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564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芦笋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天然植物深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芦笋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芦笋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l.的可食用部分,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欧美营养学者和素食人士视它为健康食品。由于芦笋采后呼吸作用强(约为苹果的15倍),常温下不易贮藏,会发生黄化、老化、弯曲、失重、木质化、腐烂等状况,严重影响芦笋的营养与食用及其商业价值。我国为世界芦笋生产第一大国,而且产量呈迅猛上升之势,但由于未能解决其贮藏保鲜问题,导致大量芦笋腐烂,造成很大损失。目前,芦笋加工形式主要包括芦笋罐头、冷藏保鲜芦笋、速冻芦笋等,以用于保鲜贮存,尤以芦笋罐头保存时间较长,其他保存时限有限,且也难以保持新鲜芦笋的原有品质。此外,还有将芦笋烘干直接粉碎的普通芦笋粉产品。即便如此,这些形式也是原始性初级加工贮藏,对其再次工业利用非常局限,且成本相对较高。芦笋有绿芦笋和白芦笋之分,研究表明,绿芦笋的营养成分高于白芦笋。芦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其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有芦笋皂苷、芦笋多糖、黄酮苷、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硒及多种微量元素等,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改善睡眠、增强免疫、缓解体力疲劳等多种功效和营养价值,长期食用能对身体带来多种益处。cn102293381b公开了一种速溶芦笋粉,其选用鲜芦笋、干燥后的芦笋为原料,经粉碎、浸泡、煮沸提取、浓缩、冷却、离心、喷雾干燥或冻干,制得速溶芦笋粉。但该现有技术,不仅工艺复杂、耗时长、能耗高,且仅能提取出水溶性活性成分、煮沸时间久,会造成芦笋中营养成分、膳食纤维丢失,破坏芦笋原有色泽以及其所含有的有机硒等,且所得速溶芦笋粉口感、气味均欠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芦笋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中不会破坏芦笋中营养成分与活性,保持新鲜芦笋原有色泽、口感与气味,同时制得的芦笋制品为速溶型芦笋制品,能够维持原品质,保持期达到2~5年,便于广泛、灵活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芦笋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芦笋经浸泡、清洗后,粉碎至过筛,调配得到浆液;s2.将浆液在110~140℃下进行高温灭菌,然后进行剪切、均质处理;s3.将均质后的浆料进行喷雾干燥或冻干,得到芦笋制品。进一步地,所述芦笋为新鲜绿芦笋。进一步地,所述芦笋为新鲜芦笋加工芦笋制品剩下的边角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粉碎的具体操作为:首先将芦笋粉碎至20目大小,然后进行胶体磨粉碎,再离心过滤过80目筛网。进一步地,所述胶体磨粉碎进行3次,所述离心过滤的转速为800~1200rpm。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调配的具体操作为:直接搅拌混合均匀;更优的具体操作为:将质量比为0~0.1:1的麦芽糊精和芦笋搅拌混合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剪切是在剪切罐中进行,剪切次数为1~3次,均质是在均质机中进行,均质压力为30mpa,均质次数为1~2次。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75℃,出风温度为80℃。一种芦笋制品,由上述方法制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芦笋制品中芦笋皂苷含量达到10%以上。上述芦笋制品的应用,作为主料、辅料或添加剂,应用于食品、药品或保健食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因新鲜芦笋富含有机硒,但其干燥后或加热煮沸后或长时间高温后,有机硒含量破坏严重,本发明工艺过程保持低温或常温操作,温度在100℃以上时间不超过15s,减少了对芦笋所富含的有机硒的破坏,芦笋制品中硒含量达60μg/100g以上;(2)每日直接食用或间接食用本发明芦笋制品1g以上,有改善睡眠、增强免疫、缓解体力疲劳等作用;(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因在粉碎工序,采用了一次粉碎和二次粉碎,新鲜芦笋的植物组织被粉碎成细度很高的粉末浆料(达80目以上),离心过滤时几乎无残废料,更加科学环保,所得芦笋制品相当于去除水分的新鲜芦笋,保留了新鲜芦笋的全营养成分;与采用水提取或醇提取所制得芦笋制品相比,其更符合人们食用习惯,无毒副作用,更安全、更营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芦笋制品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芦笋制品的冲调溶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芦笋制品应符合表1感官要求的规定。表1芦笋感官要求表项目要求色泽淡绿色组织形态/性状粉末状、无结块滋、气味冲溶前后均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刺激、焦糊及其他异味杂质冲溶前后均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本发明中的芦笋制品应符合表2理化指标的规定。表2芦笋的理化指标表项目指标水分/(g/100g)≤7.0芦笋皂苷(以菝葜皂苷元计)/(g/100g)≥10.0硒(以se计)/(μg/100g)≥60.0总砷(以as计)/(mg/kg)≤0.5铅(以pb计)/(mg/kg)≤1.0本发明中的芦笋制品应符合表3微生物限量。