泡1袋;饮用15日后上述症状消失。

案例4

张某某,男,38岁,昼伏夜出经常饮酒、抽烟缺乏运动轻度肥胖。肝区位置经常有一点胀的感觉,痰多、咽候经常不适,抽血检测结果转氨酶偏高,肝区位置有一点胀的感觉,医生诊断为轻度脂肪肝,经过输夜和服用一段时间西药不见好转;经冲泡上述实施例3提供的养肝利咽茶,每日3次,每次冲泡1袋,15天后,再次抽血检测,转氨酶明显下降,肝区位置胀痛明显好转,痰多、咽喉不适现象明显好转、体重也减了一两斤;继续引用1个月,上述症状消失。

案例5

计某某,女,30岁,因从事教师工作经常讲话,有慢性咽炎半年之久,咽喉不适,声音嘶哑,多次服用各种咽喉片,治疗无效;经冲泡上述实施例3提供的养肝利咽茶,每日3次,每次冲泡1袋,1个月后,声音回复正常,咽喉情况好转;继续引用1个月,每日2次,每次冲泡1袋,各种症状明显减轻;随后,将所述养肝利咽茶作为保健品饮用,每日1次,每次冲泡1袋。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