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857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黄栀,又称栀子、黄栀子、山栀子、客家人叫做黄果。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稀为纸质,少为3枚轮生,叶形多样,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25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基部楔形或短尖,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生长于海拔10~15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目前栀子果的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取栀子黄色素,在茶类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去痘保健茶》(专利号:CN200610089584.X),公开了以栀子果实、菊花、茶(绿茶、红茶、花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栀子去痘茶,采用的是将多种原料简单的混搭方式,且并未涉及到黑茶领域。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填补现有技术在栀子果茶,尤其是黑茶方面的空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及其制备方法,提取浓缩黄栀子果中的栀子素、栀子甙、藏红花素等有益成分,并在黑茶制备过程加入,两者充分融合发酵,制得的黑茶产品长期饮用,可清热安神,同时茶香中透着淡淡的栀子芳香。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黄栀子果黑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栀子果黑茶由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按1:(5-10)的重量份比复合配置而成,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按1:(5-10)的重量份比备好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2)将黄栀子果提取液与黑茶混合发酵;(3)将发酵后制得的黄栀子果黑茶初品进行干燥;(4)将干燥的黄栀子果黑茶进行压砖成品。优选的,所述黄栀子果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1)将新鲜采摘的黄栀子果洗净,粉碎,过40-50目筛,得黄栀子果粉末;(2)将步骤(1)所得黄栀子果粉末加入5-6倍重量份的70-80%乙醇溶液中,浸泡12-15h,60-80℃条件下回流提取2-3次,每次1.5-2h,过滤,合并滤液;(3)将步骤(2)得到的滤液,4000-5000r/min条件下离心10-15min,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5出料。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混合发酵的方法为:将黑茶均匀堆于蔑垫上,厚度10-20cm,将黄栀子果提取液分3次均匀喷洒在黑茶上,每次喷洒后加盖棉麻布,2-3h后边翻堆边喷洒,堆放10-15h。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干燥方法为:将发酵后的黄栀子果黑茶置于置于烘培罐中,烘培罐4-6r/min匀速转动,用100-110℃的饱和水蒸气蒸制15-25min,再用80-100℃的热风烘焙2-4h,最后50-60℃热风条件下烘焙6-8h。通过对黄栀子果的提取,最大程度保留浓缩了其所含的栀子素、栀子甙、藏红花素等有益成分,将提取液在黑茶发酵期代替水撒入茶堆中,一方面有利于黑茶对有益成分的充分吸收,同时以提取液的形式与黑茶相复配,不会在后期的饮用过程中出现黄栀子果的碎颗粒从而影响整杯茶的美感。采用饱和水蒸气进行初步干燥,隔绝了空气,防止有益成分在高温下氧化流失,而后逐渐降低烘焙温度,循序渐进干燥至含水量低于7%,对茶叶的破坏度小,同时使茶叶呈现乌黑油润的色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填补了现有技术在黄栀子果制茶,尤其是在黑茶方面的空缺,改变了黄栀子果用途和黑茶种类的单一性,同时茶叶本身乌黑油润,茶汤亮黄无杂质,茶味香甜,长期饮用可清热安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它并不是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将新鲜采摘的黄栀子果洗净,粉碎,过40目筛,得黄栀子果粉末;将上述黄栀子果粉末加入5倍重量份的70%乙醇溶液中,浸泡12h,60℃条件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在4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出料。按1:5的重量份比备好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将黑茶均匀堆于蔑垫上,厚度10cm,将黄栀子果提取液分3次均匀喷洒在黑茶上,每次喷洒后加盖棉麻布,2h后边翻堆边喷洒,堆放10h。将发酵后的黄栀子果黑茶置于置于烘培罐中,烘培罐4r/min匀速转动,用100℃的饱和水蒸气蒸制15min,再用80℃的热风烘焙2h,最后50℃热风条件下烘焙6h。压砖成品。实施例2将新鲜采摘的黄栀子果洗净,粉碎,过60目筛,得黄栀子果粉末;将上述黄栀子果粉末加入6倍重量份的80%乙醇溶液中,浸泡15h,80℃条件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在5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出料。按1:10的重量份比备好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将黑茶均匀堆于蔑垫上,厚度20cm,将黄栀子果提取液分3次均匀喷洒在黑茶上,每次喷洒后加盖棉麻布,3h后边翻堆边喷洒,堆放15h。将发酵后的黄栀子果黑茶置于置于烘培罐中,烘培罐6r/min匀速转动,用110℃的饱和水蒸气蒸制25min,再用100℃的热风烘焙4h,最后60℃热风条件下烘焙8h。压砖成品。实施例3将新鲜采摘的黄栀子果洗净,粉碎,过50目筛,得黄栀子果粉末;将上述黄栀子果粉末加入5.5倍重量份的75%乙醇溶液中,浸泡13h,75℃条件下回流提取2.5次,每次1.7h,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在4500r/min条件下离心13min,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出料。按1:8的重量份比备好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将黑茶均匀堆于蔑垫上,厚度16cm,将黄栀子果提取液分3次均匀喷洒在黑茶上,每次喷洒后加盖棉麻布,2.5h后边翻堆边喷洒,堆放12h。将发酵后的黄栀子果黑茶置于置于烘培罐中,烘培罐5r/min匀速转动,用105℃的饱和水蒸气蒸制20min,再用90℃的热风烘焙3h,最后55℃热风条件下烘焙7h。压砖成品。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的重量份比为1:4。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黄栀子果提取液和黑茶的重量份比为1:11。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发酵时未将黄栀子果提取液分3次喷洒在黑茶上。功效验证在七、八月份,上述制得的6种黄栀子果黑茶,各请20位志愿者,每日午后冲泡一杯所制得的黄栀子果黑茶,30天后分析试饮效果:茶汤亮黄香味浓郁焦躁感降低实施例1999实施例28108实施例31099对比例1551对比例2643对比例3231结果表明,按本发明所公开的重量份比及方法制得的黄栀子果黑茶,茶汤亮黄、香味浓郁,坚持饮用可缓和炎炎夏日的焦躁情绪。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