表3芦笋的微生物限量表本发明中的芦笋制品应符合表4致病菌限量。表4芦笋的致病菌限量表本发明中的芦笋皂苷检验方法:a.1试剂a.1.1试剂甲醇、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等试剂均为分析纯。a.1.2菝葜皂苷元标准溶液精密称取20.0mg菝葜皂苷元(≥99%),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l0ml容量瓶中,得2mg/ml溶液。再从2mg/ml内吸取8ml定容至l0ml容量瓶中,得1600μg/ml溶液。再从1600μg/ml内吸取5ml定溶至l0ml容量瓶中,得800μg/ml溶液。再从800μg/ml内吸取5ml定溶至l0ml容量瓶中,得400μg/ml溶液。再从400μg/ml内吸取5ml定容至l0ml容量瓶中,得200μg/ml溶液。再从200μg/ml内吸取5ml定溶至l0ml容量瓶中,得l00μg/ml溶液。总计分别得到100μg/ml、200μg/ml、400μg/ml、800μg/ml、1600μg/ml的菝葜皂苷元标准溶液。a.2仪器a.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精度为±2nma.2.2恒温水浴锅:精度为±0.5℃a.2.3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lga.3检验环境室温20℃以上。a.4操作方法a.4.1标准曲线分别吸取浓度为100μg/ml、200μg/ml、400μg/ml、800μg/ml、1600μg/ml的菝葜皂苷元标准溶液100μl,置于20ml的刻度试管中,70℃水浴将溶剂挥发至干。加入200μl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再加入800μl高氯酸溶液。混匀后70℃水浴中静置l5min,冰浴5min同时加入5ml冰醋酸。于535nm波长下甲醇溶液为空白做参比进行样品测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y=ax+b(y为吸光值,x为试管中100μl标准溶液中菝葜皂苷元的质量,a为回归直线的斜率,b为回归直线的截距)。a.4.2样品的测定精密称取样品1g(m,精确到0.1mg),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v1)。吸取100μl该溶液(v2),置于20ml的刻度试管中,在70℃水浴中将溶剂挥发至干。加入200μl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再加入800μl高氯酸。混匀后70℃水浴中静置15min。冰浴5min加入5ml冰醋酸。在535nm波长下以蒸馏水为空白做参比进行样品测吸光值(a)。先将样品置于干燥箱内,在-0.1mpa的压力下,40℃烘干3小时以上。a.5计算芦笋皂苷含量的计算方法见下:a.6允许误差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实施例1新鲜绿芦笋200kg,用水浸泡、清洗,经骨泥磨粉碎1遍,再用胶体磨粉碎4遍,离心机转速1000r/min,80目筛离心过滤,将过滤后的浆液搅匀,然后用高温灭菌机125℃灭菌5s,剪切罐剪切1次,30mpa均质1次,喷雾干燥,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0℃,过80目筛,包装,制得成品14.28kg。经检验芦笋皂苷含量为14.6%,硒含量为79μg/100g,如图2所示,将本实施例制得成品用水冲调溶解。实施例2新鲜绿芦笋150kg,用水浸泡、清洗,经骨泥磨粉碎1遍,再用胶体磨粉碎3遍,离心机转速1000r/min,80目筛离心过滤,将过滤后的浆液加麦芽糊精7.50kg搅匀,然后用高温灭菌机125℃灭菌5s,剪切罐剪切2次,30mpa均质1次,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0℃,过80目筛,包装,制得成品12.10kg。经检验芦笋皂苷含量为12.8%,硒含量为72μg/100g,如图2所示,将本实施例制得成品用水冲调溶解。实施例3新鲜绿芦笋150kg,用水浸泡、清洗,经骨泥磨粉碎1遍,再用胶体磨粉碎3遍,离心机转速1200r/min,80目筛离心过滤,将过滤后的浆液加麦芽糊精4.50kg搅匀,然后用高温灭菌机120℃灭菌5s,剪切罐剪切2次,30mpa均质1次,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0℃,过80目筛,包装,制得成品13.30kg。经检验芦笋皂苷含量为13.2%,硒含量为74μg/100g,如图2所示,将本实施例制得成品用水冲调溶解。实施例4新鲜绿芦笋150kg,用水浸泡、清洗,经骨泥磨粉碎1遍,再用胶体磨粉碎3遍,离心机转速800r/min,80目筛离心过滤,将过滤后的浆液加麦芽糊精15kg搅匀,然后用高温灭菌机140℃灭菌5s,剪切罐剪切2次,30mpa均质1次,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0℃,过80目筛,包装,制得成品13.15kg。经检验芦笋皂苷含量为12.9%,硒含量为75μg/100g,如图2所示,将本实施例制得成品用水冲调溶解。实验例1:增强免疫功能实验选用昆明种小鼠40只,体重18-22g,随机平均分为4组,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的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质量法测定。以日推荐量(按成人剂量1.5g/天,成人体重60kg计)的5倍设置剂量,实验组分别喂食实施例1、4的产品125mg/kg·bw,阳性组喂食市售普通芦笋粉(干芦笋直接粉碎)120mg/kg·bw,均混匀于普通饲料中喂食,待吃完后再补充足量普通饲料;阴性组喂食足量普通饲料。实验共14天,结果见表5。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产品的增强免疫功能好于市售普通芦笋粉(干芦笋直接粉碎),小鼠的体重、脾指数等明显增加。表5增强免疫功能实验结果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1。