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9253阅读:10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高效、营养、健康的即食食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酒酿发糕营养价值高,是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小吃,现有的酒酿发糕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采用机器来制作米浆,使用机器来制作虽然能提高生产效率,但会损失大米及酒酿中的部分营养,而且米浆往往不够细腻,影响酒酿发糕的口感,不具有传统酒酿发糕的风味及营养特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酒酿发糕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加工出来的产品保持了传统酒酿发糕的风味和营养特色,而且口感细腻软绵,可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酒酿:将糯米泡好洗净蒸熟,将蒸好的糯米放在容器里,用勺子翻拌散开,使糯米温度迅速降低到30度,将甜酒曲倒入凉开水中化开后倒入容器,和糯米一起拌均匀,将容器盖上盖,用塑料袋套紧,放在厚棉被里,室温下放置48小时即可制得酒酿;B、制作米浆:将等量的酒酿及大米混匀后倒入石磨磨成米浆;C、发酵:米浆中加入酵母和酒曲,充分搅拌均匀,装入模具中,放温暖湿润处发酵,直至米浆蓬松表面有密集的小气孔即发酵成熟;D、蒸熟:将发酵成熟后的米浆放入竹蒸笼内,将竹蒸笼放在冷水锅上开火加热,水开后大火蒸15分钟;E、出锅:米浆蒸熟后关火5~10分钟后起锅,出锅脱模即可。

所述步骤C中搅拌米浆时将米浆倒入破壁机中进行搅拌,然后先把米浆倒出,将残留在破壁机壁上的米粉颗粒冲洗干净后,倒入米浆再搅拌,直至米浆顺滑无颗粒。

所述步骤C中将米浆倒入模具中5分满,静置发酵,待米浆涨至7分满时根据喜好在米浆表面点缀果干。

所述步骤C中将米浆倒入模具之前,在模具内擦食用油。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其步骤C中搅拌米浆时将米浆倒入破壁机中进行搅拌,然后先把米浆倒出,将残留在破壁机壁上的米粉颗粒冲洗干净后,倒入米浆再搅拌,直至米浆顺滑无颗粒。采用此种技术方案,可保证米浆细腻,加工出的酒酿发糕口感细腻软绵。

2、本发明的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其步骤C中将米浆倒入模具中5分满,静置发酵,待米浆涨至7分满时根据喜好在米浆表面点缀果干。采用此种技术方案,可使酒酿发糕获得不同的口味,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3、本发明的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其步骤C中将米浆倒入模具之前,在模具内擦少许食用油。采用此种技术方案,方便酒酿发糕脱模。

4、本发明的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石磨手动制作米浆代替机器制作米浆,加工出来的产品保持了传统酒酿发糕的风味和营养特色,而且口感细腻软绵,可满足人们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一种石磨酒酿发糕的加工方法,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酒酿:将糯米泡好洗净蒸熟,将蒸好的糯米放在容器里,用勺子翻拌散开,使糯米温度迅速降低到30度,将甜酒曲倒入凉开水中化开后倒入容器,和糯米一起拌均匀,将容器盖上盖,用塑料袋套紧,放在厚棉被里,室温下放置48小时即可制得酒酿;B、制作米浆:将等量的酒酿及大米混匀后倒入石磨磨成米浆;C、发酵:米浆中加入适量酵母和酒曲,充分搅拌均匀,装入模具中,放温暖湿润处发酵,直至米浆蓬松表面有密集的小气孔即发酵成熟;D、蒸熟:将发酵成熟后的米浆放入竹蒸笼内,将竹蒸笼放在冷水锅上开火加热,水开后大火蒸15分钟;E、出锅:米浆蒸熟后关火5~10分钟后起锅,出锅脱模即可。操作简单,使用石磨手动制作米浆代替机器制作米浆,加工出来的产品保持了传统酒酿发糕的风味和营养特色,而且口感细腻软绵,可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步骤C中搅拌米浆时将米浆倒入破壁机中进行搅拌,然后先把米浆倒出,将残留在破壁机壁上的米粉颗粒冲洗干净后,倒入米浆再搅拌,直至米浆顺滑无颗粒,可保证米浆细腻,加工出的酒酿发糕口感细腻软绵。步骤C中将米浆倒入模具中5分满,静置发酵,待米浆涨至7分满时根据喜好在米浆表面点缀果干,可使酒酿发糕获得不同的口味,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步骤C中将米浆倒入模具之前,在模具内擦少许食用油,方便酒酿发糕脱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