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胚油条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173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单胚油条炸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一种单胚油条炸锅,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中式面食,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炸制油条的方法。只有双胚油条放在炸锅中才可以被炸开,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与智慧,现代人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奥妙,两个面胚接触面受热量小,面胚没有被高温炸“死”,于是有了单胚软面油条和组合油条机(申请号:201610659062.2)直接切油条胚下锅的炸法。单胚软面油条必须由一人翻油条和出油条,而市场未见自动软面油条炸锅和组合油条机中炸锅部分不适合直接作为软面油条炸锅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真正实现了单胚油条炸制过程的全自动化,操作与维护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是以近代软面油条炸制方法为基础,总结多年炸制油条经验,结合组合油条机(申请号:201610659062.2)中炸锅部分的特点,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研制而成。所设计是在油炸锅体(1)中安装有固定油条托板(3)使下锅的单胚油条在产生足够的浮力之前不会沉入油面(6)下,通过圆周中断(4)信号与PLC控制使传动停顿配合油条刮片(2)让油条容易被下锅,通过前推油条刺(5)使油条向前移动,通过双面齿(7)和下托条(8)使油条翻转,通过后推油条刺(9)和油条出锅刺(10)使油条另一面被炸制和出锅制成油条成品。

本单胚油条炸锅结构如图1所示,详细描述如下:

本单胚油条炸锅主要构造包括油炸锅体(1)、油条刮片(2)、固定油条托板(3,图3)、圆周中断(4,图4)、前推油条刺(5)、间歇式顺时针旋转双面齿(以下简称双面齿)(7)、下托条(8)、后推油条刺(9)、油条出锅刺(10)、电气部分及相关传动与衔接。油条刮片(2)为两个,是安装在油炸锅(1)上的凸起(见图2),位于固定油条托板(3)下油条小孔区(11)两端上方大约3cm处,油条刮片(2)也可以是一个,其特征在于用筷子挑油条、油条被拉长下锅时,两个筷子正好分别到达油条刮片(2)附近,筷子从油条刮片(2)刮下使油条和筷子分离则油条下锅。固定油条托板(3)位于油炸锅的前端,前推油条刺(5)的下方,没于油面(6)下方0.5cm到2cm处倾斜安装,油条托板(3)也可以是电热板或液化气加热的板,其特征在于使油条面胚在翻滚前未完全没入油脂中,使油条面胚更容易被炸开。固定油条托板(3)分下油条小孔区(11)和固定托板后区(12),孔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孔,其特征在于小孔使刚下油条时油条不会粘在固定油条托板(3)上,孔的设计使油条面胚更好的和油脂接触,传导热量。圆周中断(4)是由感应器(13)、被感应端子(14)、转轴(15)构成,也可以是在转轴(15)的圆周内平均分布多个感应器或被感应端子,其不限于安装在单胚油条炸锅的上面,也可以安装在锅体的支架上等任意位置,其特征在于在圆周周期内当感应器(13)收到一个(或预设多个)感应信号时就会使前推油条刺(5)、后推油条刺(9)首次或每次都短暂停留在油炸锅体(1)预设固定位置,利用圆周的特性,没有开停机和电机失步带来的困扰,有利于油条下锅。感应器(13)为油条炸锅传动提供位置定位,通过电气部分PLC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马达使传动进行转动和停止周期性运行,其特征在于为油炸锅传动部分提供停顿,当传动部分运动到预设位置时,传动停顿进行油条下锅,前推油条刺(5)向前推送油条并防止相邻两根油条粘连,之后传动向前运行一格再进行停顿,周而复始。双面齿(7)受油条移动位置的控制,该动作是从油条面胚底部向上翻动油条,双面齿(7)翻转一次的时间为0.5-15s,间歇停顿占翻转一次时间的0.5-0.95,间歇使油条面胚有足够的时间从油条托板传送到双面齿(7)的前端,同时使刚被翻动过的油条面胚有足够的时间从双面齿(7)的后端逃离,从油条面胚底部向上翻动油条防止双面齿(7)与油条面胚未炸制成熟部分粘连。下托条(8)为多根条形支撑(也可以是网状、片状),下托条(8)使油条面胚翻滚后不是浮在油脂上,而是受到下托条(8)的支撑,从而防止油条面胚因胚下光圆、部分油条面胚窄小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打滚现象。双面齿(7)与下托条(8)以及前推油条刺(5)、后推油条刺(9)、油条出锅刺(10)均为刺状,相互交叉运行而不发生碰撞(见图5)。油炸锅传动部分依靠齿轮或链轮撮合,每下一根油条各走一格,双面齿(7)翻转半圈。

依附炸锅的还有油位上下限、电加热管、温度感应、进油口、排油阀、链条支撑、链条、链轮、齿轮、温度控制器、油面自平衡自动注油系统、接触器、电机、感应装置、油烟机等。油炸锅并不限于纯油型和电加热,也可以是油水分离型和其他加热方式。额外的,本发明位置定位和间歇停顿也可以用于双胚油条炸锅中;通过提高本炸锅中油面的高度和各刺的间距,本发明也可以用以炸制糖糕、菜角等其他油炸膨松类产品。

与人工翻油条出锅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极大的节省了人力。

2.结构紧凑,油条密集排列,更节油。

3.结构清晰明了,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4.油条成品大小均匀可控、色泽金黄一致。

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单胚油条炸制过程的多个难题,真正实现了单胚油条炸锅的自动化,填补了软面油条没有自动炸锅的空白和为组合油条机中炸锅部分提供新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加工效率,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单胚油条炸锅结构图