实验例2:改善睡眠功能试验1、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选体重18-22g雌性小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只,以日推荐量(按成人剂量1.5g/天,成人体重60kg计)的10倍设置剂量,实验组分别喂食实施例1、3的产品250mg/kg·bw加蒸馏水配置,阳性对照组喂食cn102293381b速溶芦笋粉250mg/kg·bw加蒸馏水配置,另设一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各组均每天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一次,0.3ml/只,连续30天。末次灌胃结束后15分钟,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80mg/kg·bw,临用前现配)。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观察受试样品能否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2、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选体重18-22g雌性小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只,以日推荐量(按成人剂量1.5g/天,成人体重60kg计)的10倍设置剂量,实验组分别喂食实施例1、3的产品250mg/kg·bw加蒸馏水配置,阳性对照组喂食cn102293381b速溶芦笋粉250mg/kg·bw加蒸馏水配置,另设一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各组均每天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一次,0.3ml/只,连续30天。末次灌胃结束后15分钟,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巴比妥钠(300mg/kg·bw,临用前现配)。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观察受试样品对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3、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选体重18-22g雌性小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只,以日推荐量(按成人剂量1.5g/天,成人体重60kg计)的10倍设置剂量,实验组分别喂食实施例1、3的产品250mg/kg·bw加蒸馏水配置,阳性对照组喂食cn102293381b速溶芦笋粉250mg/kg·bw加蒸馏水配置,另设一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各组均每天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一次,0.3ml/只,连续30天。末次灌胃结束后15分钟,给各组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bw,临用前现配)。以翻正反射消失达1分钟以上者为指标,记录30分钟内入睡动物数。4、统计方法应用spss1o.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5、结果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结果见表6。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产品与阳性对照组均能延长睡眠时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6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结果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结果见表7。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产品与阳性对照组均能在巴比妥钠催眠的基础上,缩短入睡潜伏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7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结果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结果见表8。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产品与阳性对照组均具有促进小鼠入睡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表8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结果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实验例3: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实验选用昆明种小鼠30只,体重18-22g,随机平均分为3组。以日推荐量(按成人剂量1.5g/天,成人体重60kg计)的30倍设置剂量,实验组分别用实施例1、2的产品750mg/kg·bw加蒸馏水混匀灌胃,0.3ml/只,空白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10天。于最后1次给药后0.5h,在小鼠尾根部缠上相当于其体重7.5%的铅丝,置于水温为25℃左右的水箱中游泳,记录小鼠自游泳开始至沉落水底死亡的时间作为小鼠游泳时间,以秒(s)作为单位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9。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的产品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表9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实验结果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