附图2油条刮片结构位置图

附图3固定油条托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4圆周中断示意图

附图5交叉运行示意图

1.油炸锅体 9.后推油条刺

2.油条刮片 10.油条出锅刺

3.固定油条托板 11.下油条小孔区

4.圆周中断 12.固定托板后区

5.前推油条刺 13.感应器

6.油面 14.被感应端子

7.间歇式顺时针旋转双面齿 15.转轴

8.下托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单胚油条炸锅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单胚油条下锅。本单胚油条炸锅下锅部分构造包括油条刮片(2)、固定油条托板(3,图3)、圆周中断(4,图4)、前推油条刺(5)、电气部分及相关传动与衔接。油条刮片(2)为两个,是安装在油炸锅(1)上的凸起(见图2),位于固定油条托板(3)下油条小孔区(11)两端上方大约3cm处,其特征在于用筷子挑油条、油条被拉长下锅时,两个筷子正好分别到达油条刮片(2)附近,筷子从油条刮片(2)刮下使油条和筷子分离则油条下锅。固定油条托板(3)位于油炸锅的前端,前推油条刺(5)的下方,没于油面(6)下方0.5cm到2cm处倾斜安装,其特征在于使油条面胚在翻滚前未完全没入油脂中,使油条面胚更容易被炸开。固定油条托板(3)分下油条小孔区(11)和固定托板后区(12),孔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孔,其特征在于小孔使刚下油条时油条不会粘在固定油条托板(3)上,孔的设计使油条面胚更好的和油脂接触,传导热量。圆周中断(4)是由感应器(13)、被感应端子(14)、转轴(15)构成,其特征在于当感应器(13)收到一个(或预设多个)感应信号就会使前推油条刺(5)、后推油条刺(9)首次或每次都短暂停留在油炸锅体(1)预设固定位置,利用圆周的特性,没有开停机和电机失步带来的困扰,有利于油条下锅。圆周中断(4)为油条炸锅传动提供位置定位,通过电气部分PLC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马达使传动进行转动和停止周期性运行,其特征在于为油炸锅传动部分提供停顿,当传动部分运动到预设位置时,传动停顿进行油条下锅,前推油条刺(5)向前推送油条并防止相邻两根油条粘连,之后传动向前运行一格再进行停顿,周而复始。当人工炸油条时,先进行预加热油脂,而后开机,这时传动部分转动,感应器(13)感应到被感应端子(14),则传动部分运行到预设位置停止,人工用筷子挑油条下锅,油条刮片(2)有利于油条和筷子分离,油条落在固定油条托板(3)下油条小孔区(11),油条开始被炸制,而后传动部分开始运动,前推油条刺(5)使油条向前移动,而后感应器(13)接收下一个感应端子信号或为PLC控制一定的时间间隔,油条向前运动一格停止,而后下锅下一根油条,这样周而复始的下油条和油条一个周期一个周期的向前移动,当油条运动到固定托板后区(12)末端时,油条浮起,油条继续向前移动。当用组合油条机制胚机构下锅时,传动部分运行到预设位置停止,油条胚直接下锅,不需要油条刮片(2),过程和人工相似。

油条翻转和出锅。本过程部分构造包括间歇式顺时针旋转双面齿(以下简称双面齿)(7)、下托条(8)、后推油条刺(9)、油条出锅刺(10)、电气部分及相关传动与衔接。双面齿(7)受油条移动位置的控制,该动作是从油条面胚底部向上翻动油条,双面齿(7)翻转一次的时间为0.5-15s,间歇停顿占翻转一次时间的0.5-0.95,间歇使油条面胚有足够的时间从油条托板传送到双面齿(7)的前端,同时使刚被翻动过的油条面胚有足够的时间从双面齿(7)的后端逃离,从油条面胚底部向上翻动油条防止双面齿(7)与油条面胚未炸制成熟部分粘连。下托条(8)为多根条形支撑(也可以是网状、片状),下托条(8)使油条面胚翻滚后不是浮在油脂上,而是受到下托条(8)的支撑,从而防止油条面胚因胚下光圆、部分油条面胚窄小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打滚现象。双面齿(7)与下托条(8)以及前推油条刺(5)、后推油条刺(9)、油条出锅刺(10)均为刺状,相互交叉运行而不发生碰撞(见图5)。油炸锅传动部分依靠齿轮或链轮撮合,每下一根油条各走一格,双面齿(7)翻转半圈。油条面胚单面被炸制成相关色泽后运行到双面齿(7)的前端,该位置双面齿(7)动作,实现翻油条,而后双面齿(7)暂停,油条面胚继续运动逃离双面齿(7)的后端,同时下一根油条面胚运动到双面齿(7)的前端,油条面胚经下托条(8)防打滚设计和经后推油条刺(9)与油条出锅刺(10)推动后另一面被炸制并出锅,得到油条成品。

依附炸锅的还有油位上下限、电加热管、温度感应、进油口、排油阀、链条支撑、链条、链轮、齿轮、温度控制器、油面自平衡自动注油系统、接触器、电机、感应装置、油烟机等。油炸锅并不限于纯油型和电加热,也可以是油水分离型和其他加热方式。油炸锅的大小及加热速率配合油条的产率而设计,油条本身所要求的油脂温度和炸制时间决定了油炸锅的长度及油条面胚在油炸锅中传送的速度,从而适应人挑油条下锅和机器制胚下锅不同产率的定制。油炸锅长度65公分长时,每小时炸制400根油条,所需加热管功率8Kw。额外的,本发明位置定位和间歇停顿也可以用于双胚油条炸锅中;通过提高本炸锅中油面的高度和各刺的间距,本发明也可以用以炸制糖糕、菜角等其他油炸膨松类产品。

以上介绍的仅仅是基于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对本发明的装置作本技术领域内熟知的部件的替换、组合、分立,以及对本发明实施步骤作本技术领域内熟知的等同改变或替换均不超出本发明的揭露以及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